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學科是門綜合學科,中職階段的物流專業教學既涉及管理學、工程學、經濟學、信息學、社會學等學科,也涉及標準科學與法學、環保工程等新興學科;因此,基于這一點而制定的物流專業標準——物流標準,也具有相當寬泛的專業涉及面。它既是現代物流業的基礎,又是中職物流專業教學和學習的主要內容。沒有標準就談不上物流效率與效益,因此,學好物流專業,關鍵在于掌握物流標準。《倉儲技術實務》是中職物流專業中最基本的一門專業課,學好這門專業課,對學生深入把握物流專業標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本人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及時布置課后作業,并能針對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做好課后輔導。雖然大部分學生能根據教師要求完成教材所規定的學習任務,但有些學生由于多種原因,對本專業課涉及的專業知識未能深入理解與掌握,對物流標準的把握不扎實,不徹底。針對上述現象,本人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具體是:
一、強調實際操作,注重團隊作用
物流倉儲課與其他公共課有一定的區別,物流倉儲教學主要強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大家基本都處于同一水平,作為物流倉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合理設計教學任務,把自主權還給學生。給學生以發現、探究和創造的空間,為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機會。
二、優選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學習情趣的培養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采用多種有效教學方法,如在學習堆碼的教學中,針對堆碼的要求和堆碼的五距,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可采用了“尋找伙伴”和“滿載而歸”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任務設計合理、科學
由于物流倉儲教學以傳授實際操作為主,所以教師要針對這個目的設計一系列的任務,并且這些任務可以被學生接受。如在進行堆碼訓練時,應結合前面所學的“五距”及本節課所了解的堆碼要求,循序漸進地設計三個任務。任務一:針對規格不一的商品采用三種堆碼方式,進行堆碼訓練。任務二:商品搬運及適當堆碼方式的運用,結合案例,讓學生分析操作。任務三:倉庫空間合理堆碼的運用。這三個任務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三個任務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給出清晰、詳盡的操作步驟,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實踐也證明,學生在完成一個與他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比較有趣的“任務”時,會專心致志,樂此不疲。
四、增加學生練習的時間
物流倉儲教學最后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所以在教學中要多留出一些時間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練習,即所謂的“百講不如一練”。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多練,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所以在課堂上,要做到精講多練,全面指導,加強操作技能的訓練。
五、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協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場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曾作過一個比喻:“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么得到的將這些思想的總和。”通過合作、交流,每個人很可能得到一個,甚至幾個金蘋果。這實際上包含有協作學習的意思。所以在帶領學生上操作課時,不要急于展開教學,而是首先分組,將幾個同學分為一組,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
六、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
課堂45分鐘的教學雖然可以完成教師所預期的任務,但卻很難進行充分的實踐操作。學習倉儲課的目的在于掌握倉儲操作技能,課外教學活動具有超出課堂45分鐘時空限制的巨大優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拿到現實生活中來運用,從而鞏固、發展所學知識。另外,開展多種形式的、豐富多彩的課外倉儲作業活動,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增進師生友誼。可采用如下形式:
(一)開設有關物流倉儲方面的講座;
(二)以優帶差,組建有效可行的學習小組;
(三)到物流企業實踐,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
總之,物流倉儲課的教學,必須知識與技能并重,才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相關專業知識,并應用于實際。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