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昆明呈貢大學城從2003年開始規劃建設以來,部分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特別在最近幾年,隨著搬入大學城的師生越來越多,以水資源利用等問題越來越明顯。文章從呈貢大學城水資源現狀入題,闡述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較為適合的建議。
[關鍵詞]呈貢大學城 水資源 現狀 建議
一、呈貢大學城介紹
呈貢大學城是我國西南地區一個規模大、人口多的大學城之一,坐落于昆明市呈貢區洛羊鎮,坐落于吳家營、朗家營、繆家營自然村地界內,占地43.15平方公里,面積相當于目前昆明半個市區,距離昆明市區約24公里。這里北接規劃中的市級行政中心區,東接丘陵果園,環境優美,獨立安靜,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呈貢大學城目前有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等11所大中專院校,附帶附近的一些企業和居民,呈貢大學城及周邊目前居住著將近15萬人口。
二、大學城水資源現狀
(1)大學城地區本身水量不足。1.大學城地區本身缺水;大學城本身位于高原地帶,四周山巒環抱,山上樹木較少,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水分儲存能力不足。2.由于氣候原因,昆明呈貢大學城地處海拔2000米左右的吳家營街道辦和洛羊鎮轄區內,本身昆明轄區內就缺水,造成大學城本身水量更加不足。3.大學城地區供水單一;大學城供水主要由滇池水凈化供給。
(2)浪費水資源較為嚴重。大學城地區居民和師生在水源充足時,不關注和在意節水,一旦水源緊張時,只能自怨自艾。
(3)水資源再利用較少。大學城較多學校和社區在污水和正常用水處理問題上不夠節約,譬如植被花草用水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可再生利用的污水來解決,而很多都是直接采用正常使用的自來水澆灌花草樹木,造成可循環利用的沒有利用,該節省的沒有節省下來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4)水資源配送不合理。呈貢大學城地區分為中心高校教育區、邊緣政府機關區和房地產及企事業單位區。而相關部門在水資源配送時,往往對中心高校教育區實行限制拉閘用水的情形,而對邊緣政府機關區和房地產和企事業單位區實行不限水或少限水的政策,但是數據顯示中心高校教育區人口超過10萬,而邊緣地區人口不過1-2萬,造成的厚此薄彼的現象,難免不得不讓大部分覺得不公。
(5)水資源基本設施不夠完善。目前的呈貢大學城,還有較多的區域內沒有實現城市化,下水道等用水方面基礎設施尚未完工,導致部分死角和較偏遠社區目前仍然采用人力的挑水喝的情況。
(6)水資源儲存不夠關注。呈貢大學城雖然地處山林,但是附近有松茂水庫、關山水庫、白龍潭水庫以及滇池。部分山腰仍有自然清泉,可直接飲用,相關部門缺乏統一管理和保護的相關措施,造成了浪費。
三、大學城水資源現狀成因分析
2003年以來,呈貢大學城用水量激增,但清潔水源日益減少,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缺水造成的各大學、事業單位、小區生活停水現象經常發生。大學城許多社區由于缺水,造成居民和學生用水困難,植被等缺水等許多問題。
(1)從自然環境和非人為因素來考慮,當前呈貢大學城的水資源現狀主要呈現如下幾種情形。
1.從自然環境成因來看,呈貢大學城雖處亞熱帶和熱帶交界地區,地勢北低南高,東高西低,但是由于昆明地區多雨季節多為陣雨,為常見的坡面雨,大學城以北的昆明市城區海拔低,大學城海拔高,從北面過來的雨,每次都要經過一個坡面“爬坡”的過程才能到達大學城所在地,從而造成雨量相對低于昆明市城區。同時,從南面而來的坡面雨則剛好被大學城所在的山脈擋住,也是造成大學城雨量少的一個原因。這也側面解釋了呈貢大學城經常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和“彩虹”的景觀。
2.從地理環境成因來看,大學城地區本身缺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近年來云南降水量較少,昆明近年來缺水嚴重,滇池大部分水源供給到昆明市區,環滇池地區都經常性缺水。同時,面對幾乎半個昆明城區大小的呈貢大學城的建設,用水量已經嚴重超過供水的負荷,地區發展和供水困難成為當前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一。更嚴重的是,大學城較多地區地處山崗,從山底到山腰都是光禿禿的泥土,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本身儲水能力差,一場大雨下來,經不起一兩天的大晴天的蒸發,氣候馬上就轉變得非常干燥。
3.從供水系統來看,大學城地區供水單一。目前呈貢大學城的供水主要由呈貢區自來水廠供給,而本身呈貢區不但需要供給呈貢區10多萬的居民和工農業用水,目前更是承擔了將近一個呈貢區的人口所在地的供水任務,本身設施和水源不足。從圖1中可以看出,呈貢大學城周邊并沒有河流,無河注入的湖泊不可能長期供水,地下水有限,自來水廠最終的水源主要來源于大學城西部不遠的滇池水凈化。
(2)從人為因素來考慮,呈貢水資源利用有較大的不足之處。
1.部分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對水資源利用不夠。表現突出為學校,較多學校沒有引導師生節水抗旱的觀念,水資源浪費嚴重,如經常性的因損壞龍頭或水管爆裂,水資源白白流走長時間無人管理等現象,這些都一定程度造成浪費缺水。而企事業對節水更是困難重重,較多事業單位和企業認為在用水問題上,他們是消費者,只要出得起錢出水費,對于節約用水不關乎他們的事,這樣的思想有蔓延的趨勢。
2.大學城居民對周邊地區水資源利用關注不夠。由于呈貢大學城背靠大山,臨近松茂水庫、關山水庫、白龍潭水庫,本身存在著較多的自然山泉,如呈貢大學城云南師范大學東校區的梁王路建成三年,未栽種行道樹的梁王路略顯荒涼。但一股神秘水源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每天都會有絡繹不絕的人前來白白取水。據專家考證和當地居民介紹,梁王路神秘水源來自松茂水庫,它出現于三年前,共有八個大小不等的出水點分布在不到200米的范圍內。梁王路的泉水每天24小時不停地出水,水資源浪費嚴重。可見,急需當地政府或相關部門予以保護高原上來之不易的山泉。
