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的觀念中,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而實際上,教學并不是這么簡單的過程,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就小學語文教學來講,因為它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更需要充分認識和掌握這門藝術。然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此,我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充分發揮這門藝術的作用,盡一個教師應該盡的職責。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環境概況
在談到小學語文教學藝術時,我們不能脫離當前的教學實際環境空談。只有在充分了解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況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藝術的研究探討??偟膩砜矗壳靶W語文教學環境大致如下:
(1)以應試為導向的現狀難以快速改變
盡管九年之義務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小升初的問題,但是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均等以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的影響。在學校里,學生仍面臨著局部區域內的升學壓力(主要是想進入一個教學質量好些的學校的壓力),這種壓力使得學校、家長、社會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考試成績,又直接與教師的績效考核掛鉤。因此,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上來考察,這些因素是探討小學語文教學藝術不可回避的現實。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都非常突出知識點的講授,而忽視了語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傳統的課程設計限制了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有效作用的發揮
如前文所述,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小學語文教學難以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傳統的課程設計是在這種環境里生長起來的,其對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有效作用的發揮限制極為嚴重。目前,小學語文課本的版本主要有幾種有影響力的,但是考慮地方文化和實際情況的沒有。這種情況導致了教師在教學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結果就是小學語文教學藝術也就無從展開。
二、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體系的建構
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體系的建構,需要我們考慮現實的制約因素。只有從現實中分析,從現實中找對策,才能有效解決問題。例如,通過語文課堂互動模式,激發學生主動聽、說、讀和寫,在雙向一互動中逐漸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1)興趣培養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在,厭學是學生的普遍現象,因為現在的家長要求學生學的東西太多了。什么跆拳道、鋼琴、美術、音樂、舞蹈等都要學。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全才,特別是條件稍微好些的孩子更是深受其害。因此,課程內容的信息應該是為吸引學生學習而設的,教學的過程更應該如此。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是關鍵。
(2)教學模式的改進
當前,小學語文過于突出基礎知識的傳授。不可否認,傳統教學傳授的這些知識是小學語文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過多的去強調這些知識的傳授,使得語文教學過程缺少吸引力與活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是一種愉快的互動過程,而不應該是單向傳遞過程。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練習——再練習”的機械模式應該改變。
(3)互動關系的形成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關系的形成,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更是教學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雙向互動不僅僅是“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求知識,教師適時點撥和引導的教學模式。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人”,不能做出過激的理解。有的教師認為,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任其自由發展,殊不知其中還有教師這個主體?;雨P系的形成是一項藝術中的藝術,既要讓學生愉快學習,又要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三、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方法
雖然教學這門藝術并沒有確定的萬能的方法,但是能夠出效果的就是好方法。當前,各種制約因素較為復雜,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藝術優化的方法有多種。在具體教學中,重點考慮以下三種。
(1)發揮好教師主導作用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既是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又是是學生個性的塑造者。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相應的學習技巧。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起著主導作用,而語文教學是有成效,關鍵在于教師。
(2)處理好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學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學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學生又是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科學地處理教材內容,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重要。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創設情景,引導每個學生都參與,并且樂于參與,通過相互間的語言交流和合作,鍛煉學生的聽說交際能力,學到了活的語言知識。
(3)提前做好教學設計
高樓大廈起于一紙構想,一張張設計圖紙。高效的教學也應該有巧妙的教學設計。小學語文課的每一教學內容從認識的整體上來看,都有其相對的主要和次要內容,教師要想在教學時,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深入鉆研教材,緊扣知識的主線,把握教學關鍵,挖掘教材本身的智力因素,分析研究教學內容,考慮知識系統性,以學生原有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精心設計,認真選取,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藝術是一項極為宏大的系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努力和研究實踐。在考慮現實教學環境的基礎上,建構這幢藝術大廈,通過一些較為具體的方法去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