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當前教學要求的現實情況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互動式教學方式,介紹了其具體的內容與優勢。同時,通過對課堂效果和數學成績的數據提取,證明了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教學優勢。
【關鍵詞】高中 數學課堂 互動式 優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139—01
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傳統教育模式與新世紀新環境的沖突也漸漸凸顯出來。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基礎學科,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尤其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數學作為人們交流和工作的一種簡潔高效的手段,也在逐日顯現其本身的價值和優勢,被人們冠以“科學之母”的稱號。
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思維和新方法的沖擊,傳統“填鴨死學式”的數學教育模式也漸漸淡出教育方式的舞臺。本文通過對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列舉和其不利因素的總結,提出了一種新式的高中數學教育思路,分別通過對兩組實驗班級實施傳統教學方式和新式教學方式實驗的對比來對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觀察。
一 高中數學課堂傳統教學的不利因素
高中數學課堂上的傳統教育模式,在教師方面,比較注意自身的儀態莊重,目的僅僅是將書本或教學任務完成,對于學生的接受程度關心較少;講授內容也僅限于書本或者教學大綱上的內容,一般對知識的延伸性較少。在學生方面,聽課效率一般不高,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往往有限,課堂的聽課情緒并不高漲,容易出現厭學、棄學的現象。而在教具的種類上也僅限于簡單的圓規及大型三角板,種類較少,講授方法單一,整個課堂氣氛低沉,缺乏活躍。
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往往會導致師生配合缺乏默契,使得教師的講課情緒低沉,積極的教學方式改進緩慢;同時也使得學生接收到的知識有限,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及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得學生的能力僅限應付于考試,卻不注意知識的靈活運用。長此以往還會拉大學生與外國學生的差距,不利于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
二 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
鑒于傳統的公眾數學教學方式日益凸顯的局限性,越來越多的課堂上正逐步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隨著越來越深入的研究,人們發現教學本身是一種科學的基礎,同時,教學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傳授。例如,本文中所提倡的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內容包括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師語言表達、課堂輔助設施使用,以及與學生的溝通效果等。
與傳統的“填鴨死學式”教學相比,新式的互動式教學擺脫了那種機械的“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氣氛。尤其是在課程編排上,增加了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提問的環節,不僅是課堂上教師進行書本上知識的輸出,還要讓學生自己去對書本上不全面的知識點進行細致的補充和完善。使教師與學生處于一種“探究合作”的關系,共同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自我接受知識”模式的課堂設計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發散思維。
在優化課程設計方案的同時,教師的語言表達、輔助設施的靈活運用等“教學軟實力”也應得到加強。深厚的語言功底直接體現了一名現代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隨著國家實力的逐步提升,對于綜合性人才的擴大需求,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對于教師綜合素養的提高也要加強。語言的連貫和思維的縝密是高中數學課堂的基本要求,不同風格的語言也直接刺激著學生的興趣。語言的應用對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而課堂上加強輔助設施的使用,都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
課堂上與學生的溝通效果包括提問效果和知識傳授溝通等。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其目的是要學生能夠進行合理的思考,加強對知識的嫻熟掌握,因此,提出的問題針對性一定要強,要響應時代的節奏,同時還能夠貼近學生群體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對知識要靈活掌握,還要能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進而設計一套既能滿足課堂要求,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問方案。因此,課堂上教師與學生要進行良好的溝通。
三 高中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的具體實踐
為了驗證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效果,本課組對兩個數學平均成績相差無幾的高一班級進行了實驗觀察(兩個班級在開學初的數學成績均在80分左右)。
在開學初期,對甲班實施互動式的數學教學方式,對乙班數學課程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經過兩個月的教學觀察發現,課堂上,無論課堂氣氛,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等,甲班都明顯優于乙班;在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方面,兩班的效果差別不大。
期中考試中,甲班的數學平均成績為85.5分,而乙班僅為81.3分,兩班的數學平均成績相差4.2分,可見,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 結束語
高中數學成績的提高是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等都關心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是人們所研究的熱門話題之一。對此,本文通過對一種新型的互動式教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并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對比,通過揭示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以及對這種新式互動式教學方式內容和優勢的介紹,最后通過對兩個高一班級進行對比實驗,提取對比結果,說明了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同時,此項研究結論也可擴展到其他學科教學的課堂上,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潔.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2]袁碧林.高中數學課堂探究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
[3]黃小安.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