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是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必修1中的一個重要演示實驗。但根據課本中的實驗操作,存在以下缺點:(1)SO2易溶于水,在停止加熱時,很有可能產生倒吸現象,致使反應的試管炸裂,而且反應物為濃硫酸,泄露會對師生產生威脅,具有安全隱患。(2)用銅片和濃硫酸反應,加熱時反應進程較難控制。(3)實驗裝置過于復雜,不利于操作。(4)拆卸裝置時仍會有部分SO2泄露,不能實現實驗的綠色化。所以我們通過多次的實驗與探究對該實驗進行了如下的綠色化設計。
一、實驗用品
儀器:具支試管、玻璃管、橡皮塞、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干燥管、棉花、濾紙、小氣球、注射器。
藥品:濃硫酸、銅絲、品紅試劑、藍色石蕊試紙、蒸餾水、NaOH溶液。
二、實驗裝置(鐵架臺略)
三、實驗步驟
1.按圖連接裝置。干燥管內放一團蘸過氫氧化鈉溶液的棉花,細管口處也有,粗管口放一條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具支試管中的玻璃管上貼一條濕潤的品紅試紙,向具支試管中加入濃硫酸(約2mL),下端繞成螺旋狀的銅絲處在濃硫酸液面上,用帶鐵夾的鐵架臺固定。
2.加熱具支試管中的濃硫酸至接近沸騰,當看到試管中產生白霧并伴有氣泡產生時,撤離酒精燈,迅速把螺旋狀銅絲伸入濃硫酸中,反應立即發生,觀察現象。
3.很快看到具支試管中貼在玻璃管上濕潤的品紅試紙褪色,隨之干燥管粗管口端的藍色濕潤石蕊試紙也變紅,此時立即將銅絲抽離反應液面,使反應終止,觀察到反應后溶液是藍綠色,幾乎沒有黑色,試管底部有白色固體產生。
4.將注射器的針頭插入具支試管上端的橡皮管,慢慢注入溫水,使溫水通過玻璃管流入到反應溶液中從而稀釋為藍色溶液。
四、實驗注意事項
1.在加熱濃硫酸時,螺旋狀銅絲不要伸入到濃硫酸中,要處在濃硫酸液面之上。
2.品紅試紙盡量剪成小條分貼在玻璃管上,使其與氣體接觸面盡量大,便于觀察褪色情況。
3.必須將濃硫酸加熱到接近沸騰,即有氣泡產生即可,否則濃硫酸會過度蒸發,使試紙碳化,且反應過程中溶液里會有黑色物質產生。
4.撤離酒精燈,立即將螺旋狀銅絲伸入濃硫酸中使之反應。
5.等觀察到實驗現象后,迅速把螺旋狀銅絲抽離反應液。
五、實驗優點
1.反應具有可控制性,可根據需要隨時停止反應,避免藥品浪費。
2.在整個反應過程中小氣球可起到緩沖的作用。
3.由于用濕潤的品紅試紙取代了品紅溶液,反應見效快,縮短了實驗時間,同時產生的SO2氣體的量也不會太多,而且有限的尾氣能被干燥管中含有堿液的棉花完全吸收,避免環境污染,實現了實驗的綠色化。
4.反應后的溶液藍綠色非常明顯,幾乎看不到黑色,且不用冷卻也不用拆裝置就可用注射器的溫水來稀釋,稀釋后溶液藍色明顯,效果很好。
5.此裝置可重復使用。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