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近年來在國際光電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移趨勢下,世界范圍內的光學冷加工產能均大規模向中國轉移,中國成為繼臺灣之后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光學冷加工產能承接地和聚集地。
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是光學企業的重要集中地,知名光學企業如鳳凰光學、舜宇光學、北方光電、波若威光纖等均在此落戶。據統計,開發區現代光學產業總產值每年占全區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十分之一,從業人數約1.4萬人。
1 我國光學冷加工人才培養的現狀
隨著光學應用技術不斷拓寬,行業高質量人才是否能跟得上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即使在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光學行業的許多領域卻仍然苦于人手不足,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多年來,我國光學行業沿襲著一種不正常的觀念,即重視產品設計和研究的技術人員,而從事工藝設計和制造技術人員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樣,從事工藝科研的人員減少,從而影響了加工水平的提高。在我國,開設有光學專業的大專院校不少,但專門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的光學冷加工技術人才的卻少之又少。我院的光學加工與檢測專業正是基于這樣的形勢下開辦的。
光學加工專業是應用型專業,強調實踐性。一方面光學零件涉及的材料種類多、口徑相差大、元件種類多,另一方面隨著光學應用技術不斷拓寬,光學零件也不斷涌現出新品種、新加工技術、新標準,僅通過課堂的理論學習,學生思維難以拓展,不能適應發展中的光學行業。針對這一現狀,我院緊緊圍繞光學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積極開展工作室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通過與企業共建光學冷加工工作室,不僅承擔培養學生的任務,還承接技術項目,并起到師資培養和企業技術人員培養的作用,真正實現企業、學校、社會、學生的互利共贏。
2 光學冷加工工作室建設
2.1 工作室的性質
我院建立的光學冷加工工作室為系部下設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機構,既是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又是師生從事光學工藝研究、新產品開發等項目教學的工作室。
2.2 工作室的主要職能
工作室的首要職能是進行學生的培養工作。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以工作室為空間依托,以專業教師為主導,以輔助教學和承接技術項目為主要任務,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生產技術項目,將產、學、研融為一體,最終使學生的綜合專業技術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①在工作室教學中,學生是主體。②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親身參與實踐的全過程,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并應用于實踐中,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提供真實的光學零件訂單,學生從接到客戶圖紙開始,先進行圖紙消化,再結合工作室實際設備、人員條件進行工藝分析,設計工藝規程、工裝冶具,選擇合適的材輔料,并進行實際生產與檢測。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出現的各類問題,利用學過的專業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提升學生技術水平。這樣對于“學”的一方,有利于縮短從書本知識到實踐應用的距離,化解傳統教學中簡單的單向授受關系,促成新型“自助式教育”,使靜態的傳授教學向動態的參與教學轉化。③
光學冷加工工作室的職能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在以下方面:
(1)實訓基地和創業平臺。工作室的建設可為系部開拓更多的與產業高度對接的實訓室和實習實踐場所,緩解系部和學院的高成本投入的問題。系部通過與企業共建、提供專業對口的人力資源、技術合作等合作手段,實現資源開放和共享,達到借助企事業單位的生產車間和研發設備(設施)搭建系部實訓基地的目的。這些與產業高度對接的實訓室和實習實踐場所,既可為學生將來走上職業崗位打下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也可為學生了解產業發展現狀、人才需求現狀、市場現狀等提供及時可靠的資訊,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業(下轉第191頁)(上接第183頁)意識和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
(2)師資培訓。工作室搭建的校企合作平臺,為系部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實踐場所,系部可通過組織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可聘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人才對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可通過參與企業的技術攻關、研發等工作,提高教師的研發能力和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的能力,從而打造一支有特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可以說,工作室是系部的師資培訓中心,是系部的教師培訓資源庫。
(3)兼職教師資源庫。工作室開展的產學研工作,為系部兼職教師庫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系部可通過工作室聘請光學行業的專家學者、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打造“做中學、做中教”的人才培養方式,有利于人才培養模式走出傳統學科體系。
(4)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工作室開展的技術與服務工作,是系部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系部通過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可從企業那里獲得產業發展動態、技術崗位標準、專業設置方向、課程內容結構、教育教學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不僅可以把系部的教學活動和市場、生產、職業緊密聯系起來,還可使產業技術進步對系部的教研教改發揮真正的導向作用,更可開啟系部專業規劃設計、課程體系構建、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運用等專業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可以說,工作室是系部專業建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的紐帶,是課程開發與產業和職業對接的紐帶。
(5)光學加工相關職業標準研究開發。作為職業院校,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是衡量學生技能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但光學加工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職業標準的現狀是還未建立或不完善。與光學加工相應的職業工種,如光學零件檢查工、光學磨工、光學膠合工、光學真空鍍膜工等,在工種目錄中有工種代碼,但無相應的職業標準。工作室成立后,積極整合各級資源,組織開展光學加工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職業標準的建立與開發、職業標準試題庫開發等工作,編寫與光學加工相關的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教材等。目前,由工作室牽頭、聯合各企業共同編寫的《光學零件檢查工》、《光學真空鍍膜工》已通過機械工業聯合會初審,后續將組織進行全國專家評審。
3 結語
我院光學冷加工工作室一方面是進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培養,而是與企業一起深度挖掘工作室的各項職能,真正實現企業、學校、社會、學生的互利共贏。工作室的建設和發展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在后續的實踐過程中,將不斷完備和拓展工作室體制與職能,使工作室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