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手握25萬元,你會去看什么車?是更加舒適的頂配A級車?更加商務的標配B級車?或者是一輛個性十足的豪華入門車?本期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
CAM主張
隨著豪華品牌在入門級車型的發力,越來越多的個性車型進入了我們的視野。這些沖殺在前線的主力車型,擁有優秀的外觀設計、一流的動力系統和經典的家族血脈,非常受年輕精英人群的喜愛。從市場角度來看,這些車型的興起,也讓中國車市表現出了多樣化、個性化的一面,有利于汽車文化的形成。本期主人公的購車預算是25萬元左右,這個價格在市場上可以買到頂配的A級車、標配的B級車和入門級豪華車。根據我們主人公對品牌的要求,我們選擇了后者,分別推薦了尚酷 2011款 1.4 TSI 單增壓版、奧迪A1 2012款 1.4 TFSI Ego和寶馬1系 2012款 116i 領先型。整體來看三款車,都以性能和操控著稱,完全符合主人公對設計和操控的需求。但是每款車的具體表現如何,還要去實地一看。
主人公要求
品牌 > 設計 > 操控 > 動力 > 空間
CAM主張:
以25萬元的預算來看,入門級豪華車也許不如標配中高級車來得“實惠”,但是對于注重個性的年輕人,沉穩務實并不是他們的style,一輛操控自如、動力充沛的入門級豪華車,或許更適合他們。此外,隨著市場銷量的上升,豪華品牌性能級小車的價格也開始下沉,提車速度也有加快。如果對性能小車蠢蠢欲動,年輕人,這個夏天該動手了!
初次見面:
本期的主人公是一位平日里埋頭在工作室中的游戲設計師,喜愛設計的她,特別看重一輛車的外觀和操控,作為一個游戲迷的她,同樣追求速度和控制的快感。什么樣的車才適合她呢?
了解一下
CAM:先說說你的名字吧?蘇小舞顯然不是真名呀。
蘇小舞:游戲ID,做我們這行的通常都有個常用ID,時間長了大家彼此就不再叫真名了。
CAM:你是游戲設計師,那玩過什么關于“車”的游戲嗎?
蘇小舞:各種賽車游戲唄,GT賽車(Gran Turismo)、極品飛車什么的。
CAM:感覺如何?
蘇小舞:夠勁爆但不刺激,沒有那種追著風跑的感覺。
CAM:那你是對現在的游戲設計不滿?
蘇小舞:主要是國內的游戲設計……一字曰:“抄”。
CAM:呃,看來咱們兩個行業有相似之處啊。
蘇小舞:都在起步階段,有點模仿也可以理解,不老這樣就行。
CAM:這問題太深,不說了。你一個小女生,開過快車嗎?
蘇小舞:以前開家里3.0的雅閣上學,經常在高速上和小伙子們開飆。
CAM:哇塞……真看不出來。是不是特爽?
蘇小舞:開起來相當爽,但事后還是很害怕的。那時候剛學會開車,太生猛。
CAM:飆車可不是好姑娘。你怎么看今天替你選的豪華車品牌?
蘇小舞:有錢就買唄,現在不流行藏著掖著了。
CAM:說得好,走,咱們還是一起去看看車吧。
本期我們選擇的三款產品,在年輕消費者中辨識度很高,有不少粉絲。但這三款以性能為主打的車,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呢?
外觀設計: 特立獨行的思考著
既然號稱個性車型,那么外觀設計上必然有獨到之處。尚酷的外觀設計,喜愛它的人可以有無數的理由,而不喜歡它的人只要一個理由就夠了:我們不需要買一輛“拍扁”了的高爾夫!
確實,如果把尚酷“拉高”了,確實有些高爾夫的影子,但是這款車被譽為“大眾汽車有史以來最具動感”的雙門轎跑車,外觀確有獨到之處。置于發動機艙蓋上前部的大眾汽車徽標,成為它與大眾汽車其他車型最大的不同之處,散熱器格柵和保險杠也展現出不受流行影響的獨立風格,前臉的上部區域被水平線條風格布局主宰,設計簡潔的兩個前大燈之間布置著狹長的黑色高光澤進氣格柵,下部區域與車身同色、布局清晰。
寶馬1系的車身整體造型和比例與上一代車型差別不大。但在細節上,設計師賦予了它一個全新的面孔和車身四周線條的再度強化。新1系沿襲了6系的鯊吻式車鼻設計,進氣格柵改用3D造型,微微向前突出并傾斜,仿佛又回歸到了咄咄逼人的那個視覺統領年代。隨車頭向后便是更加堅實的腰線和與之相呼應的尾門線條,這些設計令新1系看上去更加凹凸有致,加深了視覺印象。
最后是奧迪A1,它的前臉極具時尚科技感,巨大的前格柵及縱向跨度從發動機蓋到前護杠底部邊,讓A1的外觀設計顯得鋒利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奧迪家族的日間行車燈設計,曲線優美的大燈帶來不少科技感,稍稍上揚的線條飽含運動派的痕跡。圓形霧燈配合稍稍帶棱角的前護杠,運動感自然流露。
動力操控: 寶馬1系拔頭籌,尚酷跑車味道濃重
動力:三“小鬼”并駕齊驅
在動力上,搭載了全新1.6T發動機的寶馬1系再度領先尚酷和奧迪A1。雖然新款1系116i車型的最大功率比老款的120i車型低了11kW,但扭矩則高出20N·m,而1系搭配的8擋變速器則是更大亮點,升擋積極的特點使得原本1350rpm就已介入的渦輪爆發得并不明顯,反而儲存了大量動力,留到中程加速使用,彌補了同級車中程加速不足的缺點。在起步方面,迅猛的感覺延續了寶馬品牌給人一貫的印象,在Eco Pro經濟模式、COMFORT舒適模式和Sport運動模式都有很好的動力延續性。
