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化課堂結構,強化專業技能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們潛心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如何在電工電子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心理、方法、態度三個方面談談筆者的幾點看法,以供同行們商榷。
一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1.切實處理好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培養實踐能力的關系
突出課堂教學既要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傳授,同時又要注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電子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除要注重理論課教學外,又要將電子小制作、課外家電興趣小組、雙休日小發明、小設計等環節納入課程教學內容。通過優化課內,強化課外,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融教學與實驗、實踐為一體
強調在理論教學的同時,必須注重實踐的檢驗;在實踐檢驗的過程中,必須以理論為指導。這就要求學生在完成電工電子各章節的實驗時必須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認真完成實驗操作,寫全實驗報告,做好實驗分析,同時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會對實驗故障的分析及處理,以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得到正確的理論。
3.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在電子電工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條件不完善,使得筆者的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教學空間局限于教室。思維空間和能力的狹隘,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受到限制。為此學校運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教育等手段來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設定與教學相關聯的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目前,這些資料部分已在教學資料網上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使得其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明顯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二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工電子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科目,學生一開始接觸時會很自然地產生興趣,教師應引導這種興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運用各種教法讓學生保持、發展這種興趣。如我們在教授電子電器專業內容時利用學生對家中各種家用電器如何工作的這種求知欲,多提供一些電器的基本檢測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還遠遠不夠,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后,如果遇到難題就會產生畏難心理認為自己不行,再次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也很重要。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保持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盡力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鼓勵。創造性思維、創造力是堅實的基礎知識的升華、飛躍。教學實踐也證明,凡具備了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相應知識信息的學生,對于解決問題就充滿了信心和把握,學習情緒飽滿、思維活躍。筆者在教授新的內容之前,先了解學生前面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檢查復習這一環節,發現學生缺少什么基礎知識,先給補上,使知識的鏈條不脫節,這樣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生有自信,教學才有效果,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三 教學合一,作為中心
1.培養學生學會獨立閱讀專業書籍
好的教師不僅是教給學生課本知識,還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換言之,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電工電子理論的概念、原理、公式和結論文字精煉,但表達在書本中的長篇的敘述里顯得紛亂復雜,讓學生很難掌握條理。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頭序紛繁的教材內容歸納為簡明扼要的“綱要”,更便于學生透徹理解,牢固掌握。而且學生在總結“綱要”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讀書的方法。創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不同信息的重新整合,而未來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分析、歸納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了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做”的要素。
2.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
筆者從走上工作崗位后,慢慢發現有許多問題在課本中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筆者將這個觀念在課堂中灌輸給學生,讓他們明白,學會“遷移”知識的本領對今后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有意識地教授給學生一些分析和維修電器的方法,通過對十幾種典型電路的熟悉,領會其電路本質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在“基本放大電路”中“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是較為復雜且難以理解的內容,但只要抓住了其作用、本質,了解以上電路是已學過的“受控電源”的變形,通過知識的“遷移”,促進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遷移”知識實際上是創新能力中綜合思維能力的一種表現。通過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使其學會通過已有知識、技能去學會和吸收一切新知識、新技能為我所用。
3.以練促教,強化技能訓練
電工電子專業課的實驗實習多。為此,學校注重“以練促教,強化技能訓練”。考慮到在實驗實習中工藝過程復雜,筆者采用“分層模塊教學”法設定實驗過程,分步驟、分階段逐個擊破。首先,設立單項分組訓練,其內容立足于操作技能的達標和規范化;立足于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操作的能力;立足于培養學生嚴謹求學的科學態度;其次,設立組裝綜合技能訓練,在單項分組練習達標后再進行綜合技能訓練。其內容立足于強調整體裝配的重要性,提高其熟練程度;立足于整體裝配、協調處理的能力,培養群體合作精神,以適應社會實踐需要。
4.培養科學嚴謹的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在電子電工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教師必須提供給學生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機會,以幫助學生學會對故障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學會排除方法,使其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
總之,專業理論基礎課的教學必須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尋求新突破,要圍繞構建理想課堂、充分研究學情、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改革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拓展思維空間,在激發學生創新能力上下工夫,求實效。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