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文化是指那些作為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組成部分的文化意識活動,以及表現這種活動成果的物質設施。主題班會,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班會形式,在實際教育中,主題班會確實有它成功的一面。
【關鍵詞】傳統文化 主題班會 幾點做法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170—01
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組成部分的文化意識活動及其表現這種活動成果的物質設施中,今天能稱為文化的多指好的方面,至少是中性的,如茶文化、煙文化、酒文化。傳統文化多指歷史上已有的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被證明為糟粕的東西,現在我們一般不將其列入傳統文化的范疇。
主題班會,顧名思義,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班會形式,在實際的教育中,主題班會比起日常的總結式、點評式的班會效果要好一些。
本文重點討論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的主題班會中去。
一 集中講座式
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非常豐富的,學校的課程及教材,因為自身容量有限,不可能分門別類、面面俱到地講清楚傳統文化的每一方面,這就需要班主任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和學校工作的需要,有意識地搜集整理一些材料,作為一次主題班會的素材,就某一點在某一時刻系統深入地講解一下。
筆者將傳統文化知識分成兩種情況。
第一,全民族性的傳統文化,如民族、民俗、民居;京劇、滬劇、淮劇;以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生終歸是學生,知道的畢竟還少,教師就要用自己的博學廣聞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學生,使其能對點上面上的傳統文化有個較深入的全面的認識。
第二,鄉土性的傳統文化,如淮安城南公園到清宴園的變遷,鐵山寺的天然森林,泗州城和洪澤湖的歷史淵源,吳承恩和《西游記》,開國總理周恩來和淮安等。自己身邊的事實歷史和傳說,學生感興趣,生活中受熏陶的機會也會多一些,探根究底的興趣也就濃一些。
二 師生討論式
當今的時代,信息紛繁復雜日新月異,各種事件層出不窮,但今天的一切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建立在過去多年的發展積累基礎之上的,好多事情都能找到歷史的影子,看到傳統文化的痕跡,許多事件更是與歷史有驚人相似的一幕。所以班主任可以從大量的重大事件中選出一些與傳統文化有密切聯系而又適合學生學習的事例,拿到班會課上與同學們一起討論。例如,1998年的洪水災害。歷史上并不是沒有洪水,中國地域這么廣闊,洪水年年有,只是大和小的問題,那么我們的祖先是怎么處理這個問題的呢?一個是用堵的方法,一個是用疏的方法,上古就有大禹治水之說,更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和愛妃苦等的精彩傳說。可想而知,那時候與水災作斗爭是多么艱難,生產力水平是多么的低下,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啊。中國自古就有人定勝天的思想,至于后來又有都江堰,十三陵水庫,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一步一個腳印,終于能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如果不是特大的洪水泛濫,現在基本上已能做到馴服祖國的大江大河了,不容易啊!
還有就是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例如,報紙上經常報道有關學校亂收費問題,在簡單調查了今天收費情況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如中國古代的學校是如何收費的,公學私學是怎么回事,書院又是怎么回事,學生都學些什么考試考什么,古代的學校教育,課程設置等議題。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合理收費是必不可少的。孔子還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我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古代教育的合理因素和對今天教育的影響,從而珍惜今天的大好學習機會,感受時代的進步。要知道早期是“禮不下庶人”、“官師不分”的。
三 學生言行發現式
學生是以學習為中心工作的一類群體,在不斷的充實學習中,他們學到很多東西。其中就有許多傳統文化知識,但學生自身常常沒有意識到。學生的許多言行都很能體現傳統文化精神,但學生自己不清楚,這就需要教師發現、引導和啟發。
學校中每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事情發生,這些事中有大量的閃耀著傳統文化光芒的亮點存在,為了便于說明,筆者把它們分成兩類。
第一,言語方面。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善于收集學生言辭方面的基本材料,從學生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尋找教育的素材。當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時,教師會發現學生的世界豐富多彩,這里面有美麗動人的一面,也有灰暗陰霾的一面,有活潑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極頹廢的一面。課堂上當然以正面教育為主,洗滌熏陶學生的心靈。而對于那些落后陰暗的一面,教師怎么辦呢?比如說,大部分學生都很講究“哥們義氣”“姐們義氣”,不分青紅皂白一味信任朋友忠于朋友。在班級里教師如果發現有類似的言語盛行,就應該仔細調查了解一下,對這類言論學生到底是怎樣看待的,認識到何種程度。然后圍繞這一話題,多方收集材料,從不同角度條分縷析。大部分同學在碰到類似問題時會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學生畢竟還小,稚嫩得很,稍加修正就能收到效果。
第二,行為方面。所謂“言為心聲”,言辭已經付諸行動,那認識已是達到了相當程度了。班級里的事情千頭萬緒,有些事情可以淡化處理,有些事情可以避而不談,有些事情當它閃爍著傳統文化精神的光環時,我們則可以大談特談。班級管理中流生問題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其形成有種種原因。為了挽住一個,抓住大片,可以用解剖麻雀的方法,課本中就有樂羊子妻的故事,為什么不能就此在主題班會上大做文章呢?
當然,參觀訪問、電影電視展播等也是方法之一,只要有心,無時無處都能尋覓到傳統文化的足跡,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引導啟發,學生是能夠受到熏陶,并對傳統文化形成一定認識的。我們確實都是龍的傳人,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