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我國交通信息化發展現狀探討了建設規劃信息化交通事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通過展需求分析探索了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改造物流交通業、構建完善信息化交通發展保障體系,對提升交通事業信息化發展水平,促進其實現又快又好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交通 信息化 發展
中圖分類號:F426.4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a)-0247-01
1 我國交通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信息化交通事業雖已通過持續努力、全面探索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同國際發達國家先進交通事業水平相比,我國交通信息化發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僅體現在硬件、軟件應用操作現代化水平上,同時在構造理念、發展模式層面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具體體現為現行經濟體制在一定層面對交通事業信息化建設產生了制約作用,各類信息化交通管理系統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各部門與單位建設深度及規模存在一定差異性,令資源共享度有限、信息化交通事業建設仍然欠缺合理統一的規范與技術標準、缺乏有效規劃,在物聯網基礎上沒有令電子商務與物流實現成功、全面的接軌,信息平臺建設需進一步完善等問題。
2 交通事業信息化管理綜合需求分析
交通事業管理涵蓋公路、運輸管理、維修汽車管理、出租車行業管理與公共交通管理等。在公路管理層面我們應充分明確各職能部門具體責任,基于傳感、遙感、人工智能、面向對象、自動檢測等技術途徑進行數字信息采集,借助網絡、計算機、數據庫、軟件工程技術通過分析、處理與存儲對路網安全性、適應性、交通狀況、道路維護進行綜合決策評價,創建優質高效的引導路網改造、建設、維護、管理與調度的公路網信息管理支持系統,令其具備規劃管理、建設管理、養護、路政管理、收費、資源管理、公路交通監控管理等綜合功能。在客運行業信息化管理層面我們同樣應充分明確行業職能,依據交通部規范要求強化信息服務建設,創建企業單位信息系統、客運車輛、線路、場站信息管理體系,強化行業文明建設,充分發揮監督管理服務職能,提供決策支持與全方位信息服務。在道路貨運信息化管理層面我們應科學創建貨運企業單位信息系統、車輛信息、場站信息、零擔貨運、快捷貨運、運輸危險品、汽車租賃、搬運裝卸行業信息管理服務體系,基于計算機、網絡系統技術提升服務管理效率水平。在維修汽車管理層面我們應擬定行業車輛維修與配件營銷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審批職能、行業管理監控職能,建設企業資質、維修市場、零配件、汽車檢測綜合性能、技術培訓、緊急救援、尾氣治理、強制二級維修信息管理綜合系統。在城市貨運信息化管理層面我們則應制定中長期行業發展規劃目標,負責車輛審批、企業重組、成立、整合、稅費管理、行政處罰管理等綜合工作,創設公交行業信息、公交車輛、公交線網、企業資質、出租車輛檔案、駕駛員、市場管理信息化體系。
3 推進交通事業信息化建設、轉變發展方式,提升運行管理效率
隨著我國現代化交通運輸事業的快速發展,其深層次問題矛盾日益顯現,傳統資源依賴型、投資驅動型建設發展方式已無法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綜合需求,因此我們只有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方式創建區域性、綜合性全行業信息化工程,打造統一合理行業技術規范標準,積極推進、全面帶動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協同業務更新、深化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應用,才能有效提升交通運輸單位服務管理效能與科學決策水平。實踐管理中我們應基于信息化環境有效銜接各類交通運輸方式,協調推進高效率運輸、低能耗、環保節能減排的發展模式,優化基礎設施建設與車船運力綜合結構,積極采用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手段推廣諸如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應用,深入挖掘交通網絡存量綜合潛能,提升裝備設施運行服務效率,創建高效、暢通的信息化交通事業發展環境。依據十二五規劃預測,我國民用汽車總體保有量有可能高于一點三億量,公路客運每年的人均出行將會以高出三十次規模迅速增長,因此我們應科學利用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手段有效提升交通事業應急處置、安全監管預警監測保障與支持決策水平,全面推進智能化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合理優化組織運輸模式,提升公共信息建設服務力度、推進資源共享,努力降低或消除不同區域、不同出行、城鄉之間交通管理信息服務差異性,進而全面打造交通事業共進提升的信息化發展局面。
4 明確信息化交通事業建設任務目標,強化基礎設施、監測網絡建設
為全面提升交通事業信息化水平,我們應科學利用高性能、低成本、節能綠色智能傳感技術完善交通運輸裝備、基礎設施、運行環境的可測、可視與可控建設,科學利用高速公路管理資源、光纖組建交通專網,有效提升信息通信網絡支撐綜合能力。同時我們應緊密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科學發展趨勢在交通領域開展應用攻關,強化同交通業務結合緊密的適應性科學研究。同時我們應重點突出,合理組織信息化試點工程、重大工程建設,囊括公路、水路、應急處置、暢通安全工程、交通出行服務信息工程、經濟運行預警監測與分析決策工程,打造現代物流、綜合運輸與城市創新型發展機制,構建完善保障體系,即打造政策法規信息化體系、交通資源信息采集、共享、更新信息化管理運維機制、創建信息化完善后評機制、探索構建公益性資源信息開發及長效服務機制,推動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分工、規模化經營與效益顯著的交通產業化發展經營格局,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與交流機制,進而全面提升交通事業綜合信息化服務發展水平。
5 應用信息化技術科學實施物流信息化改造
基于物聯網環境,我們應科學利用信息化技術實施對物流業的信息化改造,通過加快組織體制轉變,完善經濟運營方式,制定并確立詳細信息化物流發展規劃,構建完善的信息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標準化信息數據庫,開發物流管理平臺,合理促進價值化資源整合,進而為物流業的信息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我們應對相關物流信息化理論與決策進行應用型研究,提升科技含量,構建專用物流信息化交通網絡,打造集語音、數據、視頻于一體的業務綜合網絡體系。同時我們應聯合IT企業、電信運營方積極參與至交通事業信息化建設中,促進物流業與電子商務的全面接軌,通過協同合作強化軟件硬件建設,基于集成電路全面改造物聯交通信息網絡,推進其實現快速持續發展。
6 結語
總之,為快速推進我國交通事業實現真正的信息化發展我們只有通過合理的需求分析全面改造、更新信息化發展體系,才能真正開創優質、可靠、高效的信息化交通服務管理事業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任珊珊.我國社會物流發展與國外經驗對比分析及建議[D].同濟大學,2008.
[2]羅麗雅.交通事業信息化發展建設研究[J].信息管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