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及文章”,說的是在生活中透徹了解了世故就是學問,熟練通達了人情也就是文章。我想在語文學習中不妨借鑒它,因為生活中有語文。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重視各種語文學習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思考生活,嘗試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進而改變生活、創造生活。
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學語文的種種渠道和資源,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語言交際中學習語文
新課標提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時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根據這個要求,實踐中我鼓勵學生在進行語言交流時注意正確使用文明語言,并留心傾聽別人的語言,對其好的、美的語言加以吸收,對其不好的、粗俗的語言予以舍棄。比如社會上一些文明禮貌用語、校園里一些洋溢師生親情和同學情誼的話語,都提醒學生記載下來,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語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語言美感,努力達到新課標口語交際的總體要求——“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二、在課外讀寫中學習語文
在新課標環境下老師不再是“教課本”,而是“用課本教”,也就是說師生的閱讀視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課外讀寫的廣闊天地中有所作為。
1.開展好讀書讀報活動。開學初,我即根據新課標的推薦書目和語文教材的指定閱讀書籍,要求學生或買或借,在每周的語文閱讀課上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高中生必背古詩文”一定要做到能脫口而出、隨手寫出,此外還要背一些自選的“古代經典名句”。這樣,學生高中畢業時,肚子里就裝了多篇古詩文和多則中外經典名句,使學生的語文功底不斷加厚,語文能力逐步加強。
2.課前幾分鐘進行的短小語文活動。如讀一首小詩,講一個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條名言,記幾個條成語,發布一條新聞(包括學校新聞和班級新聞),一分鐘講演,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讀寫中既重視文內功,又重視文外功。文內功指的是寫作的方法技巧,文外功主要是思想感情、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豐富學生的文外功,一是千方百計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使之具有說、寫的素材和內趨力;二是千方百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知識的積累是有用的經典性、哲理性的文化精華的積累,一是記在本子上,二是記在腦子里。這樣做,使學生的思想和感情比較豐富了,說、寫的內容也比較豐富充實了。
4.既重視寫的訓練,又重視說的訓練。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設各種說的機會,如討論、辯論、講演等,以提高他們的口才。
三、在網絡中學習語文
經調查,學生都有上網的經歷,我提醒學生根據學習的要求適時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并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請他們幫助進行監督,還要求學生將查找的資料打印出來,與大家共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在班級、學校的各項活動、會議中學習語文
學生更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在班級,學校的一切活動都少不了學生的參加。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當然都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這都可以作為語文學習的機會。如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我班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在相當大程度上進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實踐。
“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從生活中學語文,這樣語文學習的領域拓寬之后,語文學習的資源更豐富了,我和學生們也深深感到語文課有了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