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初,自昆明轄區惠農支付服務業務開辦以來,惠農支付服務點如雨后春筍,迅速設立在金融機構缺失的農村地區,并卓有成效地運行開來,整體呈現出一派喜人的態勢。大批量惠農支付服務點在農村的設立與開通,為金融機構缺失或金融服務不完善地區的農村居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現代化支付服務,讓廣大農村居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中央的惠民政策和現代支付工具為廣大農戶帶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金融機構的這一舉措受到了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農村居民的普遍認可與贊譽。通過深入實地調研惠農支付服務點的實際經營情況,并對服務點商戶、惠農支付服務覆蓋區農戶進行抽樣回訪,人行富民縣支行課題組發現了在推廣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工作中一些應予以密切關注、積極探討和亟待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
一是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宣傳工作不夠廣泛、不夠深入,部分農戶支付工具仍偏好于使用存折,對銀行卡接受愿意不強。盡管近年來,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面向農村和農戶大張旗鼓地宣傳和推廣銀行卡業務,發放了大批數量可觀的銀行卡,但由于銀行卡收取年費、部分農戶對銀行卡“不放心”等因素的制約,各金融機構已發放出去的部分銀行卡實際上一直是待用或未用的“報停卡”、“休眠卡”。這一現象在偏遠山區尤為突出,偏遠山區的一些農戶至今仍存在對“看不見”金額的銀行卡“不放心”的心理,或存在對銀行卡收取年費直接回以“拒用”的現狀。
二是部分惠農支付服務點業務量小、收益低、隱性風險大。由于存折不能在惠農POS終端上使用,再加之有效銀行卡在偏遠山區的有限性,惠農POS終端可用卡的卡量便最直接地決定了惠農支付服務點的業務量,因而,出現了個別惠農支付服務點月清算量不足10筆的尷尬現狀。根據對授權商戶的回訪統計,有三成多的商戶認為:劃分給惠農支付服務點商戶的手續費偏低。在課題組對服務點商戶的實地調研中發現:有近六成以上的商戶缺乏應有的POS業務風險防范意識,絕大部分商戶只配備了驗鈔機,而未配備保險柜,惠農支付點普遍存在未配備必要的安保硬件及設備的情況。
三是金融機構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系統后臺控制不一、過于審慎,缺乏應有的開放性和兼容性。根據調研統計結果顯示:惠農支付服務點POS終端只允許借記卡進行清算,不允許任何一家金融機構的貸記卡進行清算;惠農POS終端只支持借記卡提現,但不支持除農信社、農行兩家機構外的其他金融機構的借記卡進行“轉賬清算”;每卡每日的取現與轉賬限額較小。即:每卡每日僅能辦理取現1,000元,辦理轉賬10,000元;縣農行暫無法在其惠農支付服務系統內查詢惠農支付服務業務量。初步分析,存在以上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金融機構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系統后臺控制不一致,設有不同的技術性保護限制。
四是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工作開展半年以來,各金融機構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系統的運行均不夠穩定,存在“間歇性”技術支撐乏力現象。根據對農信社、農行、商戶及農戶的回訪統計,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系統確實存在運行“間歇性”不穩定的問題。惠農支付服務點商戶在清算過程中,POS終端會間歇性地出現“交易失敗”、“通訊失敗”等提示,有時甚至發生已交易或被迫重復交易,但POS終端打不出“交易清單”的情況,直接造成了服務點商戶或農戶的資金損失,從而,使受損商戶或客戶對惠農POS終端產生了不應有的信任危機。據農信社和農行反映,在辦理兩家不同金融機構間的轉賬業務中,惠農POS終端的交易成功率明顯低于辦理同一家金融機構的轉賬交易成功率。
鑒于以上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人行富民縣支行課題組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改進建議:
一是加大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宣傳,建立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宣傳長效機制,使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宣傳工作真正在農村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特別是對一些偏遠山區,更應加大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專項宣傳力度。各金融機構要主動加強與地方電視臺、文體局等部門聯系,采取地方電視臺黃金時段連續播放惠農支付系列政策、組織惠農支付文藝專題宣傳表演、贈送附有惠農支付知識的生活用品、零距離向商戶和農戶講解惠農支付知識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持久地開展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宣傳工作。在逐步增加專項宣傳投入的同時,讓偏遠山區的廣大農戶充分認識到銀行卡業務是以后農村金融服務的大勢所趨,促使廣大農戶逐步養成喜于用卡、樂于用卡的良好習慣,以達到激活部分“報停卡”、“休眠卡”的初期目標,并促使銀行卡業務在農村持續、有效地推廣下去;讓廣大農戶親身體驗到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利性;讓廣大農戶真真切切地享受到“足不出村”即可辦理存取款、轉賬、匯款、繳費等金融服務;更要讓廣大農戶切實認知,并切身感受到黨的惠農政策及諸多金融便民舉措。
二是切實做好對惠農支付服務業務設點前(設點后)的調查(檢查)與審核(核查)工作,嚴把“設點關”和“服務關”。各金融機構要認真抓好惠農支付服務點準入前的調查工作,合理擺布惠農支付服務點,切實提高服務點的惠農輻射面,及時向惠農支付服務點授權商戶宣傳最新的惠農政策,適時提示POS業務風險點知識,逐步提升商戶的風險防范意識。有效規避因POS終端操作不當,而造成商戶或農戶經濟損失的情況發生。堅決杜絕商戶誘導農戶惡意分解取現金額、故意多次取現,以套取服務手續費為第一目的不良行為。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為業務量大,且堅持誠信經營、優質服務,并得到農戶普遍認可的商戶配備驗鈔機、保險柜等保障服務點安全運行的設備。同時,建議農信社、農行、銀聯公司等相關收單單位再進一步讓利于民,適當增加偏遠山區授權商戶的服務收益率,切實提高商戶的惠農支付服務積極性。
三是各金融機構間要加強對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工作的溝通和協作,盡快建立惠農支付服務業務聯系會議制,及時研究、探討轄區惠農支付服務業務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難點問題。建議農信社、農行首先對自身惠農支付業務系統中,一些后臺不必要的保護性設置和前臺終端不必要的限制性技術處理加以改進和放寬,逐步敞開相關惠農支付服務窗口,剔除一些不必要的所謂行業系統技術性保護手段,使各金融機構的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在農村真正成為一種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平臺。
四是各收單機構要嚴格執行人民銀行關于惠農支付業務的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惠農支付服務工作。各收單機構要切實按照昆明中支業務模式、終端程序、終端界面、服務功能、服務管理“五個統一”的原則,逐步規范惠農支付服務業務操作流程,積極優化系統設置,審慎擴大惠農卡服務業務,穩步增加惠農POS終端的取現限額和轉賬限額,允許除農信社和農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機構的銀行卡在惠農POS終端上辦理轉賬業務,切實為廣大農戶提供統一、高效的惠農支付服務。同時,建議農信社、農行加強與地方新農保、低保、民政等部門的聯系,爭取率先實行新農保、低保、救濟扶貧等個人資金以卡代折進行支付,并及時出臺免收或減收惠農類銀行卡年費等配套措施,全面落實銀行、銀聯、地方政府多方便利為民、讓利于民的惠農宗旨,最終實現“農戶受益、商戶樂意、銀行如意、政府滿意”的多贏局面。
課題組組長:李雙明
成員:蔡云飛(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