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液壓支架頂梁、立柱、千斤頂、挑梁、控制閥、操縱閥損壞狀況分析及常用修復方法。
【關鍵詞】液壓支架;頂梁;立柱;挑梁:控制元件
一、頂梁的損壞及修復
(1)連接銷的損壞,連接銷的嚴重變形。(2)頂梁箱體的變形、開焊及斷裂。使用合適的工具,在行車的配合下將損壞的連接銷更換。對開裂的箱體進行補焊,對嚴重變形的箱體和斷裂的箱體進行更換。
二、立柱的損壞及修復
(1)立柱鍍層有機械劃痕。修復方法主要是修鍍,保證針孔直徑不大于Φ0.2mm,缸體內表面有下列缺陷時,可用油石修整。軸向劃痕深度小于0.2mm,長度小于50mm。徑向劃痕小于0.3mm,長度小于圓周的1/3。(2)活柱彎曲變形。將彎曲變形較小的活柱校直是常用的修復方法,活柱和活塞桿的直線度誤差不超過0.5%,活塞桿的直線度要求在0.2%以內。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不大于0.8um.對于嚴重變形的必須更換新的活柱。在升井的支架中有部分支架的立柱用肉眼便可發現有明顯的彎曲變形,主要是由于采面煤層頂部來壓過大,超過支架的最大支撐力。對于這類情況主要在撤去壓力后采取更換新立柱方式來處理。(3)立柱的掛液現象。立柱的漏液和掛液對液壓支架的正常使用影響很大,如立柱發生掛液問題,會造成立柱支撐能力的降低,從而沒有足夠的力量對頂板進行支撐,還可能引起一系列安全問題,嚴重影響生產。造成立柱掛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鍍層在長時間工作中磨損變薄則會造成中缸或活柱外形尺寸相對偏小,造成中缸或活柱與密封圈之間的間隙過大,造成中缸或活柱的掛液。導向套溝槽寬度和直徑的尺寸由于銹蝕等原因造成超差,使溝槽里面有間隙,中缸或活柱伸出時,間隙中的液體隨著中缸或活柱的運動而被擠出間隙,造成掛液。中缸或活柱的表面粗糙度過大,中缸或活柱在立柱內反復運動時,蕾形圈被撕裂,這樣也會出現立柱掛液的現象。中缸或活柱的表面鍍層在升降的過程中被機械刮擦使鍍層損壞,中缸或活柱伸出時造成掛液。
三、放頂煤支架在使用中挑梁機構損壞及修理
挑梁機構。挑梁機構(圖1)由兩組四連桿機構組成:伸縮梁(定桿)、千斤頂、連桿1和連桿2為一組;伸縮梁、連桿1連桿2和挑梁為另一組。
挑梁機構的工作原理:伸縮梁固定(支撐頂板)千斤頂活塞桿伸(縮),推(拉)連桿1,帶動連桿2圍繞伸縮梁上的支點擺動并帶動挑梁擺動。擋梁有三個固定位置:在伸縮梁下方、護幫鎖定和挑頂鎖定。挑梁承受來自煤壁或頂板的壓力,傳遞給千斤頂,最大承載力由千斤頂活塞腔連接的安全閥整定值決定。升井的支架挑梁機構損壞主要為:鉸接處的圓柱銷1折斷;連桿2兩端的圓柱銷2折斷及連桿2銷孔拉長;前梁上與之相連的耳板發生撕裂。挑梁機構的工作狀態:護幫或挑頂。兩種狀態下受力情況會不同。對于圓柱銷的折斷我們可以更換材質較好的零件,在不降低工作阻力情況下使用。可重新設計,通過增大銷軸尺寸、耳板厚度來增加強度,防止挑梁損壞。
四、液壓控制元件的損壞
(1)單向閥和安全閥的損壞主要是銹蝕和密封的老化。可更換新的閥芯和密封圈對其進行修復。單向閥內頂桿折斷導致閥門打不開立柱不能升降的情況必須更換新的單向閥。單向閥彈簧疲勞或頂桿歪斜引起立柱自動下降。更換彈簧、頂桿可防止漏液使立柱工作正常。(2)把手轉動不靈。主要是滾珠軸承損壞或轉子尾部變形或卸壓孔堵塞。檢修時可根據情況更換相應元件。(3)操縱閥高低壓竄液。手把打到任一工作位置時閥內聲音較大,缸體不動作或緩慢。主要是密封零件老化或變形,更換相應的密封件即可解決。
液壓支架數量多、重量大,安裝回撤工作復雜,支架檢修后必須在地面進行各項主要性能測試。只有經過靈活性、密封性、強度、安全性等一系列的測試后才能運往井下。
參 考 文 獻
[1]王建明主編.《液壓支架與泵站維修工藝與技能》
[2]師健,李金艷,崔玉艷.液壓支架用立柱、千斤頂的泄漏問題研究[J].煤炭科技
[3]韓銀中,趙建民.放頂煤支架挑梁機構損壞的原因及補救措施[J].礦業安全與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