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堂課的好壞,導入是關鍵,它直接關系到這堂課的成功與否.因為導入不僅是一堂課的起步環節,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如果教師上課開始就能提出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有趣的或帶有挑戰性的問題,用生動精確的語言描繪出問題的要點,抓取問題思考的感情線索,那么就會給學生創設一個“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注意力和思維的活動調節到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那么如何創設導入的教學情境?結合平時的教學,本文就初中數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生活情境導入
數學新課標提出:“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情境,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體驗和理解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課題學習》中“是贏利還是虧損?”一課,學生對利潤、成本、利潤率等概念較為模糊,為此在課堂的開始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首先由學生甲學生去進貨,一件衣服100元,然后甲標價300元進行銷售,學生丙來買衣服,與甲討價還價,最后丙以4折的價格買下這件衣服.學生活動完后,我提出問題:甲賺錢了,賺了多少?收益了百分之幾?你是怎么算的?學生很快得出:300×40%—100=20(元);20100 ×100%=20%.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就指出:100元是成本,300×40%為售價,20元為利潤,利潤率是20%,所以利潤=售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由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很感興趣,學習熱情很快被調動起來,從而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因此,合理創設導入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
二、實例導入
即設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例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而且可使所要學習
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例如在《多姿多彩的圖形》一課的開始,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大家可曾留心一下身邊美麗的事物呢?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我們美麗的南寧,走進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中,先給同學們欣賞幾幅美麗的圖片,看看大家從中可以找到哪些熟悉的圖形?”同時用多媒體演示南寧各著名的建筑物圖片:人民會堂、科技館、會展中心、南湖公園的亭榭等,該導入既聯系了實際,又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教學導入自然,簡單實用.
三、懸念導入
這是一種通過設置懸念來將學生引入求知情景中的導入方法.教師在導入時,利用學生認知上的困惑來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分析問題,探求答案.如在學習《圓》一課導入時,我創設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科技館的一處展示臺有一個軌道和兩部小的單車,其中一部的輪子是圓的,另一部的輪子是矩形.我8歲的孩子進去把這兩部車都踩過了,然后她問:“為什么踩長方形的輪子的車子會感到顛抖,而圓的輪子的車平穩呢?同學們,你們能幫我向我的孩子解釋嗎?”這吊起了學生的胃口,學生紛紛動腦思考討論,這就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的思維就能較快地活躍起來,課堂效果也會很好的.這正像一位著名學者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故事導入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說:“教員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注意.”以故事導課的魅力正在于此.講一個鮮為人知、充滿懸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導入新課,會令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節中去,這樣既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導入新課,又能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在講授《有理數的乘方》一課時,我給學生講了如下的故事:傳說國際象棋是舍罕王的宰相西薩·班·達依爾發明的.他把這個有趣的娛樂品進貢給國王.舍罕王對于這一奇妙的發明異常喜愛,決定讓宰相自己要求得到什么賞賜.西薩并沒有要求任何金銀財寶,他只是指著面前的棋盤奏道:“陛下,就請您賞給我一些麥子吧,它們只要這樣放在棋盤里就行了:第一個格里放一顆,第二個格里放兩顆,第三個格里放四顆,以后每一個格里都比前一個格里的麥粒增加一倍.圣明的王啊,只要把這樣擺滿棋盤上全部六十四格的麥粒都賞給你的仆人,他就心滿意足了”,舍罕王聽了,心中暗暗欣喜:“這個傻瓜的胃口實在不算大啊.”他立即慷慨地應允道:“愛卿,你當然會如愿以償的!”幾天后,衛兵來報告,國庫里全部的米都不能滿足大臣的要求.國王這才傻了眼.同學們,為什么國王會傻了眼?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這故事必然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其后再引入,至此,教師點出有理數的乘方課題,以故事成功地完成了導入.
五、直接導入
在一節課的開始,教師直接提出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點名課題,迅速把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引向所要探索的問題,使學生清晰地感知教材,做到心中有數,并很快地進入狀態.值得注意的是,此法較適用于內容比較直觀機械,如公式,定理等的教學.不過,采用此法導入新課時,教師應在課堂練習上精心準備,可設計一些新穎有趣或者容易混淆的問題,讓學生感到內容安排上有起伏,適當安排一些讓學生受挫折的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六、類比導入
數學中的很多概念、性質、定理是通過類比推理發現的,它是科學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利用類比導入新課,不僅建立了新舊知識的聯系,引出了課題,同時也教給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如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時,可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課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等知識點進行類比,可以將“已知”和“未知”自然的連接起來,溫故而成為知新的基石,課堂教學可望收到滿意的效果.
俗話說:“教無定法”.導入新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運用最佳的導入方法,快速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愿學”“樂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