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需要教師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體參與進來,在教學中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要設立有效激勵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巧設各種習題,讓學生能夠在主動練習中多方參與,鞏固升華。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調動學生 學習主動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98X(2012)03(a)-0183-01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只有真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才能真正讓學生愛上數學,并且能夠充滿熱情地對待它,并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各種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1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數學的內因,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去了,就會積極主動地思考數學問題,學習效率便會事半功倍。
1.1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要巧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
在授課之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預習的要求,讓學生能夠主動質疑。學生的思起于疑,在課堂上就會積極開動腦筋,使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新問題,喚起了旺盛的求知欲。在課堂上,因為一些數學知識枯燥乏味,如果教學方式僵化,學生將缺乏學習動力。教師也要巧設各種有效情境,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學習。
1.2 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要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擁有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注重教學方法,力求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學習起來能夠得心應手。教師要能夠以生動有趣的實例,向學生講授枯燥的概念,要能夠利用思辨問題作為引導,讓學生釋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又啟發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考中弄清算理,掌握了計算方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況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恰當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抽象性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非常不容易。這時,教師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就可以把這些抽象性的概念形象化,變得生動具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一幀一幀為學生展示長方體的表面積展開的過程,使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展示過程,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明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的由來,也就非常容易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這種直觀明了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
2 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讓學生主體參與進來,在教學中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2.1 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能夠積極思考,充分調動學習主動性
在課堂上,教師要巧設各種教學環節,給學生主動探索思考的機會。如教師在教學2、3、5倍數的特征的時候,可以放手讓學生寫出2、3、5的倍數(至寫10個),當學生從自己寫出的倍數中發現2、3、5共同的倍數的特征。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主動參與學習,就能夠學得快,記得牢。
2.2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學生都有求知欲,當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所學的內容能滿足自己的求知欲的時候,就能主動去學習,保持學習的高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引導,使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學目標契合,讓學生通過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點點滴滴的進步,在愉快的情緒中產生渴求學習的愿望。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探索的知識要放手讓學生探索。
3 教師要設立有效激勵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1 教師要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有效激勵評價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多個側面向學生提供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交替進行的過程中真正掌握到知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教師與學生平等。教師應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學習。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位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
3.2 在課堂上,教師要能提出準確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有效激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當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態度以及情感,充分發揮有效的激勵評價。當學生表現得好時,教師要以積極的評語引導他;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是很好時,教師也要用積極的評語鼓勵學生尋找到自己的不足,建立自信。當學生幼小的心靈受到保護,就會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開展適當的競賽,能夠讓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參與,大顯身手,在比賽中教師更要適當評價,甚至可以采用有獎評價的形式。
4 巧設各種習題,讓學生能夠在主動練習中多方參與,鞏固升華
在課堂上,教師要精講多練,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將課堂還給學生,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狠下功夫。習題的質量高低是衡量數學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標,教師只有讓學生在練習中多方參與,鞏固升華,才能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也更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在課后,教師要根據學生完成的習題查漏補缺,對學生因材施教,引發學生積極思維,進行分類指導。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耐心進行教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立有效激勵評價機制,讓學生能夠在主動練習中多方參與,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陸克榮.我眼中的“智慧數學”[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1(4).
[2] 林學英.小學數學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1(21).
[3] 徐國慶.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寧夏教育,2011(Z1).
[4] 付紅梅,程武霞.岳陽樓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聯合會建設的探索[J].湖南教育(下),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