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符合教育根本目的通識教育背景
1.1 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教育從客觀世界轉移到了人的自身,人們開始關注于自身的發展,獲得知識的目的開始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大學本科教育作為教育系統的一部分也正隨著時代在演變,大學不該像過去只做職業人才和專業人才的訓練,它應該更注重對學生全面人格的培養上,注意力轉移到對人能夠作為一個人的教育上來。
1.2 人本位理論的完全體現
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萬事萬物的開端。以人為本就是讓人們自主、自信、自強,不斷地開發自身資源,讓自己發揮無限的潛能。以人為本就是讓人們認識自身,強調自我,塑造自己,提高主體地位。在教育領域里以人為本重要的就是要以學生為本,大學教育更重要得是使他們在具備一定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出獨立思辨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創新能力,使他們在面對新事物時能具有充分自覺的主體意識,較快做出反應,更好的融入現代文明社會。通識教育就是這樣一種教育模式,它是一種建立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與人所存之人文及自然環境建立互為主體性之關系的教育。它一切從人本身出發,提倡發展人自身的潛力,同時也承認人的社會性因素,即人不僅是作為個體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他更是社會關系中的人,是社會關系決定了的人,所以教育應保持與教育外的其他部門的一種不離不親的關系,即通識教育不是不考慮專業學習的完全的全人教育,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或者是將大學變為職業訓練機構,或者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混合實施,學生在專業的歸屬下在選擇專業課程的同時選擇通識課程,這使得通識課程指導學生專業選擇方向的引導作用無法發揮,更不用說對人個性全面的解放下的受教育者教育欲望的真實表達。通識教育與大類培養的模式是分不開的,通識教育是一種階段性教育,它在整個本科生教育中起的是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它也是一種集中性教育,它要求在低年級學生中,在剛進入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學生中集中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完全,才能更好的充分達到通識。
2 通識教育背景下優秀新生培養方式
2.1 全人教育下的新生訓練營培養方式
通識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它將教育的視角轉移到了人自身,注重對人作為人的培養上來,通過對自身與自身(生理或心理)、自身與社會環境、自身與自然世界相互關系的了解使學生生活于現代社會而知何以自處。同時,為了更好的實現人的發展,它更要求訓練營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健全的人格塑造,具體如下:
(1)學習能力。即是學生以學為主,要求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擅于發現新事物,快速接受新事物,敏銳度、洞察力要高,針對這種能力的培養可以涉及一些小的環節,比如速記、思辨、找規律等活動來進行短期和長期的培養。
(2)創新能力。歷來的循規蹈矩,不敢為人先再加上大一新生剛從高中教育階段走來,高中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是單向的、灌輸式的,老師只管教,不用解釋為什么,學生只管學,不問為什么,唯一的目的是走過高考的獨木橋,這種狀況下不可能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新生訓練營(下轉第105頁)(上接第72頁)中可以設置這樣一些培訓項目,比如培訓學生的批判意識,包括對一切傳統思維認為是正確的觀念的批判,可以開展辯論賽、糾錯賽、科技創新等活動,還可以成立發明專利認定小組,對學生的創新成果予以肯定。
(3)親和力和協調能力。首先,人不能作為一個客體而獨立存在,本質上來說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那么作為人的品格之一就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其次,在很多情況下,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學習或生活上的)并采取切實高效的行動,所有這些都需要人們組成團體,并要求組織成員之間進一步相互依賴、相互關聯、共同合作進行必要的行動協調,開發團隊應變能力依靠合作的力量創造奇跡。對于新生來說訓練營開展這種能力的訓練項目尤為重要,身處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人生發展階段,團隊的力量更顯重要,關于Team-building的項目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合作項目,或者以大類、樓宇、寢室共同開展一項主題活動,此處不再贅敘。
(4)責任心、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新生訓練營可以開設一些義工、互幫互助的活動。
2.2 以人為本理念下的新生訓練營培養方式
首先,以人為本理念要求通識教育下的大類培養模式的特殊性和階段性,以學生為本應對學生這一對象進行深入的研究,新生處于人生的發展新階段,在其整個教育生涯中也處于承上啟下的非常時期,意味中高中應試教育的終結和高等教育的開始,無論是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教學模式、心理心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上都面臨著新的挑戰,新的環境需要新的適應,通識教育背景下,立足于人本理論,必然要對新生進行適應性教育。訓練營也必須將適應能力的培養作為首要能力去訓練,其中可設置人際關系、心理變化、學業模擬、生活起居等環節的適應性訓練,以異質性進行分組,交叉性別、生源地、寢室、樓宇、大類進行培養。
其次,由于通識教育的階段性和集中性,這種特性要求他必須要高瞻遠矚的對新生進行職業發展規劃教育,對自己的人生樹立遠大目標,以便日后對自己的專業選擇和社會性職業進行和諧的對接,長期的或短期的目標性訓練也是新生訓練營需要有的內容之一。
2.3 新生訓練營套餐式培養計劃
大類招生下新生學院將面臨著一個龐大的沒有任何專業身份的教育對象,新生訓練營可以根據各種能力設置單項的培訓內容,在其之上可以根據培訓目標的要求隨意組合形成新的培訓計劃,這樣可以提高效率,既可以避免由對象龐大帶來的培訓計劃的多樣性沖突,也可以整合資源,合理利用,保證訓練的系統性和統一性。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教育理應與時俱進、以人為本,通識教育作為教育的現代理念應該得到貫徹和發揚,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