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簡述了電力系統可靠性的定義,接著以配網故障為切入點,對配網運行中常見故障進行分析,最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相應故障提出整改措施。
關鍵詞:可靠性 配網 故障
中圖分類號:TM7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1)03(a)-0061-02
1 可靠性的定義與重要性
廣義的電力系統可靠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充裕度和安全性。前者是指電力系統有足夠的發電容量和足夠的輸電容量,在任何時候都能滿足用戶的峰荷要求,表征了電網的穩態性能,后者是指電力系統在事故狀態下的安全性和避免連鎖反應而不會引起失控和大面積停電的能力,表征了電力系統的動態性能。狹義的電力系統可靠性即為電力系統持續供應電能的能力。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配電網結構也越趨復雜。一張安全可靠的配電網對于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的長治久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各供電企業紛紛轉變觀念,把提高供電可靠性作為衡量服務質量、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的重要指標,從設備、人員、管理體系等多方面入手改善供電可靠性,加大配網建設投入,使城市配網逐步走向完善。
2 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通過對所在單位的電網可靠性管理數據進行分析,查找對供電可靠性影響最大的原因分類,并且對這些原因分類進行深入挖掘,從而確定需要采取的措施。
目前配電網運行的形勢:(1)10kV電網網架結構薄弱,一時之間難有改觀。轄區內殘舊老化線路設備較多,用戶設備殘舊,定期維護不到位,用戶設備故障頻發,引發主網設備跳閘,設備運行狀況不容樂觀,對供電可靠率影響嚴重。(2)配網工程停電施工嚴重影響供電可靠率的提高。隨著配網工程的陸續開工建設及對農村、城市殘舊線路改造力度的加大,將大大提高農網、城網線路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但同時需要配合停電施工,直接影響供電可靠率。(3)運行維護人員技能水平不高,線路、設備運行隱患不能及時發現消除,將嚴重影響線路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人員運行巡視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線路設備的潛在威脅、重大隱患,將直接導致配網故障率高居不下,供電可靠率低。
導致配網故障次數較高主要原因有:(1)對用戶設備的稽查力度不夠,對用戶設備的運行狀態信息掌握、要求客戶開展定期維護等工作有待加強,當前往往是等到故障后才要求用戶整改,導致大量用戶設備帶病運行,用戶故障較去年大幅度提高。(2)運行維護人員經驗欠缺,再加上對設備運行狀態技術監測手段單一,未能在日常運行巡視中及時發現設備、線路存在缺陷;導致部分線路在天氣異常情況下由于瓷瓶內部絕緣下降頻繁被擊穿跳閘;部分線路由于避雷器密封不嚴,天氣潮濕進水,絕緣降低被擊穿導致故障等現象時有發生。(3)10kV線路重載線路較多,線路長期重、過載運行,接頭發熱,設備老化加劇,嚴重影響設備安全穩定運行。(表1)
3 措施
3.1 加強電網規劃,加快電網建設與改造步伐,打造堅強電網
加強電網規劃,做好電源點布局,全面改善10kV配網網架,實現環網供電,多電源供電。結合十二五電網規劃,做好10kV網絡的調整布局上,對原過載、重載線路負荷進行轉移,消除線路過載、重載現象,保證線路在經濟運行水平。對單電源輻射型供電線路增加電源點供電,實現環網供電,提高整個配電網的環網率。對事故頻發的線路等進行設備升級改造,通過更換線路避雷器、改造接地網、更換瓷瓶、更換支線絕緣子、加裝防雷擊裝置,提高線路絕緣水平。對重過載變壓器進行增容改造,盡量爭取新增變壓器對重過載變壓器進行分流,同時對臺區殘舊、線徑過小的低壓線路進行改造。
3.2 落實設備主人制,加強配網運行維護管理
提高設備主人的主人翁意識, 通過對設備主人工作標準、運行巡視標準、驗收標準、考核制度等相關規章制度的宣貫培訓,使設備主人真正從思想上意識到自身責任重大,對自己所管的線路、設備運行情況負責任。提高設備主人的技能水平, 只有設備主人的技能水平達到日常運行維護的要求,那么設備主人才能真正發揮自身作用,起到對線路、設備運行狀況把關的作用。重點加強對架空線路、電纜、開閉所、分接箱、變壓器等線路設備運行維護技能的現場培訓,使人員由原來的專業技能人才轉變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強調運行巡視標準的剛性執行,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力度。運行巡視過程中不能僅憑個人記憶、經驗進行巡視,不能簡單的靠肉眼觀察線路、設備的運行情況。所有設備主人必須嚴格執行運行巡視標準。對照標準要求逐項檢查,發現設備缺陷及時上報,按照緊急、重大、一般缺陷的處理要求及時處理。對轄區線路分類分級,重點線路重點巡視。根據線路評級分類,對線路運行狀態差、重點線路、特殊區段、道路開挖區域線路進行重點巡視,加強巡視,對電網運行薄弱點進行重點監控,確保巡視到位,盡早發現線路設備安全隱患。建立健全設備技術檔案,實現精細化管理。對管轄線路、設備進行摸底,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建立設備技術檔案,對設備的歷史、現狀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加強對班組運行巡視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運行巡視人員到位、標準執行到位。通過現場監督檢查及時發現設備主人在運行巡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提高運行巡視的質量。加強對線路設備的日常維護力度。以往配電管理重運行輕檢修,這樣對線路設備的運行狀態不了解,只能等到設備故障后才能發現問題,為時已晚。平常線路設備測溫、接頭測溫、接地電阻測試等工作必須開展起來,對運行中的設備狀態進行檢測。結合停電機會,對設備進行絕緣檢查、外觀檢查、定期檢驗等工作,通過這些工作的開展,了解目前設備運行狀態,防患于未然。
3.3 采取一切強有力的措施,防止外力破壞
首先,要強化設備主人制,明確責任傳遞機制,加大巡視維護力度。根據人員配置情況、轄區線路設備數量及運行狀況,將轄區劃分片區,并將每條線路巡視維護責任落實到個人,明確了工作職責,充分調動和激發設備主人維護線路、設備的積極性。每天堅持對道路開挖進行巡視,及時發放隱患整改通知書。同時加強施工單位現場監護力度,做好與涉及到高壓電纜的工程施工單位的技術交底、安全措施交底及線路監護工作,在電纜施工區域設置安全警示圍欄,與施工單位簽訂防外破協議。其次,加強與城區政府的溝通,緊緊依托政府的力量,構建外部聯動機制。提前布控,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了對轄區內存在外力破壞的危險點提前掌握,提前行動,有效地控制住了外力破外。最后充分運用數字化城管系統。根據以往的成功合作經驗,通過信息反饋及時了解城區最新的工程開工情況,并通過對信息的篩選,確定有外破隱患的工程施工時間、地點、施工單位等相關信息。通過與政府的聯動,提前介入道路擴建工程的前期防外破工作,簽訂了防外破協議書,確保了道路擴建施工期間防外力破壞工作的可控、在控和能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