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2日為了落實新課改的要求,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結合我校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在高二(9)班上了一節公開課。筆者講解的內容是高中化學(蘇教版)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專題3第三單元:“共價鍵 原子晶體”第一課時,本節課筆者采用了講授法和探究法的有機結合,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按照《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并依據探究性學習和建構主義學習的原理,筆者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采用問題探究法引導學生回憶在《化學2》中所學習的有關共價鍵的形成條件和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系統來構建本節課的新的概念,并使用多媒體展示微粒的空間構型以及電子云軌道。多媒體動畫可以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共價鍵的形成,了解共價鍵的形成過程和共價鍵的特征及分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與反思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