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2010年4月18日國家出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已兩年多,在買房人期盼的捏緊錢,賣房人憤怒的恐慌里,房價不大漲不大跌、不溫不火的晃悠了兩年。2012年即將過去,持觀望態度的住房剛需人群一再發問,調控并沒有帶來恐慌性下跌,房子該不該買?房價會不會一路攀升?買房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嗎?
買房派:房價暴跌不可能發生
記者采訪了幾十位出生在1980-1985年間的青年人,九成的人表示,安居才能立業的傳統觀念不會因房價高低而改變,只要有能力,一定會購置房產成家、養老。
他們認為,兩年調控以來,國家調控的目的已顯現得非常明確:調控房地產,是控制房價過快上漲,是控制“過快”,控制暴利,而不是要打壓房地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房地產仍然會一路凱歌,房價暴跌是不可能發生的。
一線城市的房價下行空間有限。以北京為例,源源不斷的外來人口涌入,必然會造成購房市場的不斷增長。不論國家如何調控,商品房也是商品,而商品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供大于求,為北京等一線城市可見的未來,所以不必恐慌房價下跌。房屋是最保值的投資,不論通脹、經濟大環境問題如何嚴峻,都不會影響房子的價值。
記者采訪了兩家權威購房中介機構。他們均表示,在這個時候出手買房是比較合適的。理由有以下幾點:1、調控已兩年,基本遏制了投機性購房人對于房價的推高。2、以北京北三環90年代建筑民宅為例,每平米均價約在3.3萬元左右,此價格基本符合市場需求。3、北京新盤庫存已經達到8萬套,價格基本符合其價值,開發商急需現金流,推出許多優惠促銷活動。4、“80后”已經到了購房高峰期,并會在以后5年里顯得更加急迫。5、各個銀行均推出了首套房貸利率折扣,最高可達到8.5折。當然,房價的波動是會有的,由于觀望氣氛濃厚,房價暫時停止了前兩年的瘋漲狀態,現在房價的波動區間已經基本穩定,適宜有剛性需求的購房人出手。
反對派: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
記者通過采訪和網絡收集民眾觀點后,總結出反對派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首先,我國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設3600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經開工了1000萬套,今年開工了700多萬套,明年不會低于500萬套。隨著大批保障房陸續建成,剛性購房需求會得到緩解。
其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黨組書記姜偉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要繼續加強保障房建設資金管理,并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放松。
再次,隨著人口高峰逐漸過去,供求關系的改變最終會反映在房子的市場價格上。消失了巨大的市場需求,房價不會持續上漲,只會趨于平穩甚至下跌。
十八大結束后,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已經明朗,國家在繼續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的前提下,繼續堅持調控政策,決不放松。房價在未來的幾年內,不會出現井噴式漲價。以北三環90年代房屋為例,150萬左右的一居室租房價格約為3000元\每月,年租金約為3.6萬元,每年回報率約為2.4%。房屋出租價格增長速度與人民幣通脹速度相比,遠遠落后。如果持有房產是為了投資,不如持有現金進行其他領域的投資,回報率會高于房屋出租所得。
視個人情況而定
房價究竟會不會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實在不容易說清。《投資與理財》特約理財師認為,目前是否買房,需要視個人情況而定。
由于政策調控,房產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房價也將會隨供求關系的轉變而有漲有跌,像前幾年那樣房產投機可以獲取暴利是極不可能的現象。不過,房子到底是不是會跌,也不好說。
不論是買房者還是賣房者,只需衡量切身需求,買房抱著自住而并非他朝暴富的幻想,抱著改善生活而不是罵跌畏漲總怕吃虧的心態,不論何時買房都不會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