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人才缺口逐步擴大,這對后備人才的培養與儲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迫切需要培養大批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強、能較快掌握相關崗位技能的電子信息類人才。獨立學院基礎比較薄弱,與公辦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要跟上公辦高校的培養目標,必須要轉變實踐教學理念,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中心,強調學生各方面技能的訓練。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實踐技能訓練、工程實際應用能力訓練。實現這個培養目標就必須有合適的實踐教學體系來支撐。在此,我們根據當前形勢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如何使得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做了以下嘗試與探討。
1 建立新的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教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用性與實踐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實驗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基本操作能力、系統設計能力、工程應用能力、研究創新能力。
1.1 實驗內容
實踐教學體系要和理論體系緊密結合,同時要有自己的獨立性和系統性,特別要注重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要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精心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內容改革要突破傳統的以驗證型實驗為主的模式,開設多種類型的實驗,如: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創新性實驗。精減驗證型實驗,一般的驗證性實驗可以通過演示實驗、模擬仿真來完成。精心設計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創新性實驗的內容。注意將專業的最新發展知識融入到實驗中去,及時將教師在科學研究、科技推廣中有利于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的部分轉化為實驗內容,同時還要重視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的建設。
1.2 實驗教學
在實驗教學上,打破完全按實驗指導書或指導老師的要求,順序操作的模式和框框,大力推行啟發式、開放型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學、自己設計實驗項目,并獨立實施實驗過程,開展互相討論。實驗考核方法允許多種形式的考查和考試,重平時成績,重動手能力,重聯想思維,重創新意識。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實驗教學。
1.3 實驗方法
在實驗方法上,不規定細微的實驗項目,不提供完整的實驗系統,僅提供元器件,由學生自己選定實驗項目,完成硬件系統的總體設計,編程設計控制程序,完成軟件仿真,動手進行電路板的焊接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 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是對學生進行實用型技術訓練的主陣地,主要完成專業常規性技術、重復性或熟練性技術的訓練。獨立學院要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通過校內實踐訓練,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實用技能,增強動手能力。譬如:專業實訓能幫助學生熟練使用示波器、低頻信號發生器和交流毫伏表,進行電路的安裝和測試,并能正確分析電路故障,提出解決的方法,全面掌握所學模擬、數字電子技術和電工基礎知識。電子工藝實訓的內容包括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使用常識、萬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焊接工藝、印制電路板設計與制作、萬用表的組裝與調試、調幅收音機的組裝與調試等內容。電子技術課程設計不僅需要理論分析,還需要仿真和實物制作。
3 利用電子設計大賽等系列課外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電子類專業的專業特點就是寬口徑,軟件和硬件相結合,適應面廣,而且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通過歷年我系畢業的學生總體情況來看,本科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動手能力較差。究其原因是學生比較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操作過程中,創新意識薄弱,生搬硬套現象比較嚴重。這就反映當前電子類專業教學內容存在一些問題:重理論、輕實踐;重分析、輕綜合。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倡導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有助于學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將專業培養和課外科技活動聯系在一起,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科研開發與創新能力,又有利于實驗課教學模式的調整、更新、改革。我們在這些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
3.1 培養計劃
參加比賽的同學不局限于大三的學生,而是面向整個專業全部年級。其目的是希望各年級的學生能通過參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將理論知識快速、集中地應用于實踐當中。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由于賽題涉及的知識需要學生比較系統的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所以征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制定了不同的培養計劃。比如:對于大一年級的學生,在開設基礎專業課和實驗課的同時,開設第二課堂,即開放創新實驗室。實驗室里配備電子元器件庫、電子測量儀器、各項實驗設備等。比如學生在學完電路理論之后可以用matlab進行《電路理論》課程設計,完成線性電路的計算機輔助分析、二階帶通電路的頻率響應分析。這樣學生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立刻付諸實踐。盡早地幫助學生培養感知能力、綜合分析及應用能力。對于大二的學生,在學習完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之后,可開設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或者安排專業實訓。由學生自行設計電路、焊接、調試、測試性能參數等。對于大三的學生,在學習完單片機技術之后,除了安排相應的綜合性的課程實驗之外,還可以安排課程設計。內容上以集成電路和可編程器件為主,學生自行完成項目概述、項目需求、系統設計、硬件設計、軟件設計、系統仿真及調試。考慮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和綜合應用的能力,采了實際應用項目實例,力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通過一系列的練習,讓學生在腦海里有一個專業的設計概念,在逐步熟悉專業設計之后,在進行拓展,進行創新的專業設計。
3.2 教學模式
引導學生轉變思想,從之前“老師教什么,我學什么”的被動狀態轉變為現在“我要學”的積極狀態中去。理論知識不局限于課堂,在學習的同時,學生要學會通過圖書館、網絡等一些渠道搜集、查閱資料。這樣不僅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學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利用第二課堂自己擬定系統設計題目和方案,在經過指導教師認可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元器件的采購、電路板的設計與制作、系統的組裝與調試以及故障排除等所有環節。通過這種模式,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所學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從而很好地體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宗旨。
4 探索產學研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
高等學校在本科生的專業建設中,大多是通過一系列的課程設置來實現的。但是教學內容的陳舊、教學方式的單一,知識面的狹窄不僅嚴重影響學生創造力,而且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生難以適應當前交叉科學,邊緣科學發展較快的狀況。獨立院校有必要根據行業及社會的實際需求修改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設置,整合企業和社會優勢資源與高校合作,共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探索開發適合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教材、教法和教學模式,最終形成一整套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我系自2007年以來,分別與武漢凌控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湖北新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雷邁特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等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協議,每年都會選派本科四年級的學生在這些公司里參加工程訓練三個月到半年,部分優秀的學生直接參加工程建設和科研項目的研制,得到了各公司的肯定。大學生在工程與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中,通過查找資料、設計原理分析、方案比較、電路或軟件實現、調試測試、數據結果分析與比較等,將理論學到的知識直接運用于實際工程,而且還學到了理論教學中特別是課堂與書本上學不到的,而科研與工程所必須的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工程能力,真正實現了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的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