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使中職中藥專業順應中藥產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結合本土經濟的發展特征,更好地為地方服務。本文從中藥企業對中職中藥專業畢業生的評價、中職中藥專業學校的自我評價及歷屆中職中藥專業畢業生的反饋三個大方面對當前浙江省的中職中藥專業進行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為今后提出中職中藥專業的發展改革意見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中藥專業 調研 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176—02
浙江是醫藥大省,醫藥經濟總量長期以來一直居全國前三例。自2002年以后,浙江省政府出臺了推進實施中藥現代化工程的重大舉措,“實施中藥現代化工程”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通過廣泛宣傳和引導,中藥現代化理念已滲入到中藥產業的各個領域,并且形成了合力推進中藥現代化工程的良好氛圍。近年來,浙江省中藥材種植業、中藥工業穩步發展,中藥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培養生產一線的高素質的技術員工本應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引以為豪的優勢和必須旗幟鮮明堅持的差別化培養特色,但由于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價值取向偏差以及中職教育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中職教育難以成為優秀初中畢業生的首選就讀目標。
為使中職中藥專業順應中藥產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結合本土經濟的發展特征,更好地為地方服務,必須及時調整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中等中藥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使他們正在成為受歡迎的高水平的實用型人才。
一 中藥企業對中職中藥專業畢業生的評價分析
1.專業技能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中藥企業對中職學歷的藥學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較認可(回答“基本滿意”的約占57.3%,回答“滿意”的約占29.1%),認為中職畢業生專業知識比較廣泛。有2.1%的被調查者甚至對這些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表示“非常滿意”,但是,仍有約11.5%的被調查者對畢業生的專業技能不認同,認為學生在學校所學的部分專業技能與企業需求不匹配。
表1中列出了企業相關人員所提出的需要中職畢業生進一步加強的專業技能。其中,中藥辨認技能被認為是最需要加強的。企業普遍認為,在實際工作中,最能體現員工專業能力的技能就是辨認技術,也是從事中藥行業人員的最基本素質。另外,中藥調劑、市場調研、保管養護、質量檢驗、處方審核、包藥、炮制技術也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的專業技能,尤其需要通過實習、實踐來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專業技能熟練程度。
2.能力要求評價
在調查中發現,企業在中職學生應具備的各種能力選項中,認為以下三種能力應當優先培養:一是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二是通過不同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三是團隊合作、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企業對這三種能力的重視說明,企業期望中職畢業生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便可以很快地適應工作,不斷取得業績(見表2)。另外,中藥企業也很關注員工的職業道德意識,這充分體現了醫藥行業真誠的服務意識。
二 中職中藥專業學校的自我評價
1.有關專業目標的定位分析
要培養受企業歡迎的中職中藥畢業生,首先是對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其次是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培養目標的確定主要取決于用人單位的要求,而培養目標的實現則基本取決于學校與教師的教學質量。那么,中職教師對中藥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否清楚呢?調查表明,大部分教師清楚或基本清楚,但不大清楚和非常不清楚的卻也占到了近五分之一。這一結果值得深思和重視(見表3)。
在培養目標的側重點上,中職教師表達了與企業不同的觀點。其中,教師們認為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尤其是具體的崗位操作能力(見表4)。
2.有關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調查分析
據調查,5.1%的教師認為現行專業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非常吻合”,分別有38.7%和37.7%的教師認為“比較吻合”和“基本吻合”,另有16.5%和2.0%的教師認為“不太吻合”和“非常不吻合”。
在被問及課程體系哪些方面不夠完善,最需要改革時,26.7%的教師認為“主要是有些課程內容過于理論,與實際關聯度不大”,24.7%的教師認為“課程內容已老化陳舊”,約18.1%的教師認為“核心課程與方向課程之間比重需要進一步改革”,另外有15.8%的教師認為“課程體系過于狹隘,需要拓展應用型知識”(見表5)。
在被調查的學校中,約有65%的學校沒有自編教材,一些現行教材存在問題,最需要改革的地方是教材重點不明確,知識點編排不夠恰當等。
3.有關教學方法與教學條件的調查分析
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與企業的合作,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教師中,有9.6%的教師反映在教學環節與企業密切合作,但仍有18.8%的教師與企業沒有任何合作形式(見表6)。
另外,中職學校的教學條件仍然較差,主要表現在教學設施不能完全滿足教學活動的需要。調查發現,教學設施存在數量上不足、種類單一、老舊設備較多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業課程的正常教學。
4.有關中職教師基本情況的調查分析
被調查的中職教師以本科學歷為主,約占70.5%,其次是碩士學歷和大專學歷(見表7)。
在被調查的中職教師中,工作年限差別較大。其中,有5~10年和10~20年工齡的教師居多,分別占35.7%和21.4%(見表8)。
調查中發現,30.9%的教師沒有重要企業從業或進修實習經歷,較缺乏實踐經驗。同時發現,81%的被調查教師沒有發表過相關教改的論文。
三 歷屆中職中藥專業畢業生的反饋意見
1.專業興趣
被調查的歷屆中職畢業生在選填專業志愿時,有70.1%是以第一志愿填報的,其他都是非第一志愿,有部分是被迫調劑過來的(見表9)。
2.對有關課程體系的意見
據調查,歷屆畢業生對學校的課程設置有不同看法,8.1%表示“非常滿意”,47.1%的人表示“比較滿意”,38.7%的人表示“一般”(見表10)。
3.有關知識與技能培訓目標
調查發現,歷屆畢業生認為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進入工作崗位后最具有價值的能力,其次是團隊合作、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再次才是專業技能(見表11)。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中職中藥專業教學中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如有課程設置的問題,有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問題,也有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由此可見,如何提升中職中藥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應該成為中職中藥專業教學改革考慮的首要問題和重點內容。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