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2012年9月21日至24日,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和清華大學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社聯合主辦,由陜西師范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數字校園建設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物聯網,云計算與智慧校園”。教育部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張擁軍處長、陜西省教育廳呂明凱副廳長、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祝智庭主任、陜西師范大學王武海副校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劉雍潛秘書長、中國教育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庚生等領導與來自全國83所高校以及行業領軍企業的230余位與會代表共同見證了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收到征文共73篇,通過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0名。
數字校園建設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每年一屆,上至國家部委、各省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國內外教育技術界的權威專家學者,下至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技術相關機構的負責人、教育信息化行業的領軍企業家匯聚一堂,在解讀和總結前一階段我國數字校園建設情況與熱點問題的基礎上,預測下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與數字校園的技術走向。在前兩屆論壇的基礎上,本屆論壇緊跟時代技術潮流,凸顯云計算和物聯網的主題,盡享智慧校園建設的經驗。
專家報告
本次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企業圍繞“物聯網、云計算和智慧校園”進行了精彩發言,進發思想火花和碰撞新鮮觀點。現匯總部分發言摘要,與讀者共享。
發言題目: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
發言人:勾學榮 北京郵電大學
內容摘要:
本報告從物聯網的概念出發,介紹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物聯網的各種應用。并以北京郵電大學為具體應用案例,分析了北京郵電大學智慧校園建設的經驗,闡述物聯網技術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要意義,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促進作用,展望物聯網技術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發展前景。
發言題目: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發言人:祝智庭 華東師范大學
內容摘要:
報告從智慧教育概念探源入手,提出智慧教育圖式,是包括智慧學習和智慧計算于一起的教育哲理;報告提出了智慧學習環境構成,是集環境、資料集以及工具集為一體的復雜體;分析了智慧學習應用發展,包括:智慧學習即靈巧學習的視角、智慧學習三路合一、智慧學習環境促進智慧學習的貫一性原則、智慧學習行為分析和智慧學習生態五個方而;報告最后提出智慧教育的新挑戰。
發言題目:云計算與教育創新——教育云平臺的研究、實踐與標準化思考
發言人:吳砥 華中師范大學
內容摘要:
云計算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教育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平臺。本報告從云計算的技術特點,優勢,及其為教育發展帶來的影響入手,剖析教育云的建設思路與應用策略,并針對教育云的標準化、規范化問題進行思考和總結。
發言題目:移動學習項目的策劃和設計
發言人:李青 北京郵電大學
內容摘要:
移動學習是最近幾年教育信息化的熱點,也是學習技術發展的趨勢,它是一種基于移動設備和現代通信技術的隨時隨地的學習方式。本報告將和大家分享北京郵電大學在移動學習方面的開發經驗和體會,討論移動學習項目策劃和設計的方法和流程。報告將探討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以及泛在學習的關系,學習者如何利用移動設備學習,移動學習開發流程和技術路線,開發移動學習資源面臨哪些挑戰,如何進行移動學習的教學設計,移動學習資源和現有資源之間的關系,移動學習如何整合到e-Learning中,以及移動學習最近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
發言題目:化云成雨——云計算與教育信息化
發言人:王建波 成都云計算中心主任
內容摘要:
云計算以服務方式將軟件、硬件、網絡等IT資源作為基礎設施提供給使用者。它使IT資源的建設和使用具備彈性擴展、動態分配和資源共享等優勢。報告從信息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指出當前信息化建設進入了平臺為王的新時期;進而分析了搭建云計算平臺的關鍵技術及其帶來的從設備為中心轉向信息服務為中心轉變:最后從理論、實踐和成本等多角度分析了將云計算平臺應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可行性,并舉實例說明了教育云平臺的具體應用。
發言題目:新時期高校教育技術組織機構建設
發言人:丁衛澤 南通大學
內容摘要:
隨著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高校教育技術機構面臨著新的職能定位。出高校現代教育技術機構應該是肩負建設、服務、管理、教學和科研五大職能的綜合性機構。其中,建設與服務是立身之本,是基礎;教學與科研是強身之路,是兩翼;管理是教育技術推廣應用的重要推手,是龍頭。夯實基礎,強壯兩翼,抓住龍頭,五位一體,均衡發展,才是高校教育技術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發言題目:基于社會化語義網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發言人:張慕華 三峽大學
內容摘要:目前,我國的網絡教育資源建設面臨資源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整體質量不高、資源共享困難等難題。基于社會化語義網的資源建設能從根本上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初步探索了社會化語義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構建基于社會化語義網的高校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可以為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發言題目: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園系統構建
發言人:蔣家傅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內容摘要:
