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內部的審計組織,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審計部門直接接受企業或企業集團董事會管理,向董事會負責;另一方面,行政上又要接受經營者管理,使得內審人員的處境較為微妙與尷尬。鑒于以上的尷尬處境,如何在組織中自處,按照內部審計準則的規定順利進行審計工作,達到審計目標,是擺在內審部門面前的現實問題,更是內審部門負責人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五方面闡述了如何開展內審工作,從而使內審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與實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
按照審計主體不同,審計組織分為三類: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其中,內部審計機構是指在部門、單位內部從事審計業務的專門組織。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內部的審計組織,相對于另兩類審計組織,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審計部門直接接受企業或企業集團董事會管理,向董事會負責,并代表董事會監督企業經營活動,發揮其免疫系統功能作用;另一方面,行政上又要接受經營者管理,身處被監督對象之中,還要保持獨立性,客觀公正地對經營活動發表審計意見,使得內審人員的處境較為微妙與尷尬。鑒于以上的尷尬處境,如何在組織中自處,如何與組織中其他部門協調關系,并按照內部審計準則的規定順利進行審計工作,達到審計目標,是擺在內審部門面前的現實問題,更是內審部門負責人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組織定位
內審部門首先應該明確審計部門在組織中的定位問題。傳統的觀念認為,審計工作就是為了給人挑毛病的,主要功能就是查錯防弊。因此,表面上內審部門具有其權威性,但往往被孤立于組織之外,內審人員也被組織中其他成員敬而遠之。然而,現代意義上的內審工作,其主要功能更側重于為組織提供更為行之有效的管理依據,幫助經營者發現制約經營工作的薄弱環節。并以第三者的身份立足于企業經營工作之外,及時發現內控制度及內控制度執行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完善內控,未雨綢繆。同時,協助企業其他部門加強管理,從客觀的角度幫助經營者及經營工作執行者,也就是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發現目前經營工作弊端,不斷提出改進建議,促使企業經營工作少走彎路,向著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環方向發展的過程管理。因此,內審工作實際上是與企業經營管理同方向,并能起到推進經營管理作用的內部管理機制。并非阻礙經營工作、以處罰為目的的低級的監督管理。內審工作實際上已經逐步形成企業必不可少的自我管理系統。良好的內審運行機制,必然為企業帶來無形的管理收益,內審工作的價值也是在無聲無息中得到實現。
二、構建良好工作氛圍,為內審工作順利進行營造良好人際基礎
內審部門在合理定位的基礎上,就該考慮如何讓經營者與組織中其他部門認同內審工作的積極推動作用,消除抵觸情緒,積極配合內審部門的工作。使內審工作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然而,當一個組織當中有了監督自己的部門,被監督對象總難免有抵觸情緒。而在組織當中,內審人員的一言一行會格外受人關注。稍有不慎,就會被疏遠或孤立。內審人員應格外關注自己的親和力,力爭打破和組織內其他人員的疏離現象。那么,如何與組織內其他部門進行協調即顯得格外重要,筆者認為,主要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審計是個嚴肅認真的工作,但審計人員在日常卻不能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應注重自己的親和度,注意在日常與其他人員的溝通,營造和諧的人際氛圍。初次進點,應制造和諧的審計氛圍,為審計工作開好頭。作為上級審計部門,也許和下級單位并不熟悉。當初次入點進行審計,切忌直奔主題。在正式談話了解情況之前,可以較為輕松的非正式談話形式先和被審計人員進行熟悉,也可根據熟悉程度決定是否可以側面了解一些情況。當審計人員感覺氣氛較為輕松和諧之后,可開展正式的審計工作,履行相應的審計程序。(2)用審視的眼光看事,用對待朋友的態度對人。內審人員屬于組織成員的一部分,組織內其他成員都是自己的同事。但由于分工不同,需要為自己的同事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幫助他們更好地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執行審計工作過程中,內審人員運用專業的審計手段和豐富的審計經驗來開展審計工作。對待審計事項,應是嚴謹而又專業的。而在和被審計事項所涉及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時,則應是友好而又親和的態度來進行。讓被審計單位人員明確感受到:審計只是對事不是對人。從而使被審計人員理解審計工作,最終實現良好的合作關系。
三、努力提高自身業務,加強學習,勤于實踐
如何被組織認可,得到組織的積極配合,從而完成董事會賦予的工作職責,是審計部門負責人關注的問題。實踐證明,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實踐。當內審部門在一次次為組織診脈尋醫,確實做到了對癥下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自然會得到組織的認可,使得經營者愿意接受內審部門的意見與建議,把內審工作看成其自我審視的必要手段。此時,審計工作就可以達到良性循環的狀態。因此,內審部門的內部建設和審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則至關重要。內審人員不但要加強業務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應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勤練兵,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進步,促進審計人員業務能力的不斷提高。
四、對待審計工作的態度
(1)幫忙不添亂。內審工作固然重要,但在執行內審工作過程中,審計人員要盡量做到不妨礙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工作和主要業務部門的日常工作。謹記內審工作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而不是其他部門來為內審部門服務的。(2)不能接受自己不熟悉或沒有能力完成的審計工作任務。遇到自己不熟悉或無力完成的審計任務,應補充專業人員加入審計隊伍,實事求是反映真實情況。不能安排不熟悉審計事項的人員進行審計工作,要一絲不茍對待審計事項,保證審計工作質量。
五、在審計工作中找好側重點,準確入手,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內審工作應做到穩、準、快。穩:主要是說審計工作要做到慎重、穩妥。準:是說審計人員發現問題要準確,使用的方法要適宜。快:則是指審計工作要速戰速決,切忌拖拉。做到以上三點,審計部門就是個高效的部門,審計工作就是高效率的工作。而要做到以上幾點,審計人員就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敏銳的思維能力。而要做到這點,就要勤于思考,多實踐。下面,簡單介紹審計重點的選擇。例如:一家公司,反應財務收支狀況的利潤表顯示盈利,但其資金卻出現緊張。內審部門接受審計任務,要求對該公司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核實。審計人員的工作重點:(1)損益表收支是否符合會計信息填報要求,是否有粉飾經營成果的情況。(2)資產負債表中往來款項的真實情況。有無未結轉的成本:如存貨(含工程施工等)占壓了資金,成本尚未結轉。對于預付賬款,有無款項已付,其成本未結轉,但其相應的收入已結轉,二者收支未能同步結轉使得虛增利潤的問題。應收款項未能及時回款,影響了資金周轉,或是企業故意粉飾財務報告,造成盈利的假象。以上實例就需要審計人員能夠熟悉表間關系,能夠將反映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有關數據聯系起來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很快發現其中不合理之處,準確查找問題,經過科學的分析判斷,很快得出審計結果為決策層出具審計意見。
內審工作是門藝術,內審人員一定要有顆純凈的心,排除雜念,發揮啄木鳥精神,為企業經營服務。只要我們用心鉆研,就會使我們的內審工作順利、高效進行。內審部門的處境就會變得隨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