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會計電算化的廣泛應用,使得作為審計人員也要及時的改變傳統的審計方法,進行系統的學習掌握新的審計方式,因為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改變了以往的會計信息儲蓄方式,使得會計工作模式出現了極大地變化,這樣就必然要求審計人員要從思想、審計手段等方面做出改變以此適應會計模式的改變。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審計 影響 對策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會計信息得存儲方式,加快了會計工作的效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此也為審計工作帶來了挑戰,因為審計人員要跟據會計信息模式的改變而調整以往的審計工作方式,審計人員要從思想、技術等方面入手加大對于審計工作的監管。
一、會計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分析
1.電算化下審計線索的變化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使得原來的手工記錄、存儲的模式都出現了變化,現在的會計記錄模式都是依靠計算機的系統自動生成,它的原始記錄也在計算機的子系統運轉之后形成,要就改變了傳統的審計依靠手工記錄的模式,也就為審計工作的線索提供了更加可靠地安全,使得審計的過程中弄虛作假的現象能夠減低到最小值。
2.會計電算化下審計內容的變化
以往的會計審計我們只是重點審計會計人員的制表、會計記錄等會計信息,而會計電算化的使用就改變了以往的審計內容,因為會計電算化的特點風險是不變的,所以審計人員除了審計相關的會計信息之外還要有陣對性的加強對于電算化計算機的審查,這些主要包括電算化軟件系統的安全,以及它的開發維護等方面的審計,要時刻的加強對于電算化審計的的安全的考慮。
3.會計電算化下的審計技術
審計工作就如前者說的一樣,以往我們主要就是審計會計信息,這要求我們只要掌握會計的信息,而電算化的應用就要求我們加強對于計算機安全的審計,加強對于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了解,這些變化都會對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再掌握傳統的審計技術手段時,也要及時的掌握先進的技術,學會利用計算機的先進手段去審計計算機的各種問題,實現審計的最終目的。
二、對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審計的對策
1.采取科學措施對審計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系統
①對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背景信息的評審
對審計單位的電算化背景的審計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及時的了解審計單位的情況,使得審計人員了解它的計算機的類型等情況,以此為了以后的審計提供先決的審計條件,為審計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促進審計工作的開展。
②電算化控制環境的評審
會計電算化的使用必然就會有弱點與強點的區別,因此作為審計人員我們要加強對于審計環境的評審,及時的了解審計單位電算化的環境弱點、風險及控制強點等,我們加強對于審計控制環境的評審可以幫助審計人員減少電算化固有風險,提高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對于我們一定要加大對于審計單位的計算機硬件、軟件等方面的控制評審。
2.制定合理的符合性和實質性測試程序
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在這一階段主要先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一方面,調閱上一期的審計底稿資料,另一方面,與企業的有關人員初步面談并查閱被審計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基本資料,歸納出被審計系統的特點和重點。組織審計人員和準備所需的審計軟件。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可選擇安排有計算機審計經驗的注冊會計師擔任項目負責人,組成審計小組;審計小組根據被審計企業的特點準備審計軟件,包括通用的審計軟件和審計現場需要的直接編制的小軟件。如果對某審計項目需要特殊的而且比較復雜的審計軟件,還必須組成一個專門開發軟件的小組預先開發好所需的特殊軟件,以保障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對會計信息系統系統風險的評價和估計
1.風險評價證據的收集
對于風險的評估首要的就是要有證據的支持,因此審計人員首要的就是從證據入手,把風險證據形成文字底稿,這種底稿包括多種,最終當審計工作需要時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制定設計不同的表格,以此適應審計工作的需要。
2.風險證據的量化
在審計人員對于收集的證據進行底稿匯總時,可以根據審計的需要對審計風險底稿進行指標分類,可以按照審計風險強弱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幫助審計人員更加清晰的了解審計風險,及時的知道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可以說對于證據的量化在具體的審計工作中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它具體到企業就是根據以往的歷史數據進行標準制定的,除此之外審計人員還要綜合考慮社會、經濟歷史等因素的影響。
3.風險程度的排序和系統整體風險分析表的編制
對于我們進行的證據量化的排序,我們可以根據風險的大小進行,對于低風險的我們只要進行簡單的分析審計即可,而對于高風險的指標審計人員要做出詳細審計,對大的項目的風險度高、中、低的區間范圍制定是根據各明細項目指標加權計算得到的。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廣泛應用,使得作為審計人員也要及時的改變傳統的審計方法,進行系統的學習掌握新的審計方式,可以說電算化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審計工作的方式、方法,因此審計人員要在掌握好審計知識的同時加強對于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