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關系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從小抓起,而繪本是小學低段學生首選讀物。目前,繪本教學中存在不少誤區,教師應該認識繪本自身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思考,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堂教學的延伸,使繪本閱讀教學效果最大化。
繪本教學閱讀教學策略閱讀在豐富知識、啟迪思維的過程中幫助人們形成思想基礎,建立價值體系。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曾說,“我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他的閱讀水平。”閱讀對于個體成長、對于民族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做起,從孩子入學開始,就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與愛好。
對于小學低段的閱讀引導,首先以激發興趣為主。因此,最適合這一階段的閱讀圖書首選繪本。顧名思義,繪本就是畫出來的書,書中的圖畫起到了和文字并重的作用,并包涵著豐富深刻的意義,起到圖畫語言的作用。繪本畫面精美生動,符合兒童的審美情趣,更容易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并且文字簡潔而雋永,閱讀難度低卻能傳遞大量的信息,非常適合識字量還不太多的小學低段兒童閱讀,作為向純文字閱讀的過渡。
目前,雖然很多幼兒園、小學都開展繪本閱讀教學,但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問題。總結各方面的經驗教訓,繪本閱讀教學要避免以下誤區。
首先,把繪本與傳統的圖畫書混同,忽視繪本中圖畫的作用。
與傳統的圖畫書比較,繪本的圖畫自成體系,即使沒有文字的幫助,也能夠獨立承擔敘述故事的任務。同時,這些圖畫中往往還隱藏著一些小的細節、線索,從始至終伴隨著故事的發展,極具幽默感,既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還能培養孩子細心觀察、重新架構故事的能力。例如,《飛機場的一天》中,故事的主線是魯道夫帶著小屁孩兒等幾個孩子去飛機場,通過故事主人公的視角,全景式地給小讀者們展示了機場的設施,讓小讀者對飛機場有了清楚的了解。同時,這本書上還有一個小細節伴隨始終。當魯道夫他們剛進機場時,駁雜的畫面的角落有一個不起眼的景象,一個身穿綠色制服的像是機場工作人員的小豬,正在慌張地跑著,順著他前進的方向看過去,原來是綠色的帽子被風吹跑了,他正在拼命追趕。不過,讀者需要特別細心才會注意到這個場景。之后,書的每頁都會在畫面的角落或最不起眼的地方畫上小豬追帽子的情景,時而在傳送帶上,時而在行李車上,時而在起飛跑道上,直到最后小屁孩兒他們安全回家了,小豬還在鍥而不舍地追他的帽子。當專注于故事主線的小讀者無意中發現了這一細節,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被那種輕松幽默的情緒感染,增加閱讀的快感。如果我們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對圖畫不作引導,輕易忽視,繪本閱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其次,對繪本中的文字作簡單化處理。
由于圖畫具有自足的敘述能力,所以繪本中的文字不需過分鋪敘,一般都是言簡意賅,雋永含蓄,卻又含義無窮。由于當前教育的功利性,我們習慣于在閱讀教學中更重視繪本文字的字、詞、句的學習,希望盡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如果僅僅把這些文字作為識字教本或蜻蜓點水式的閱讀,則不能充分發掘繪本文字的語言魅力,不能最大化實現繪本教學的效果。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中,鱷魚的語言和牙醫的語言基本重復,只有最后一句主語“我”和“你”的變化,但重復的語言又是那么吻合二者不同的心境。閱讀教學時引導孩子們仔細品味這些文字,讓孩子感受語言的多義性,進一步體會語言的神奇魅力。而《小馬小熊蘋果樹》中,以小圖畫代替一個字,把它嵌入到流暢的文字敘述中。如果不局限于猜字,引導孩子欣賞這種巧妙的敘述結構,可以增加學生對文字的認同感與親近感,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有很大幫助,為后續的純文字閱讀打好基礎。
再次,關注繪本圖畫與文字的結合,而不是把圖畫與文字獨立對待。
在繪本教學中,如何把圖與文字有機結合,而不是分別進行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文字與繪畫形式是分離的,但并不暗示繪本教學中文字學習與繪畫認知就可以分離,二者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的。例如,《鼠小弟的小背心》就非常有新意。把第一頁鼠小弟穿著合身的小背心與最后一頁他拖著如長長飄帶的小背心的圖畫對比,我們就能理解為什么當大象穿上他的背心時,一直大方的鼠小弟為什么驚呼:“唉呀!我的小背心!”也能夠讓學生用更多地語言補充此時鼠小弟的心情,文字與畫面已經兩相交融,缺一不可。只有把文字與圖畫有機結合,才能體會到繪本的無限魅力。
目前雖然在低幼階段開展繪本教學已蔚成風氣,但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說明,受傳統閱讀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執教者沒有從根本上理解繪本閱讀與傳統圖畫書閱讀的區別,因而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結合多年的執教經驗,對繪本閱讀教學提出如下策略。
第一,允許繪本意義的多元理解。
教育者傳統的思維習慣,總希望學生讀書之后從中明白一定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一般是正面的以及唯一的。繪本確實在言簡意賅的講述背后隱藏著與人生、社會、道德、情感有密切關系的大道理,很多翻譯過來的繪本前言也會請國內名人撰寫“導讀”,說明這本書會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但是,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切忌明確灌輸給學生所謂唯一性的“道理”,使學生思維僵化,扼殺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筆者在執教《母雞蘿絲去散步》時,最初主觀愿望是引導學生欣賞母雞無知者無憂樂觀的王者風范,嘲笑狐貍技藝不精自討苦吃,與傳統童話故事中視狐貍為反面角色的思維習慣一致。但一節課講下來,因為經歷了和學生的大量互動,竟然驚訝地發現很多學生特別欣賞狐貍吃母雞那種屢經失敗卻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有一些學生對母雞的“好運”和狐貍的“倒霉”特別敏感。學生們自發感受到的這些“道理”并不符合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但是又是多么富有創意,作為老師,只能側面引導他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而不是粗暴扼殺他們的理解。這樣,繪本教學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審美愉悅,還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了他們的理解力。