3.大學城對水循環利用不到位。大學城很多學校在對污水分流排放意識不強,污水排放直接關系到生活污水分類處理的成敗,但是呈貢大學城的生活污水排放并沒有實現污水的分流排放。很多學校并沒有將生活污水中的沖廁污水和洗澡、洗衣服等洗漱污水分類排放。
四、加強大學城水資源利用的建議
(1)政府在呈貢大學城水資源管理上的建議
水資源利用保護工作,涉及到許多政府部門,困難重重。大學城的水資源源頭是滇池,而近些年來,滇池的污染讓人堪憂,一旦滇池水都不能凈化利用,呈貢大學城和呈貢新區的幾十萬居民將面臨著重大的用水問題。正如許多專家及部門人員所言:“各行政職能部門在保護滇池時存在著保護部門利益的現象”當一些部門利益與滇池環境保護的整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有時會從維護自身利益的立場出發,從而發生回避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和推卸責任的現象,這也是各部門在滇池環境保護問題上存在“有利相爭,無利推諉”的原因。
1.對于水資源管理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明確細分各職能部門的責任,防止出現推諉的現象,做到誰的責任誰負責,以全局利益為重,從制度上遏制個人或小集體的利益。目前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形成開發權力大,保護責任小,大道理管不了小道理的局面,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滯后、管理機制缺乏活力和效率。在水資源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到供水部門和污水處理部門。
①城市供水部門節水的積極性不高,甚至用水戶減少了用水量,還要影響供水企業的直接經濟收益,因此城市及工業的節水新器具和新工藝推廣緩慢,甚至有些地方供水部門因設施老化,造成漏水浪費,就用直接提高水費來彌補損失。
②廢污水的排放量與供水量成正比,環保部門希望用水戶盡量少用水以免增加污水處理費用。但供水部門不負責污水處理,希望多供水,增加水費收入,節水意識不強,如有些地方的環保部門試圖在供水環節中加上專門的廢污水處理附加費,以達到增強污水處理能力和節約用水的目的,卻因供水和污水處理各有各的“婆家”,操作起來困難重重。
2.水利部門管理水源,投入大,但水資源的利用收益主要集中在供水部門,造成相關水資源費無法落實,有些自來水公司就稱自來水價格中不含水資源費,還有少數城市地下水資源費讓城建部門收走了。因此,要統一水資源的利益和責任部門,盡可能避免多方受益,到了負責任的時候,彼此推脫責任,最終損失的是大眾居民的權益。
3.加強水資源的合理調度,完善相關體制和機構建設。加強地下水環境保護,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動態監測系統。從區域上保護地下水,防止水質惡化,應從源頭上即地下水補給區進行保護。同時,水利部門要定期對水資源的質量、價格和排水等各方面的基礎設施進行檢查,保證水資源的最大化的得到充分的利用。水資源是“水源地-供水-排水-治污-水回用”這樣一個閉環的系統,需要統一管理,才能優化配置,達到最佳效益繼續開展污水資源化、雨洪利用的研究和應用。
4.對呈貢大學城的水資源進行全面的調研。為保證大學城供水安全,應科學地適度增加地下水開采量,合理開發利用。對已確定的應急供水水源地應盡快投入勘探和開發工作,對其它地區繼續開展調查工作,尋找新的存在的天然水源,應急水源,及時做出處理并完善。
目前呈貢大學城這種水資源管理體制不盡合理,對節水工作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節水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2)大學城居民在水資源利用的建議
1.相關部門加大節約宣傳力度,居民從思想上增強節省的意識,提高用水效率。昆明屬于干旱地帶,節水抗旱,人人有責,無論是居民還是企事業機關單位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節水觀。
①通過宣傳加強民眾和單位的節水意識,另一方面有關部門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甚至是強制性的節水措施。②節約用水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發展戰略方針,在優先保證大學城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在無法滿足居民用水時,適度壓縮大學城內工業用水。
2.提高水資源的再度利用率,抑制水資源需求的過度膨脹,提高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大學城內的居民對水資源利用可以采取多重利用的原理,如洗臉、洗衣等用水可以用于沖廁等用途。
總之,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和用水居民的全力配合才能促使水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參考文獻:
[1]寧騷.公共政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尹滔.昆明呈貢白龍潭B地塊的市政道路雨水利用措施[J].中國給水排水.2011年第24期.
[3]何欣志,馬子紅.呈貢大學城加快生活污水循環利用的對策分析[J].《金融經濟:下半月》.2011年7期.
作者簡介:
范永庚,男,漢族,(1986.4-),湖南衡陽人,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1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鄒玲,女,漢族,(1987.8-),湖南益陽人,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教育學原理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