地理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如何選擇正確的途徑,為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是擺在每一位地理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地理學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規律,以及與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學習的主要內容,涵蓋了與人類關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聯系得最緊密的學科之一。
一 轉變教育觀念是提高課堂效果的根本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場所,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課堂不能只注意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更應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另外,現代教育思想更關注學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了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無關的現狀,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創設對學生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問題情境,從而使教師所教與學生所學所需有機結合。課堂效果如何,教師的教育觀念至關重要。
二 做好教學準備是獲得課堂最佳效果的關鍵
備課要備內容、備材料、備教具,最關鍵的是備學生、備方法。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教學,各位教師在地理基本知識方面不會存在大的問題,但是,也正因如此,導致一些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只注重備內容的系統化、全面化,只關注自己的教學過程,不管學生,不備方法,導致教師講課、學生學習兩層皮,教學效果不好。殊不知學生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們必須研究我們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現代教學的要求,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提高地理課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學生
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學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環境,為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做好準備。其次,要備學生現有的地理基礎知識,知己知彼方能隨心所欲地駕馭課堂。
2.提高地理課堂效果的途徑是科學教學方法的運用
第一,全力激發學生上地理課的興趣。挑戰欲望強烈、逆反心理強烈是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課堂上有效地巧設情境,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刺激他們征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決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眾多因素中的關鍵。
第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地理課堂貼近學生生活。書本世界是語言符號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單色調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來的世界。這個世界缺乏色彩、缺少變化,是以一種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態呈現出來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鮮活的事實和生動直觀的感受來構建的世界。這個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斕,是以一種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態撲面而來的。對學生來說,這兩個世界并不見得是統一的、相互佐證的。學生之所以感受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不是自己應盡的責任;課堂之所以沒有生機活力,如同一潭死水、波瀾不驚……應該說,與學生的書本世界和生活實際相割裂有關。
運用計算機教學,可根據教學需要將表現的地理事物由小變大、化遠為近,使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由快變慢或由慢變快,將事物的本質要素突出地展現于學生面前。例如,通過電腦動畫可以模擬板塊運動過程,以及演示板塊遷移過程,解釋構成地震的成因和板塊構造學說等,這將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第三,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以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激活的狀態,主動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從而使學習變成一種自主活動。開展研究型教學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對全過程的主動學習,變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為積極靈活地學習和應用知識,整節課的內容可以轉化成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通過看書、思考解答。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找到答案。為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可采用靈活多變的啟發誘導方法。這些做法比教師單純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在退居次席的同時又充分發揮出主導的作用,推動學生的主體活動正常有序高效地進行。學生主動學習富有激情,教學效果自然會較好。
第四,地理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課堂教學不拘于教室,可以讓課堂知識傳授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應用中學習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發展。以往地理課堂教學只重視書本知識,不重視實踐能力,理論脫離實際。素質教育提倡在實際中運用知識。重視和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而言,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聯系非常緊密。因此,到野外觀察是學習地理所必需的,也是搞好地理課堂教學所必需的,有時候教室以外才是我們最好的課堂。
三 加強科學教育研究
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地學習國內外教育理論,密切注意教育發展的新動向,認真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把精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課的教學效率,實現輕負擔、高質量。同時還要有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課堂教學當一門科學藝術來研究,將向經驗要效率改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將向題海戰術要質量改為向教學改革要質量。
四 課后及時總結
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達到了?達到的標志是什么?預先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在課上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區別的?這次課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什么問題是最突出的問題?在下次課中打算如何克服在這次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很多問題不一定能夠圓滿地解決,在課后要及時地回顧總結,不斷調整、改進,以期下一節課時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一環節對于教學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注意的方面。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廣大地理教師要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以改革為動力,在新條件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努力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切實以素質教育為教學重心,有力地促進廣大地理教師課堂教學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