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探討如何提高《魚類學》實驗教學質量,根據魚類學課程的特點及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和意義,闡述了魚類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通過多種方法和可行的措施可提高魚類學實驗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魚類學 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a)-0155-01
魚類學實驗是《魚類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的補充。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是提高整個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魚類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提高魚類學實驗課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進行探討。
1 實驗教學對學好魚類學具有重要意義
魚類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一門學科,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科學實驗。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如何通過實驗課程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好魚類學這門課程的重要環節。魚類學實驗課與理論課的比重通常是1:3,實驗課是學好這門課程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實驗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加深對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要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實驗教學,不僅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直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和觀察、搜集、處理實驗數據及撰寫實驗報告的能力,為今后獨立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魚類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魚類學實驗教學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①學生對魚類學實驗課不夠重視,一些學生認為學習魚類學與他們以后從事的工作關系不大,無關緊要,且魚類學內容枯燥、理論性較強,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②重視實驗結果,而不注意實驗過程及結果分析,在實驗過程中對觀察到的現象及出現的問題不知道如何分析。③動手能力較差,隨著九零后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很多同學在實驗解剖的過程中由于膽小或怕臟,不愿動手參與解剖操作;④實驗報告不規范,不按實驗教學的要求去做;⑤教學資源缺乏:年青教師、實驗人員培養不夠,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經費緊張也是制約魚類學實驗教學的一個方面。
3 提高魚類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方法與對策
3.1 培養學生對魚類學實驗的興趣,充分認識魚類學實驗的橋梁作用
興趣是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對魚類學實驗課的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培養成學生動手能力,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組織部分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讓他們參加教研室的科研及實驗課的課前準備工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發揮這部分學生在其他學生中的帶頭作用。
魚類學實驗教學是加深理解魚類學基本概念的手段,也是學生以后從事實際工作的基礎,它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因此,在教學的組織和安排上,應精心考慮實驗課程的內容設計,不斷優化實驗方法,使實驗所應用的理論知識和實驗的訓練計劃緊密結合,以促進學生自我實現理性知識和感性知識之間的過渡和轉化。
3.2 改革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通常上實驗課時教師都將實驗的原理、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進行講解或示范,學生無需動腦,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這種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難以激發學生興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理論課上針對實驗課的內容,設計一些需要自己動手才能發現的問題,如鯉魚的硬刺,理論課上看圖片都認為是一根,具體幾根讓他們再說實驗課上自己去找,提高學生實驗課動手的興趣。
3.3 做好預實驗,是上好實驗課的基本保證
教師有計劃地備好課,按照實驗大綱及實驗要求寫好實驗課的教案及講稿,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實驗教學所用的各種工具、儀器、設備、材料和其他物品必須預先準備齊全。每一位教師在課前都必須認真備課并參加本次實驗課的準備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在實驗開始前,進行短暫的講授,把實驗的內容、目的、重點、觀點及注意事項提出來,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對理論課講授的內容有一個快速的回顧,又對本實驗有一個簡單明了和全盤的了解。
3.4 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強化基本技能訓練
實驗教學應著眼于理論聯系實際和基本技術的訓練。各個實驗小組學生必須獨立操作,掌握每一步操作目的、要求,在實驗中按實驗要求進行正規、準確的操作,最后獨立完成實驗內容。在實驗中對學生應高標準、嚴要求,采取學生自練與老師示教相結合的方法,從示范、糾正到放手不放眼。通過多看多練、循序漸進,使實驗課的基本技能訓練達到預期目的。實驗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實驗動物的基本知識,如魚類的種類、性別辨認,魚類正確捉拿方法,各種不同的致死途徑,采血的方法等;掌握魚類不同系統的解剖技術。
3.5 采用多種方式教學,爭取達到更好的實驗課教學效果
通過幻燈片、照片和教學標本等多種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效果。實驗課時間短,經費有限,制約了一些實驗的開展,使一些較重要的實驗課難以完整、系統的完成。采取教師講解、示教與學生動手操作重要步驟相結合,再輔以幻燈片、照片和教學標本等多種手段,力爭讓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對一些很重要的長期性實驗有初步的感性認識。
3.6 嚴格把好實驗報告關,完善考核制度,強化實驗課教學
實驗報告是反映學生獨立工作能力,正確掌握所學知識和學習態度是否認真的一種方式。不僅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報告,還要在實驗過程及試驗結束后及時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在每一次實驗操作結束后,每位學生必須完成一份實驗報告,寫出本次實驗操作的體會及實驗結果,并提出疑問。教師認真批改后在下一次實習前進行評講,指出存在的問題,解答同學提出的疑問。
通過多年的努力和實踐證明,課程組對魚類學實驗課的教學工作及其改進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受到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參考文獻
[1] 李林春,魏秋玉.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魚類學課程教學效果[J].漁業經濟研究,2006,2:44~45.
[2] 周娟,雷立權.在實驗科教學中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J].華西醫學教育,1997,3:30.
[3]劉寶全,趙玲輝,楊樹才.開展多媒體教學,全面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J].基礎醫學教育,2001.
①作者簡介:孫金輝,山東文登人,講師,主要從事魚類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就職于天津農學院水產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