尚酷和奧迪A1在動力上都采用了1.4T發動機,因此在數值上基本沒有變化,同時也都搭載了7速DSG變速器。這套動力組合的最大亮點是機械增壓,提升了兩車的起步速度,讓整體上有了轎跑的感覺,不過由于兩車的重量和風阻系數不同。在動力上,尚酷略占優勢,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地區尚酷2.0T還有5萬-11萬元大幅度降價,雖然2.0T的動力技術沒有1.4T先進,但動力上卻要充沛得多。
操控:寶馬1系力推電子技術,尚酷傳統操控風格強烈
三款車在操控上都有一些獨到之處。后驅車寶馬1系這方面更是獨領風騷,駕駛模式選擇也出現在新1系上。該模式將油門靈敏度、助力轉向力度、變速器響應等一系列不同屬性整合到一個模式中,直接選擇需要的模式即可,車載電腦會幫你把這些參數調整到相應的級別。從超節能模式到超級運動模式油門的響應靈敏度越來越敏感;方向盤阻尼越來越大,越來越沉;變速器響應越來越積極。都市版只有超節能、舒適和運動三種模式;運動版多出了超級運動模式。尚酷和奧迪A1雖然動力基本相同,但是因為設計傾向不同,前者更趨近于跑車,而后者更偏向家用,因此在懸掛調校上有很大區別。實際開起來尚酷的運動性更好,而奧迪A1則略微遜色,且尚酷標配的輪胎扁平比達到45,也非常符合其運動性強調操控的特點。
主人公點評:
雖然我是個女生,但是開起車來可不“肉”,寶馬不愧是“良駒”,跑得快,開得爽,想必以后在高速上可以無敵了(竊喜)。尚酷和奧迪A1相對要遜色不少,不過看到2.0T的尚酷還是想試駕一下,畢竟是動力超猛的2.0T!
空間: 尚酷較壓抑,奧迪A1令人驚喜
本次選擇的三款車在操控上都是高手,可論起空間來卻有些“矬子里拔將軍”的味道。雖然我們的主人公這方面沒有多做苛求,但既然他們都是4座設計,在空間方面就應該有一些實用性。
這三款車中,寶馬1系空間優勢明顯。2690mm的軸距有效保證了后排空間,五連桿獨立懸架較大提升了后排的舒適性,這樣的配置水準在同級別車中也不多見。而尚酷和奧迪A1的空間,無論是遠觀還是親身體驗都不能算寬敞,這和兩車的外觀設計不無關系。尚酷降低風阻的車身設計,讓它的后排空間顯得有些壓抑,雖然在高度上只和奧迪A1相差12mm,但從實際試乘的感受來看,相差還是不小的。此外,尚酷的車窗設計也加深了后排的壓抑感,整體來看尚酷的空間并不令人滿意。
奧迪A1的尺寸也并沒有比尚酷相差多少,但在空間上卻要強很多。這與奧迪A1更貼近家用的設計風格相吻合。從后排空間來看,無論車窗還是頭頂空間,設計者都留有余地。不過,奧迪A1后懸僅僅只采用了該級別常用的扭力梁式半獨立懸架,舒適性上略有差距。
主人公點評:
我不會對空間有太多奢求,因為選擇了這個級別的車型,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不過,如果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玩,也很可能座位不夠,兩全很難啊。
我并不是“寶馬粉”,但是跑下來感覺新1系確實不錯,“操控王”名副其實,另外兩款車在這方面做得也很不錯,操控調教都很好,但在實用方面與新1系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舒適度上1系也不錯,而尚酷的后排幾乎沒法坐,A1也差不多。不過,目前新1系需要加裝飾才能提車,我得好好考慮一下。
美女隨堂考
很遺憾,我們每期帥哥美女主人公的汽車知識似乎跟他們的相貌成反比,不過希望通過我們的隨堂考,給出詭異答案的帥哥美女們能知恥而后勇,對自己的愛車多一些了解。
什么是扁平比?
蘇小舞:我看得出尚酷這輛車確實又扁又平,但是這有什么可比的?
CAM:姑娘別光看臉(前臉),往腳(輪胎)上看。
扁平比:
扁平比是輪胎的一項數據,指輪胎從輪圈至胎面的高度與其斷面的最大寬度的百分比。高扁平比的輪胎由于胎壁長,緩沖能力強,相對來說舒適性較高,但對路面的感覺較差,轉彎時的側向抵抗力弱;反之,低扁平比、大內徑的輪胎,因胎壁較短,胎面寬闊,因而接地面積大,輪胎可承受的壓力亦大,對路面反應非常靈敏,轉彎時的側向抵抗能力強,車輛的操控性強。車輛裝配大寬度、大內徑、低扁平比的輪胎后,除了操縱性強,外觀視覺效果也給人很威猛的感覺。
什么是機械增壓?
蘇小舞:就是拿大錘子砸唄。
CAM:其實是用鞭子抽……
機械增壓:
機械增壓器采用皮帶與發動機曲軸皮帶盤連接,利用發動機轉速來帶動機械增壓器內部葉片,以產生增壓空氣送入發動機進氣歧管內,整體結構相當簡單,工作溫度界于70℃-100℃,不同于渦輪增壓器靠發動機排放的廢氣驅動,必須接觸400℃-900℃的高溫廢氣,因此機械增壓系統對于冷卻系統、潤滑油脂的要求與NA自然進氣發動機相同,機件保養程序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