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樣本說明
本研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72所高校的校長與2010年美國綜合排名前26所大學校長作為研究對象,26所美國大學主要有: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 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達特茅斯學院、西北大學、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霍普金斯大學、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埃默里大學、萊斯大學、范德堡大學、圣母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喬治城大學、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弗吉尼亞大學、南加州大學。
研究分析數據主要來自于各大學校的網站,對98位校長的學習經歷、最高學歷/學位、任職經歷、研究領域與方向、等各項基本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并對各位校長的教育背景與職業經歷相關信息進行統計得出分析數據。研究范圍定位于2010年調整之前的校長,調整之后的校長信息不在分析之列。
2 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與美國26所高校校長教育背景與職業經歷的比較
2.1 學位分科的比較(見表1)
根據對數據資料的整理結果,72位中國校長中,59位理工科出身,占81.9%,文科出身的13位,占18.1%;26位美國校長中,14位文科出身占了53.8%的比例,理工科出身的12位,比例為46.2%,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對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人才出任大學校長似乎是一種普遍現象;中國校長單學科背景的56人,比例為77.8%,擁有2個及2上以上學科背景的16人,占22.2%;美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單學科背景的校長為9位,占34.6%,而多學科背景的有17位,占65.4%。總的說來,美國高校校長學科背景的多元化程度普遍高于中國高校校長。各位大學校長后來因成就而被授予的名譽學位未列入統計。
表1
2.2 在現任職學校的學習經歷的比較
根據對72位部屬高校校長資料的整理,本科階段或研究生階段曾就讀于任職學校的有45位,占62.5%,有的校長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均為任職校的學生,或畢業留校,或入其他學校繼續深造之后再回母校任職,沒有在任職學校學習經歷的有28位,比例為38.9%;美國26位校長中,只有6位曾在任職學校學習,占23.1%,76.9%的大學校長沒有在任職學校的學習經歷。兩國差異明顯。
2.3 職業經歷的比較(見表2)
通過校長曾任職單位的性質、曾任職崗位的性質和是否曾在他校工作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看出,一直在學校系統工作的校長在72位校長中所占的比例為61.1%, 曾在學校和政府機關系統、學校和企業任職的分別(下轉第224頁)(上接第184頁)占29.2%、9.7%,曾在學校、企業、政府機關系統皆有任職經歷的占2.8%。而美國26位校長中,一直在學校系統工作的占53.8%,曾供職于學校與政府機關、學校與科研單位系統的分別占19.2%、15.4%,曾在學校、企業、政府機關系統任職的占13.8%。72位校長中,僅有33%的校長曾在其他高校任職,而美國校長的這一比例高達76.9%。根據校長們曾經供職崗位性質表,中國校長曾只具有行政管理崗位經歷的有10位,曾只在一線教學的有1位,曾在一線教學和行政管理崗位供職的有38位,曾在科研崗位和行政管理崗位供職的有8位,曾在一線教學崗位、科研崗位和行政管理崗位供職的有15位,美國校長則集中在一線教學、科研管理、行政管理中前二者及三者的復合經驗。
3 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的專業發展小結
(1)管理實踐經驗普遍比較豐富,同時具有多種管理經驗的校長占大多數,這一比例占研究樣本總體的84.72%。(2)一線教學經驗普遍比較豐富。72位部屬大學校長中有54位校長擁有一線教學經歷,占部屬高校調研對象的75%,其中有一位系從教學崗位直接提拔為校長。(3)學歷水平普遍較高,終身就職于一所學校的比例偏高,理工科出身的居多,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校長比例較低。72位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中,單學科背景的有56人,所占比例為77.8%,交叉學科背景的為16人,占22.2%,美國26位大學校長中,具有交叉學科(多學科)背景的有17人,占65.4%,相比之下,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單學科背景的占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