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在保障性住房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編制保障性住房規劃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年度建設任務、重大政策和保障措施。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 發展思路 保障措施
中圖分類號:F2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a)-0249-01
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成立以來,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發展速度位居遼寧沿海經濟帶之首,實現了開發建設的第一步跨越。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在保障性住房的發展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保證了大型企業職工、動遷戶中的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但類型上還很單一,如中小企業職工的保障住房及廉租房等方面的建設上還屬于空白,沒有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保證和促進我區保障性住房的健康發展,因此,編制保障性住房規劃和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措施十分必要。
1 發展思路
規劃期內將參考以下兩種保障性住房供應方式。
1.1 政府集中建設
政府投資或開發商自籌資金(政府招標確定有資質的開發商),市場化運作,在保障性住房規劃地塊內集中建設保障性住房,通過保障性住房的出售和政策性租賃住房的租金逐步回收投資成本。
1.2 在普通商品房和動遷房中配建
規劃期內,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經營性用地和動遷房年度供地計劃中,統籌安排各類保障性住房的結構比例,列入土地拍賣出讓的前置條件。配建完成后,由政府回購,作為保障性住房用于解決住房困難人群的住房問題。
2 發展目標
2011年底,對申請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應保盡保;至規劃期末2015年,建立完善的由廉租房、限價房、實物回遷安置房組成的分層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體系,基本解決我區保障性住房需求問題,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
2.1 保障方式和保障對象
保障方式以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為主,政策性租賃房(含農民工公寓)為補充。(1)實物回遷安置房:用于滿足中低收入回遷戶的住房困難家庭,購房人擁有產權。(2)限價房:主要滿足企業務工人員家庭中低收入戶、含引進人才家庭,控制戶型、控制售價,購得房屋性質為保障性住房,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3)租賃房:一部分用于滿足企業引進技工、人才和新進區的大學生,另一部分用于滿足廉租條件的農民工的住房需求,租賃時間不超過5年,租金不超過同地段市場租金的60%。
2.2 建設標準
合理確定戶型比例,滿足不同社會人群的住房需求:廉租房平均套型面積控制在40~60m2以內;限價房中單套建筑面積控制在50m2~80m2左右,其中60%設計為二室一廳戶型;實物回遷安置房戶型設計45%為一室一廳,45%為二室一廳,10%為三室一廳,建筑面積控制在35m2~80m2之間。規劃設計和建設必須滿足發展節能、省地、環保型住宅的要求,嚴格執行《住宅建筑規范》等國家有關住房建設的強制性標準。
2.3 建設總量
根據需求分析預測,確定“十二五”期間全區需保障性住房共約5000套、40萬m2,平均每年1000套、8萬m2,其中4萬m2為政府限價房及實物回遷安置房,4萬m2為企業職工廉租房。
3 年度建設任務
2011年限價房2萬m2,實物動遷房2萬m2,企業廉租房4萬m2,共約1000套;2012年限價房2萬m2,實物動遷房2萬m2,企業廉租房4萬m2,共約1000套;2013年限價房2萬m2,實物動遷房2萬m2,企業廉租房4萬m2,共約1000套;2014年限價房2萬m2,實物動遷房2萬m2,企業廉租房4萬m2,共約1000套;2015年限價房2萬m2,實物動遷房2萬m2,企業廉租房4萬m2,共約1000套。
4 重大政策和保障措施
4.1 加強法規建設 嚴格準入和退出的管理
根據社會經濟、居民收入水平的發展變化和住房保障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應以原有各類保障性住房相關政策為基礎,及時調整各類保障性住房的準入標準;嚴格做好申請人家庭收入、住房狀況的調查審核,完善輪候制度,特別是強化廉租住房的年度復核工作,健全退出機制;要嚴肅紀律,堅決查處弄虛作假等違紀違規行為和有關責任人員,確保各項政策得以公開、公平、公正實施。
4.2 落實責任 健全機制
發展與改革、財政、監察審計、規劃建設、國土和房屋、民政、物價、稅務、金融、公積金、社會保險等職能部門要在全區統一指揮下建立多部門協調的工作機制,加強本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相關工作,并作為年度評比的重點考核內容。
4.3 切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
(1)廉租住房享有的政策優惠為:建設用地實行行政劃撥方式提供;免除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收購空置商品住房及舊住房作為廉租住房的,按照現行規定給予稅收減免;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免征收營業稅、房產稅。(2)限價房、實物回遷安置房實行優惠政策:建設用地可實行行政劃撥方式提供;建設和經營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按規定予以免除;項目小區外市政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由政府負擔,納入城市建設年度計劃統籌解決;項目確因地質、地形等原因不能就地建設防空地下室的,建設單位可持設計單位出具的論證資料向市、區人防主管部門提出易地建設申請,經批準后免除其易地建設費;建設單位可以在建設項目作為抵押向商業銀行申請住房開發貸款;用于個人購房貸款的住房公積金,優先向購買限價房的個人發放。
4.4 確保住房保障資金落實到位
財政要將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納入到年度預算安排;住房保障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并接受審計和公眾監督。
4.5 確保住房質量和使用功能
提高規劃設計水平,在較小的戶型內實現基本的使用功能,小區的環境衛生設施、給排水系統、道路交通、公共綠化等的規劃和建設應當達到國家關于城市建設的有關指標要求,盡可能做到小區生態環境的優化、美化和綠化;按照發展節能、省地、環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廣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切實加強施工管理,確保施工質量,有關住房質量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應在建設合同中予以明確。
4.6 資金籌措
規劃期內廉租住房建設資金除財政預算安排外,主要來源于:住房公積金增收收益計提貸款風險準備金和管理費用后的余額全部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土地出讓凈收益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規劃期內用于經濟適用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建設的資金來源有:財政年度預算安排;政策性信貸支持。
住房保障資金的歸集、使用、管理、預算分配、撥付和監督檢查,由區財政局商請檢查審計局、地稅局、國土資源和房屋局、公積金管理中心等相關部門制定嚴格標準。財政部門每年要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安排計劃,加強保障性住房資金監管,促進建設資金合理集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