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扶綏縣教育局在全縣推廣扶綏縣扶綏中學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根據“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實情,本人在《燃燒和滅火》的教學中受益匪淺。
這節課讓學生認識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學生學會運用燃燒所需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來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與討論,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認識到通過火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體會科學利用燃燒的重要性。
課前教師掌握學生學情,課后學生則在學案相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學習心得或教學建議、意見等內容,教師在學案的相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教學反思,用于下次集體備課時用于小組交流,使經驗得以積累,把經驗教訓和不足提煉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更好地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教學時筆者把本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通過小組間PK,課堂氣氛“活”了起來,真正讓學生“動”了起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
教學時師生共用學案,筆者提前3天把學案發給學生,上課前1天對學生的學案進行批改,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把握學情,即進行課前備課,使學案具有針對性,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課上完成學習任務,有效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