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由于初中階段生物課不列入中考科目,很多學生、家長甚至一些教師都認為生物是一門副科,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導致教師上好生物課難,上好生物實驗課更難。我認為在農村中學要想上好生物實驗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1.上好第一節課是關鍵
人們常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初中學生好奇、好動,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神奇的微生物”等,讓他們體會到生物界的豐富多彩,從而激發他們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2.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平等相處,相互尊重
教師要關愛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及家庭情況。教師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偏愛學生,更不歧視學生,和學生能相互溝通,以朋友相處,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課堂教學的實驗或學生實驗中,無論是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經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一些學生從來不動手實驗,僅是看同桌的操作,實驗態度不端正,不能認真地按要求進行操作、觀察和思考。教師看到這種現象應及時找這些學生談話,找出原因(是不會操作、畏懼實驗,還是根本就不愿動手),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指導。將那些根本不愿動手實驗的學生召集起來,讓他們每次都參與到實驗前儀器準備和實驗后器材收集活動中來,在他們幫助準備器材時,抓住他們的好奇心,向他們介紹儀器的名稱及使用方法,這時他們比較注意聽,容易記住。在實驗課上教師介紹器材時,適時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回答,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及時給予評價和鼓勵,這樣他們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從而提高他們實驗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者的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實驗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巡視每個小組的實驗情況,對操作不正確或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指正和點撥,使每組實驗都能正常進行,并對實驗中遇到的一些新問題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同時,對實驗操作正確、觀察認真的學生給予表揚;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針對他們的表現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
四、依據課型巧用課件
現在課件很多,有選購的,有網上下載的,極大地方便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因“課型”而選擇有效的媒體輔助教學,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生物教學中,能更有效地實現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學“人體的血液循環”一課,無論教師如何講述,學生都難以理解血液的流動路徑,如果利用課件來呈現,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體內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流向(模擬圖)。這樣既生動形象,又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教師要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生物實驗是教師指導學生用一定的儀器、藥品,按照一定的條件和步驟進行的生物實踐活動。教師在制定實驗計劃時,要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學生的操作水平,結合學校現有的實驗器材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確實可行的實驗計劃,以免計劃流于形式。在每次實驗前,教師要備齊、備足實驗所需的器材和藥品,保證實驗課的正常進行。
教師要做好實驗的各項預習指導,講解實驗原理,要求學生準確掌握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并設計好各項實驗數據、記錄表格,清楚地了解各種實驗器材的性能,消除隱患,認真做好實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難度較大的實驗,教師要認真地按操作步驟準確無誤地多做幾次,要預測學生實驗時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實驗前必須向學生進行規范的演示,這樣學生才能準確、規范地操作。
以上是我在農村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希望更多的同仁能向我提供更好的生物實驗教學的經驗和方法,使學生在生物實驗課堂上能得到更多的收獲和發展。
(責任編輯 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