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性課程與資料室的隱形教育功能
隱性課程在20世紀六十年代,由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杰克遜在《教室中的生活》中最早提出。隱性課程具有的教育目標的內隱性、影響的深刻性、方式的多樣性、效果的長久性等特點, 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關系甚為切合。因此,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隱性課程”這一概念被引入中國后,立即引起我國教育理論界的關注。它不僅加深和拓寬了人們對課程的理解,也為國內一些學者提倡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的立體育人思想提供了較好的理論依據,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一扇新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窗口。隱性課程是學校通過教育環境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學生的非公開性的教育經驗。①
隱性課程可以說以無所不在的存在方式,無時不刻地影響著受教育者,而資料室作為一種學校最常被學生加以利用的文化場所,同樣以一種長期的、間接的、暗示性、無意識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情感、調整著學生的行為。資料室對學生的影響特征具體表現為:(1)持久性。它通過整個資料室的環境、學習氛圍、制度等影響著學生,這種影響在時間上特別長久,而且影響深遠。(2)潛在性。它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沒有明確的施教手段和考核考查方式,而是以無聲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等方式在大學生身上發生著作用,以潛在的、不自覺的方式影響著學生。(3)無意性、滲透性。資料室隱性課程通過潛在的、間接的方式作用于讀者,讀者是在無意中受到潛移默化熏陶,是情感、興趣之類的非認知心理的參與,這種作用往往是通過無意識對讀者進行滲透的。
2 高校資料室隱性課程建設
2.1 資料室環境建設
“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是隱性課程的最大特點,教育者用生動、有趣、形象、意義深刻的實物全方位刺激受教育者的感官,讓受教育者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接受教育者所要傳遞的信息、理念、精神,從而接受或感染一種愉悅的、積極向上的情緒。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也能說話”,干凈整潔的環境不僅能給人舒適溫馨的感覺,還能促使人奮發向上,引起讀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起到陶冶性情、撫慰心靈的作用。
2.2 資料室工作人員素質建設
資料室工作人員是資料室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聯系資料室圖書與讀者的橋梁。有關專家研究證明:圖書館的價值構成5%在館舍設備,20%在文獻資源,75%在館員。同樣,資料室資料員素質的專業、行為的規范與高尚、人格的真善美等,不僅關系到資料室文獻是否充分利用,讀者的情報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且關系到資料室教育職能是否正確發揮、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能否實現;不僅直接成為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而且影響到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②
資料員對資料室的圖書資料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核心期刊、報紙、內部資料根據科研需要加以收集、分析、綜述,及時提供服務,對學生學習科研提供的快捷和專業的參考,面對學生詢問或者交流時,表現出專業、熱忱、細心的工作作風。交流中,資料員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學生也在接受著資料員的熏陶。資料員和學生依據這種良好的行為規則、道德準則,制約自己、影響他人,形成良性的行為模式,并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習慣、情意和傾向,同時,這種文化傾向的趨同與凝結構成了固定的“風氣”。這種有形的生動的隱形教育,其影響力遠比被動說教更為有效和生動。
2.3 資料室文獻資源建設
文獻資源建設是資料室建設的重點,是資料室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資料室的文獻資源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灰色文獻。與學校圖書館相比,專業資料室圖書建設不求“大而全”而求“精于專”,具有專業特色的藏書是資料室滿足讀者閱讀要求的重要資源,做到“你無我有”。期刊是資料室的重要資源,期刊內容廣泛、知識新穎、出版周期短、流通范圍廣,資料室應將本學科權威期刊和原版外文期刊作為收藏重點。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化的今天,對學生的培養越來越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學科交叉體系,因此,各學院資料室可以在建立本學科期刊的基礎上,增加交叉學科的期刊或雜志。比如,在理科學院資料室,除了理科專業期刊,還可以訂閱《求是》等綜合性雜志,這樣既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增長學生眼界,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培養立體化人才奠定基礎。
2.4 資料室制度建設
資料室制度是要求資料室人員與讀者運行、利用資料室必須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與行動準則。制度是個體德行的基礎和前提,而“制度與道德原本就有親緣關系,起源上同根同源,內容上相互滲透,功能上相互支撐,特點相同而又義理相通。”③制度是所有成員的基本要求,將社會所要求的倫理精神條例化、正規化,制度的形成有助于學生養成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規范。因此,為資料室建立系統、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不但能確保資料室科學、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還能營造有序、合理、公平公正的環境,引領良好的道德風尚。同時,資料室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在運行的過程中,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不斷更新、改善,建立一套符合時代變化又與現實實踐相結合的運行規則。在利用資料室的同時,學生通過感知、記憶、思考、踐履這種理性行為規范的要求,從而逐漸認同、內化,使這種規范成為自身道德結構中的有機部分,制度從而變他律為自律。
總之,資料室是高校各個院系直接為師生提供服務的前沿陣地,以往關于資料室隱性課程建設的關注不多,對資料室發揮隱性課程作用有所影響。在日益注重綜合素質培養的現代大學中,應充分發揮資料室隱性課程“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兩者協調配合、發揮合力,讓資料室成為課堂教學之外的實施隱性課程的重要基地,以實現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