第二,注重繪本教學的課后延伸。
繪本教學如果僅局限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缺乏課后延續性,那么會在很大程度上消弱其影響力。畢竟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學生們在課堂情景刺激下思維特別活躍,會捕捉到大量信息,但還來不及整理或鞏固,如果教學過程到此結束,很多資源就白白浪費了。趁著學生興趣尤在,教師有意要求課后適當延伸,對鞏固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筆者在課堂上和學生學習過了《我爸爸》《我媽媽》,由于涉及到爸爸媽媽這個最讓他們心動的話題,大家激情高漲,情不自禁地聯系自己父母的言行發表議論。課后,要求他們模仿繪本語言,把課堂上沒有講完的話寫下來,變成自己的《我爸爸》《我媽媽》。下面就是學生的一篇作品:
這是我媽媽,她真的真的很棒。
我媽媽是個特好的大廚師,她燒的菜我都很愛吃。
我媽媽發脾氣時像獅子一樣兇猛,嚇的我一句話也不敢說。
我媽媽的跳棋水平是一流的,她教會我下跳棋。
我媽媽彈古箏的樣子很美,她每天陪我一起練琴。
我媽媽經常帶我出去玩,給我講故事,讓我開心,逗我哈哈大笑。
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
你知道嗎?
我愛她,她也永遠愛我。
同時,優秀的作品可以放在班級網頁上展示,
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又讓他們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感。有的學生學習了《逃家小兔》后,仿寫了《逃家寶寶》,因為他自己曾經總想離家出走,與書中小兔的心情發生了共鳴。重視繪本閱讀的后續活動,可以促進學生“讀”之后的“思考”,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有極大幫助。
第三,倡導繪本閱讀的多樣開放。
繪本教學中,繪本故事性強,又沒有定量的識字教學壓力,所以要盡可能采取輕松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首先,加大課堂互動力度。繪本圖文結合,比語文課本隱藏著大得多的信息量,學生很容易沉浸其中,思維分外開放活躍,因此,此時加大課堂互動力度對開發學生心智極有裨益。教師盡可能設問,提示學生思考回答,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欣賞互相影響,形成良好的氛圍。如講授《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時,可以提示學生回憶自己挑食時的情景,互相交流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做?爸爸媽媽又是怎樣說的?還可以談談自己喜歡的食物,喜歡的原因等。由于話題的共通性,伙伴間的交流很容易引起共鳴,在熱鬧的交談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
其次,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小學低段的學生受到傳統的規范的觀念影響較少,很多情況下并不一定認同成人的思維模式。因此,他們在閱讀中也能發現很多問題。把握契機,適時鼓勵,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另外,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表演、精彩片段朗誦等多種方式參與其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培養對閱讀的愛好。
第四,實施繪本閱讀的趣味激勵。
盡管學生閱讀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得獎勵,但適當采取激勵措施,對于滿足低年級兒童的榮譽感、營造全班閱讀的良好氛圍是有很大幫助的。
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每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期初始,教師下發為學生設計好的閱讀卡,供學生紀錄自己的閱讀痕跡。閱讀卡包含的內容主要有閱讀時間、閱讀書目、閱讀收獲以及閱讀量的大致情況,學生自己設計好封面后裝訂成冊,以星期為時間單位全班進行統計,并按等級兌換小獎品。至于閱讀量的計算,則糅合了孩子的理財理念,并需要家長幫助把關,即根據孩子閱讀的質與量統計成大概的數據,把數據除以一百換算成金幣數。這個金幣數就是學生本周的閱讀財富。教師又專門為每個學生設計了一份精美的仿真存折,請銀行工作的家長為學生講解存折的作用,然后在班級中公開競聘學習銀行行長,每周為大家統計閱讀金幣數以及換取獎品的支出與結余。這樣的活動開展起來雖然頗費精力,但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方面卻極具成效。與同年級相比,自己班上的學生在閱讀能力、水平方面都是領先的。活動開展一學期,很多學生已經會默讀、速讀了,閱讀量不斷提升。孩子天性都會喜愛讀書,只要以適當的方式激發起這種潛能,后續的閱讀習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用心感受繪本獨特的價值并從內心加以認同,潛心進行教學設計,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才能實現繪本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為小學低段學生培養閱讀興趣,為今后的純文字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永新.全民閱讀應作為國家戰略[R]光明日報,2009—7—1.
2單付輝.鼴鼠和兔子繪本教學設計[J]小學教學設計,2010,(16).
3王蕾.淺談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1,(21).
4徐雯.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指導策略[J]幼兒教育,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