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常州市實驗小學掛職工作一年,寒假臨近時,收到了學校工會發(fā)給每位教職工的邀請信,邀請教師攜家屬參加實小的十佳分享團隊頒獎暨新春聯(lián)誼會。據(jù)說,實小的年終表彰會被戲稱為實小“春晚”,這一下子吊起了我的胃口。
下午四點,隨著楊校長的宣布,實小“春晚”開幕了。當體育組和音樂組的四位帥哥美女主持人出場后,愛人猶疑地看著我并問道:“這么專業(yè),是你們學校的老師嗎?”隨著頒獎會的進行,我愛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那老師多大年紀了?”
年逾五十的焦老師平時不茍言笑,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倍受同事推崇,是大家心目中的長者,但在節(jié)目中卻梳起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女孩特有的兩條辮子,其“笑果”不言而喻。在老常州民俗表演板塊中,焦老師扮演的相面師傅更是惟妙惟肖。只見她身著青色長衫,頭戴黑色絨帽,手拄拐棍,在一位青年教師所扮演的孩童的攙扶下,緩緩走上舞臺。那眼神、走姿、扮相和舉手投足盡顯傳統(tǒng)老常州文化和記憶的味道,表演過程中不見有任何的矯揉造作,處處透出閱歷豐富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體驗,博得大家的歡呼和掌聲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這個舞臺,讓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來了一次精彩的亮相。
“真是楊校長和周書記嗎?”
正值演出精彩之時,只見同桌而坐的楊校長和周書記匆匆起立,徑直走向舞臺候場區(qū)。不多時,伴著革命老區(qū)人民歡迎解放軍凱旋的鼓聲,只見校長身著紅衣綠裙,扎倆綁著紅花的大辮子出場了。在一片驚呼聲中,書記也戴著老夫子的大黑邊框眼鏡跟了出來。二人的秧歌表演是有板有眼,全情投入,激起了大家的歡呼聲和喝彩聲,看得我愛人直問:“真是楊校長和周書記嗎?”此時,他們不再是領導,不再是觀眾,他們在實小“春晚”的舞臺上做了一位真實而普通的實小人。
“她是專業(yè)的音樂老師嗎?”
精彩的節(jié)目令人目不暇接,大家邊欣賞邊交流,但當許老師一開唱,全場都被她的歌聲hold住了,專業(yè)水準的民族唱法使會場頓時鴉雀無聲。“她是專業(yè)的音樂老師嗎?”愛人問道。其實,許老師是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剛生完孩子,還在產(chǎn)假期間,今天是特意來參加實小“春晚”,并代表一年級組表演節(jié)目的。實小的“春晚”是大家一年的守候,一年的期盼,又有誰愿意錯過呢?
“怎么孕婦也上場啊?”
緊隨其后是三年級五個準媽媽的節(jié)目,她們將自己目前最為關心的奶粉問題帶到了節(jié)目中,逗得我們開懷大笑。愛人擔心地問:“怎么孕婦也上場啊?”我說:“她們不覺得這是負擔啊,這過程中她們體會到的同樣是快樂啊!”在欣賞者的眼中,她們的形體不重要,她們的歌聲不重要,反倒是她們那不夠靈活的舞臺動作讓人體會到了家人歡聚時的踏實和真實。
“對聯(lián)都是老師創(chuàng)作的嗎?”
穿插于晚會之中的十佳團隊頒獎過程中,每一個優(yōu)秀團隊都有評獎者為他們量身設計的頒獎辭,準確而到位,并深賦肯定和鞭策之意。不時展示的一幅幅對聯(lián)在彌散著年味的同時,也對實小這一年的收獲和成長給予了點評。就像以下這幅對聯(lián),顯現(xiàn)了實小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深蘊了與實小一路相伴的自豪和快樂——
上聯(lián):攬前賢,精勤風,風采煥然入鐘樓;辦集團,寫華章,龍騰瑞氣惠桑梓。
下聯(lián):思己任,分享情,情韻悠揚赴奧體;展素質,舞奇志,鳳鳴九皋醉延陵。
橫批:傲立杏壇。
“彩排了多少時間啊?”
兩個多小時的實小“春晚”很快就結束了,但原創(chuàng)節(jié)目的演繹,層次清晰的編排,春晚風格的串聯(lián),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樂在其中、流連忘返。“彩排了多少時間啊?”愛人禁不住問道。其實,這臺節(jié)目的主創(chuàng)團隊是由一位體育老師帶領N多位青年教師組成的,他們已悄悄地進行了近一個月的策劃和準備,各個節(jié)目都是在學生離校后的兩三天中設計并排練出來的。每一個節(jié)目在演出前都嚴格“保密”,除了主創(chuàng)團隊外,就連校長也不知道今天會有多少節(jié)目、都是哪些節(jié)目。
回家路上,愛人還意猶未盡,不斷問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我,只是底氣十足地問了愛人一句:“今天來得值吧?”
“值!”愛人連連點頭。
(陳建文,常州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鐘樓實驗小學,21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