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逐步推廣,作為總承包方的設計院(工程公司)與施工分包方間的幾種合同計價方式的選擇,值得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EPC工程總承包;施工分包合同計價方式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工程總承包是指總承包商負責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安裝全過程,并負責試運行服務。EPC工程總承包的本質是要充分發揮總承包商的集成管理優勢,使工程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等過程的組織集成,促使設計和施工緊密結合,通過對設計、采購和施工一體化管理,對共享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項目增值,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目前較多采用的EPC總承包方式是設計院(工程公司)為總承包商完成工程設計,將施工及設備制造分包給各專業分包商。基于EPC總承包工程的特點,在確定施工分包商前往往沒有正式的設計圖紙,這也就決定了施工分包計價方式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項目,一般采用以下幾種計價方式:
一、固定費率,材料按實調整
此計價方式適用性強,可適用任何項目。其特點是在初步設計階段還沒有確定最終工程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招標和合同談判,以確定施工分包商,盡快進行施工準備工作。這種計價方式優點是前期較容易選擇確定分包商,便于工程盡早開工建設,缺點是后期工作量大,在雙方確定工程價款時因公司利益和個人業務水平等原因產生爭執。
二、固定總價
固定總價計價方式適用于建設單位指定分包或總包單位下屬單位分包或一些定型設計比較容易確定合同價的項目。固定總價方式在沒有正式施工圖時一般采用概算切塊包干。建設單位指定分包商較多選用此計價方式,總承包商風險較小,其EPC投標時的瑕疵被分包商轉移,其價格不管是多報或少報都由分包商承擔,但總承包商的盈利空間被壓縮,分包商風險較大,因為設計在總承包單位控制下,分包單位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總包單位下屬單位分包屬內部交易,風險在內部消化。對一些定型設計,在確定費用前都有正式圖紙,可以計算確定,雙方風險都較小。
三、固定單價
EPC總承包工程因是初步設計總承包,在沒有正式藍圖前,其建(構)筑物的結構型式、建筑面積(體積)是已經確定的。較適用于類似于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單價合同。采用固定單價,合同可以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和純單價合同。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單和工程單價表為基礎和依據來計算合同價格的。通常是由總包方提出總工程量估算表,列出分部分項工程量,由分包方以此為基礎填報單價。最后工程的總價應按照實際完成工程量計算,由合同中分部分項工程單價乘以實際工程量,得出工程結算的總價。采用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可以使承包方對其投標的工程范圍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種合同一般適用于工程性質比較清楚,但任務及其要求標準不能完全確定的情況。采用這種合同時,工程量是統一計算出來的,分包方只要填上適當的單價就可以了,承擔風險比較小。采用固定單價合同是,分包商報的不是總價,而是單價,單價乘以總承包方認可的工程量后才匯總出工程的總價,而這個總價是理念上的東西,或者說只是為總承包方在比較各分承包商標價的高低時提供的一個總的大致參考值,以便選擇確定最終分包商。也防止分包商通過通常所說的“不平衡報價”獲得額外收益。EPC固定單價計價方式建立在詳細初步設計基礎上,其各分部分項工程量不會有較大變化,利于報價的準確這種合同形式主要適用于沒有施工圖、工程量不明,卻急需開工的緊迫工程。固定單價計價方式的優點的期中和最終結算付款比較簡單,結算工作量較小,確定最終合同價較快。
四、可調單價
可調單價合同與固定單價合同具有類似的優缺點,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在可調單價合同中,分包商投標時所報的單價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合同雙方商定的一定條件下,單價可以調整。如勞動力成本或材料價格可以根據物價指數的變動達到某一程度就進行調整。可調單價合同中,工程量變更的風險仍然由總承包方承擔,但對單價的處理更靈活,即由物價指數變動帶來的價格風險或某一類不可預測風險,不是由總承包方或是分包商中的某一方單獨承擔,而是通過調整單價的方式由總承包方和分包商共同承擔。本計價方式適用于工程工期較長,物價變動較的大的時期。
在實際的工程項目承包中,總承包商應根據項目具體的情況并結合自身的實力,在充分了解各種計價方式特點的基礎上,合理選擇合同計價方式,并積極地就合同計價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有效地控制風險,使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