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普通院校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實際及課程教學,提出應適應科學發展觀,重視社會需要和實踐教學,在教學組織、課程縱向安排等方面優化配置,強化已有優勢。
關鍵詞:城鄉規劃;課程;實踐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1-0267-02
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為正處轉型階段城鄉規劃指明了改革方向,新版《城鄉規劃法》頒布更是為我國未來城鄉規劃各項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作為培養城鄉規劃專門人才的學校,應關注社會需要和自身發展。
經初步統計,我國目前開辦城鄉規劃專業的學校近200所,有的一座城市有五六所(吳志強)。而社會又反映缺乏應用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既有學歷又有豐富專業知識和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技師。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城鄉規劃專業在面臨的新形勢下,應依自身實際和社會需求進行課程改革,辦出特色。
一、學生入學情況分析
普通本科院校城鄉規劃專業錄取批次在二本;它們一般是在原師專或建設學校基礎上創辦的,文理兼招,起點較低, 表1 學生入學成績調查
從專科或中專升入本科時間不長。需做好新生入學調查等工作,了解學生素質、學生的長處與欠缺所在、學習需求、就業思想等,以便有針對性進行素質教育、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找準定位。
(一)入學成績分析
某院城鄉規劃專業學生來自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如江蘇、浙江、山西、新疆、青海、甘肅、北京、山東、湖南、廣西、安徽等地,以湖北省為多。分析學生的入學成績,總的來看,學生基礎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差的,絕大部分新生入學成績剛好達到分數線或僅超過幾分。以某級學生入學成績為例(見表1),就湖北生員來講,超過10分以上的有9人,10分以下的為24人,其中5分以下的為20人,超過1分的5人,剛好在線上的有4人。
(二)入學思想調查
從筆者對學生的調查情況來看,進校時甚至一二年后絕大多數學生對本專業都了解得很少。他們不知道城鄉規劃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畢業以后到哪里就業。筆者問他們為什么選擇本專業,回答說是因為城鄉規劃名字好聽或是他們父母的決定。
二、專業課程教學情況
(一)教師情況
表2 專業教學主要課程
某院城鄉規劃專業現有教師8人,其中具研究生學歷的3人。師資力量少,沒有形成各研究方向有機配合的團隊力量,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很重,少有時間從事理論研究;教師實踐工程項目少,只有新農村的一些小規劃項目。
(二)課程安排情況
某院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要求畢業生能從事城鄉規劃的管理、設計、研究工作,并具有參加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交通與市政工程規劃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專業規劃工作的基本能力。
現有課程安排狀況為:學位課程有城鄉規劃原理、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城市詳細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城鄉規劃系統工程學。其他主要課程有城市地理學、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學、城鄉規劃與管理、城市經濟學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有美術實習、城市認識實習、規劃認識實習、社會實踐(社會綜合調查)、專業實習(建筑實習、居住區規劃調查、交通調查)、畢業設計等。總計公共必修課18門、專業基礎課18門、專業主干12門、集中綜合實踐7門、專業選修課20門、跨專業選修課5門,見表2。教師和學生都感到課程多,自習時間少。
三、面向社會和學生實際進行課程改革
(一)課程教學組織安排改革
課程的教師安排上,應充分考慮專業教師少這一具體情況,讓每位教師據自己實際情況選一研究方向進行研究,教學課程相對固定,且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要相互配套,相對固定同一個或同一組教師教學。可分為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園林綠地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工程管線規劃等幾個方向。城市設計組可教城市社會學、城市設計概論、城市設計等課程;城市總體規劃組可教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總體規劃原理、城市總體規劃設計等課程;城市詳細規劃組可城市詳細規劃原理、建筑概論、城市詳細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依工科專業特點,加強對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教學方式探索改革,如現場式教學、問題式教學等。
(二)課程縱向安排上的改革
某院現有專業課程安排上,前2—3年時間基本上是建筑學課程。學生在城鄉規劃專業學習2—3年后對城鄉規劃專業還是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建筑學方面知識,造成諸多矛盾和問題。筆者認為,必須進行兩個方面的改革,改革方向一:建筑學和城鄉規劃專業學生入學后先不分專業,前2年的課程拉通,第3年再分專業;改革方向二:(1)規劃專業的一些基礎課程可適當往前安排,如中外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城市經濟學、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學、計算機輔助設計、城鄉規劃原理等。
(2)有些課程可合并,如:城鄉規劃初步與城鄉規劃原理等;建筑學方面課程有些可適當壓縮學時,如:美術等,有些可取消,如:中外建筑史等。(3)理論課必安排在實踐課之前,如: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詳細規劃、城市設計等實踐課應安排在所有理論課教完之后,學生畢業實習之前,即第七或第八期。
表3 專業教學主要課程改革
(三)充分考慮學生畢業后的就業
大學生就業形勢本來就嚴峻,與重點大學相比,像筆者所在這樣一般本科院校畢業生更具劣勢。所以,應對本專業學生就業市場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就業市場動態,課程教學改革充分考慮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政策變化、學生畢業后就業方向和單位實際情況。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發展快速時期,有大量的城鄉規劃和建設工程,各規劃院已進行了面向社會的市場化改造。應積極鼓勵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幫助引導畢業生就業于各層次規劃院、建筑設計院從事規劃及建筑設計工作;支持畢業生去縣級及鄉鎮級規劃建設管理部門從事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因此,教學改革實行“大平臺、小方向”,在注重對學生理論、公共知識構建的同時,應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更寬就業面。城鄉規劃原理、城市地理學等理論課的課時應加大;城市地理學及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應作為學位課程教學(表3)。
(四)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工科城鄉規劃專業本身就是個強調實踐環節的專業,而一般本科院校學生要在就業市場找準、找好就業崗位,更應強化自己動手能力,應以提高學生動手的能力、知識素質和結構來安排本專業的課程教學。首先,加大各實踐教學課程的課時量,而不是減少課時量。其次,配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教學。再次,教學方式可多樣化,比如:可積極與城鄉規劃院所聯系,通過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方式,與他們聯合;亦可積極與實踐單位、部門進行人員交流,引入實踐專家來校講課;可聯系一些小工程項目讓學生完成等。
對于學生實習環節,現有各種項目較多,有美術、城市認識(一、二)、社會綜合調查、規劃設計、畢業實習等。我認為,根據絕大多數學生家庭不寬裕及學院經費緊張的具體情況,應講求實效,合并相關實習環節。
(五)充分發揮學院已有優勢
充分、現實地分析某院城市專業教學與學生就業的優勢與劣勢,將優勢基礎做大做堅實,轉化為市場,并積聚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發揮人才能力,將這種優勢發展成壟斷優勢。
某院本專業前身是建設部南方村鎮建設學校,為各地基層培養大量技術力量。重點學校畢業生瞄準的是大中城市,而廣大縣級、鎮級規劃建設部門需要大量的規劃建設設計和管理人才,應充分發揮學院的歷史、資源優勢,建設實踐平臺,瞄準小城鎮,培養大量針對性人才。課程教學上,可安排一些針對性課程,如小城鎮發展戰略、小城鎮規劃等。
Study o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ordinary colleges
HONG Guang-rong
(City construction school,Xiaogan college,Xiaogan 432000,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proposed to adapt to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ttention to social need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longitudinal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so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enhanced has advantage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ourse;practice
[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