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共產黨90年黨建的輝煌歲月,歷史的明鏡清晰地向我們展示出“學思結合”,“知行合一”這一我黨在實踐的錘煉中所鑄造的思想結晶,正是這經受住了實踐考驗的理論武器,使我黨的建設永葆青春活力。
1 我黨在學習實踐的偉大理論中啟程向前
從太平天國運動到辛亥革命,中國人民為了爭取民族尊嚴和獨立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卻相繼失敗。直到1917年,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使人們認識到要真正改變中國的現狀,就必須依靠廣大群眾進行直接的斗爭。1919年,中國爆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在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以它的科學性和革命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①
在1920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隨著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無產階級有了英明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煥然一新。②
2 我黨在學習實踐偉大理論中不斷創新發展
2.1 大革命時期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中國爆發了大革命運動。當時中國共產黨內部存在左傾機會主義和右傾機會主義兩種傾向,毛澤東針對這兩種錯誤傾向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指出了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之后,毛澤東又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宣傳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革命思想,它連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文章,標志著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
2.2 土地革命時期
(1)黨的建設從學習模仿到探索實踐。八七會議后,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建立了井岡山根據地。在之后寫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標志著我黨開始對中國革命進行自我探索與實踐。(2)黨的建設從探索實踐到理論形成。1930年5月,毛澤東為反對當時在黨內普遍存在的教條主義而寫下《反對本本主義》,該文提出了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思想,為黨的建設理論提供了哲學基礎,并提出黨的思想路線。這篇文章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標志著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3)黨的建設從理論形成到走向成熟。隨著長征的深入,廣大黨員更加認識到毛澤東代表的路線才是正確的。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2.3 抗戰時期
1945年,黨的七大選舉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人。經過延安整風運動和黨的七大,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空前團結和統一,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關于黨的建設理論體系。
2.4 新中國成立至今
作為新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糾正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錯誤,重新確定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實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些成就引起了國際上一些反華勢力的恐慌,他們開始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甚至展開對中國“西化、”“分化”的陰謀。面對這種局面,我們黨一方面加強民主與開放,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為挫敗敵對勢力的圖謀做出了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即將舉行第29屆奧運會的中國,然而從年初的雪災到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的天災考驗著黨和人民。面對災難,國家的各項救災舉措無一不體現黨的決策科學性。全國人民在黨的帶領下表現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凝聚力和堅不可摧的戰斗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在推動國際經濟的發展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08年美國的一場次貸危機引發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蕩和危機。在世界經濟整體萎靡的狀態下,黨及時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在加強宏觀調控的同時也積極參與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在全球攜手共同抵御經濟危機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中國贏得了一片贊譽。
3 建設充滿生機的學習型政黨是我黨建設的標志
從我黨90年輝煌歷程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把理論學習和創新放在首位,堅持用理論指導實際,使我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保持前瞻性和時代性,也使黨的建設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一個先進的民族,總有一種開拓創新的思想;一個前進的時代,總有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書寫歷史新篇章的同時,也創造了無數感人至深、發人振奮的紅色記憶,從革命戰爭年代的長征精神到雷鋒精神、航天精神等等,極大增強了民族凝聚力。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繼往開來的中國共產黨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由衷的信任和支持。嶄新的時代需要善于應變的政黨,正是學思結合、知行合一這一優良黨建傳統,使得我們黨的建設不斷創新、不斷攀升,實現一個又一個進步的奇跡,完成一個又一個發展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