以佛山市禪城區“智慧校園”示范工程項目為例,闡述如何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構建“智慧校園”系統,探討“智慧校園”系統的基本特征、系統架構、功能模塊、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法等整體解決方案。
發言題目:數字校園示范校建設指南及參考數據
發言人:劉雍潛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秘書長
內容摘要:
報告從建設目標,建設原則、建設內容、師生發展、應用服務、數字資源、基礎設施和保障機制八個方面,以實現校園環境數字化改造、實現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形成具有示范意義的特色。從而進行從“幾種建設”向“群建共享”轉變、從支持“以教為主”向“學教并重”轉變;從“預設性資源”向“生成性資源”轉變,從“結構封閉”向“內容開放”轉變。
發言題目:踐行教育網聯網
發言人:郭西露 廣州體育學院
內容摘要:
報告分享了教育網聯網建設經驗。構建思路:網營造智慧環境,形成體驗氛圍,增強感性認識;開放實驗平臺,助力方案設計、技術實現、發散思維,探究未知,提升理性認識;圍繞物聯網三層架構體系展開,滿足不同層次物聯網專業學生實驗的需要;依托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著眼于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會議發言PPT下載地址:
http://vdisk.weibo.com/u/1901123951
背景資料
關于組織機構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
教育部于2000年10月指示科技司組織力量研制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并且于2001年初成立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化委員會,2002年初更名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2002年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為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授權承擔全國教育技術相關標準的研制、認證和應用推廣工作。
到目前為止,標委會已經頒布了CELTS系列標準,其中的4個標準已經發布為國家標準,15個國標項目已經完成并已報批。此外,標委會還組織了《教育管理信息》、《多媒體教學環境》等系列標準的審定會,經教育部批準,其中7個標準已發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業標準,還有6個標準已通過審查。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簡稱標委會,英文名稱為China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簡稱CAETS。
標委員會的宗旨是:立足于信息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建設領域的應用,推進教育技術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現代化。聯合教育技術行業產、學、研多方面的力量,制定教育技術行業工程建設(規劃、設計、設備選型與系統集成等方面)的標準或相關條例;指導各級各類院校更好地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相關工程建設,促進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改革,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環境管理運行水平、促進教學資源共享,最終達到促進教育質量提高的目的。
作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的二級機構,本會接受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標委會的辦公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刊。2001年我刊獲正式刊號,對外公開發行之際,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率先為本刊題詞:“開展教育技術研究,促進教育現代化”。
秉承“立足教育技術、推動學術研究、促進工作交流、服務行業發展”的辦刊宗旨,本刊面向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信息化的諸多領域,為理論研究提供學術園地,為實踐探索提供交流平臺。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欄目包括特別策劃、理論觀點、教學研究、學科專業發展、教育技術工作、外語教育技術、傳媒教育技術、網絡與遠程教育、技術開發與應用、實驗實訓實習、教育信息化行業資訊等欄目。
近年來,編輯部特別策劃并重點推出“美國教育技術領軍人物學術思想研究系列”、“中國電化教育先驅學術思想研究”、“國際開放教育資源典型案例”、“國內外移動學習研究與應用案例研究”、“中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對比研究”等專題,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影響。自2010年起,我刊攜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系列研討會,著力推動教育技術行業標準的制訂與推廣,為行業的規范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我刊與廣大教育技術工作者一起,圍繞教育信息化的理論前沿與技術趨勢開展選題策劃,為我國教育信息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教師的搖籃”。
學校創建于1944年,前身是陜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1954年定名為西安師范學院。1960年與陜西師范學院合并,成立陜西師范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建校60多年來,在劉澤如、李綿、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領導下,在幾代師大人的努力下,學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一流師范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14萬余人,形成“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校風。學校目前面向全國31個省(市、區)招生,還在港、澳、臺地區招收研究生。
支持媒體
報紙: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政協報、科技日報
期刊: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中國現代教育裝備、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電視:陜西電視臺、陜西師范大學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