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觀察中學運球教學和籃球比賽,同時結合文獻資料的分析研究提出,在中學生的籃球運球教學中,運用籃球游戲可以培養中學生的籃球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體能,從而有利于中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運球技術,提高中學生的運球能力,對中學籃球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學生 籃球教學 籃球游戲 運球能力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138—01
運球作為籃球基本技術的一部分,是籃球運動中的基礎動作,是籃球比賽中個人進攻的重要技術和手段,也是發動、組織全隊戰術配合的重要橋梁。運球是否熟練標志著個人控制支配球能力的強弱,熟練、多變、快速的運球往往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令防守方不敢忽視。中學生運球能力的提高是進行簡單戰術和教學比賽的基礎。因此,進行籃球教學、訓練應重視學生運球能力的提高,而中學生運球能力的提高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練習。但由于中學生年齡、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耐久力差,不易長時間地將注意力集中于一種活動上。
一 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出有價值的線索,為本文提供理論基礎。
第二,觀察法。筆者通過觀看太谷縣第一中學、太谷縣二中、太谷縣職業中學三所中學的籃球教學和訓練課與籃球比賽,了解到中學生掌握運球技術的水平和缺陷及運球能力難以提高的原因,提高中學生的運球能力宜用各種籃球游戲進行教學和訓練。
第三,訪談法。通過對以上三所中學體育教師和部分學生的訪問發現,籃球游戲結合運球教學時中學生易接受;而體育教師在運球技術教學中運用籃球游戲的比例較小。
二 討論與分析
1.中學生掌握運球技術的現狀分析
在觀看以上三所中學籃球代表隊和普通中學生的籃球比賽與教學課后,筆者發現,絕大部分中學生在運球技術上的掌握還達不到左右手都可以運球的要求,運球時總是將注意力放在球和手之間,這就降低了運球的質量。雖然一些中學生在比賽中有意識地運用背后運球、轉身運球、胯下運球、體前變向變速運球、運球急停急起等各種方式的運球以擺脫、吸引、突破防守,但卻出現種種失誤,總是與下一個進攻動作的銜接脫節,例如,背后運球時找不到球的反彈路線,掌握不了反彈球的力度;轉身運球出現身體重心過高,轉身后球飛到對方隊員手中;體前變向變速運球的時機掌握不好等,這些失誤影響了全隊的配合與進攻節奏,甚至對全隊的士氣有很大的打擊。在訪問的過程中,接受訪問的學生普遍反映其體育教師在進行運球技術教學時過于側重從單純的運球技術練習出發,讓學生在課堂中都是機械性地模仿教師的示范動作,使其體會不到學習運球技術的快樂,注意力往往不集中,進行練習只是應付教學,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直接影響到學生運球能力的提高。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有學生自身掌握和運用運球技術的不合理,還歸因于中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課和訓練課中所用的運球技術教學方法不科學,在運球教學方法上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忽視了各種運球技術的細節和中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學生對單調地重復運球練習會產生厭惡情緒,不利于中學生運球能力的提高。當教師運用籃球游戲進行運球教學時,學生便十分興奮,情緒高漲,精神較集中地投入運球學習,不知不覺中便跟著體育教師教學的思路和目的上課,但不足的是運用籃球游戲結合運球技術教學的方法太少。
2.中學生提高運球能力應具備的各項條件分析
第一,具有正確、良好的“球感”。具有正確、良好的“球感”是中學生提高運球能力的前提,“球感”是參與籃球運動時對籃球特性的感知。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球感”是通過籃球教學和運動訓練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在于對籃球的各種特性、手部用力的穩定性及注意力分配達到極為精細、準確的程度,這種“球感”能使學生準確、快速地進行傳、接、運球,減少出現失誤球的情況,在熟悉球性時一定要采用最簡單的方法,方法過于復雜,難度過大,不但達不到增強練習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形成一些多余動作,并在短時間內難以將錯誤動作糾正。因此,可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例如,拍起放在地上的球、蹲著運球、坐著運球、躺著運球等來提高學生的“球感”,做到左右手對球都有“粘球”的能力。有了正確、良好的“球感”,學生學習運球技術和提高運球能力就會水到渠成。
第二,要有寬廣的視野。視野是單眼注視正前方不動,此時眼睛可能看到的整個空間范圍。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視野是指隊員能夠觀察各個隊員活動情況的最大區域的有效視野。在學習運球技術的同時應解決視野問題,因為隊員運球時,銜接的下一個動作或是突破,或是突破分球,或是自行投籃得分,如果運球時只將視野局限于球與手之間,不能將場上所有隊員的情況盡收眼底,將會導致失去最好的進攻得分機會,甚至失去球權。寬廣的視野是提高中學生運球能力所要具備的另一條件。
第三,注意力的分配與集中。有了寬闊而有效的視野,只是提高運球能力的基礎條件之一,視野還包括要解決注意力的問題。其實質是在有了這種寬闊視野條件的前提下,需要將注意力隨著場上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轉移和變化,突出對重點區域和重點人員的注意和觀察,即注意域和注意點的不斷轉移與變化,只有這一點做到了才能使得運球技術真正發揮其本質功能。
三 結論與建議
第一,籃球游戲結合籃球運球技術教學,對教學意義、教學效果和鍛煉價值有極其明顯有效的促進作用。
第二,在籃球運球技術教學中適當增加籃球游戲的比例應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籃球游戲在一節運球技術教學課的比例應占教學課總時間的四分之一以上。
第三,建議常規的運球練習與籃球游戲相結合且在各種運球技術動作規格講解示范后進行,這樣對提高籃球運球技術教學的質量有明顯效果。
第四,體育教師在籃球運球技術教學中應重視籃球游戲的運用并適當增加籃球游戲在運球教學中的比例,使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與籃球游戲緊密結合起來,便于提高中學生的運球能力。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