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主持人
代表作品:《中國好聲音》、《中國夢想秀》、《我愛記歌詞》等綜藝節目
理財原則:只管賺錢,然后全部交給老婆
財富觀:財富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每次寫人物專訪,尤其是對一起聊得很開心,給人印象也很深刻的采訪對象,我總是不由自主的去琢磨如何遣詞造句,才能把對方的外在和內涵恰如其分的展現在讀者面前。然而,當記者在國貿大酒店見到剛下飛機就風塵仆仆趕來接受采訪的華少時,立刻將這種打算拋在了腦后。
華少個子高高的,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一身黑色西裝,灰色條紋馬甲,外加一條紅色領帶,一邊向記者打著招呼,一邊坐了下來,然后就問道:“我抽支煙,您不介意吧,實在太累了!”
簡單、直率,是華少給我的第一印象。在征得同意后,華少慢慢放松下來,并開始了我們的采訪。
三歲才會說話的“中國好舌頭”
華少本名胡喬華,1981年3月16日出生于杭州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先后就讀于杭州市鐵路五小、杭州市鐵路中學。說來奇怪,據華少自己講,他小時候很靦腆很內向,直到3歲才學會說話,家里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長大后會做主持人,而且在舞臺上以超快的語速,每天說個不停。
等念到高一時,華少的一篇作文獲獎,老師讓他上講臺,站在同學面前朗誦,他的語言天賦也由此被廣播站看中,并成了校廣播站的小主持人。時間久了,華少覺得主持人是個不錯的行業。1999年,華少考入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藝術分校播音主持專業,并在當年杭州經濟之聲電臺組織的主持人選拔大賽中,一舉進入前十名,獲得了到電視臺做嘉賓主持的機會。而“華少”這個名字,也就是從那時候來的。
華少告訴記者:“我一直很崇敬劉德華。2000年前后,他在和鄭秀文主演的電影《孤男寡女》里飾演的角色就叫‘華少’,我當時覺得蠻拽的,就給自己取名也叫華少,后來叫習慣了,想改也改不過來了。”
大學畢業后,華少留在了杭州經濟之聲電臺,不僅主持節目,還負責活動的策劃、組織、贊助、推廣等工作。2005年,華少轉戰浙江衛視,主持的第一檔節目《男生女生》,當年被浙江廣電集團評為十大名牌節目之一。2006年,華少結婚了,太太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總經理,2007年兒子米樂出生,非常活潑可愛。
2008年,浙江衛視推出強檔娛樂節目《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華少與朱丹擔任男女主持。節目推出沒多久,收視率就急劇飆升,并引起其他衛視的關注和跟風。2011年,華少與朱丹搭檔主持《中國夢想秀》,他本人也逐漸步入國內一線主持人的行列。2012年,華少主持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也因那47秒說出350個字的驚人語速,而被稱為“中國好舌頭”。
13年的主持人經歷,使得華少對主持人這個行業有了清醒而又深刻的認識,他告訴記者:“歌手和演員在表演的那一刻,可能是在融入另外的角色,而不是原原本本的自己。但主持人展示的始終是自己,而且許多突發狀況出現,還容易暴露自己的缺點,事先無法預料。所以,要做得好,完全靠積累,靠實戰中的技巧和經驗,還要把握好節奏。”
此外,華少還參演了電影《生日快樂》與電視劇《七年之癢》。他那陽光開朗的外表也吸引了廣告商的注意,截至目前,華少已經做過眼鏡、地板、男裝等多家商業品牌的廣告代言。
只買過一只股票
在主持人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的華少,閑暇之余也沒有忘記投資理財。華少笑言,自己第一次掙錢是在1999年夏天,高考后在家里等大學錄取通知書,覺得時間充足,而且他本人在學校期間也經常策劃主題活動,所以就去應聘了一份活動策劃的工作,一個月掙了400多元。后來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華少就辭職,準備上大學的事情了。
回憶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華少興奮的說:“當時比較意外,因為我想象中的活動策劃公司應該是高樓大廈,有著寬敞的辦公室和身穿職業裝的帥哥、美女職員,但我去了之后,才發現那是一座平房,一個大媽給我開的門。走進去之后,辦公室里就我跟老板兩個人。談好之后,我負責帶領啤酒和手機促銷人員,然后總結每天的銷售情況,回來向經理報告。”
據記者了解,像華少這樣的一線主持人年薪大都在百萬以上,再加上他本人代言了不少品牌產品,如今的華少應該有了足夠的資本去做投資。華少自己也承認,他投資了跟朋友合作的實體店,比如水晶店、做經營活動策劃的文化公司以及西湖龍井的茶葉公司,實體經營由朋友負責,他本人則負責品牌營銷。
然而,華少對股票、基金等專業的投資工具還是比較謹慎的。他說:“股票、基金這些投資品種在我看來風險比較大,因為它們給人的感覺只是數字的變動,投資者接觸不到實體物質,也就無法判斷它的走勢,除非投資者具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行。”
但是機緣巧合,因為華少愛吃大閘蟹,所以就買了一只洞庭養殖的股票,但11天之后大閘蟹快要下市,他看賬戶上賺了一些,就立刻賣掉了。說到自己買過的唯一一只股票,華少分析道:“那時候很多朋友都在炒股,有賠的也有賺的。我不想讓股票價格的變動影響自己的心情,分散自己的精力,就再也沒有買過。畢竟,我要投資的話,工作還是第一位的,先把工作做好了,再做別的投資。”
對于藝術品收藏,華少告訴記者,他和很多美術院校的老師都是朋友,經常向他們請教如何欣賞藝術品的價值和美感。
“在巴厘島有個畫家村,我特別喜歡那里。一到那里,就感覺整個人的意識和形體都從眼前的這個世界剝離出來,慢慢走進一個沒有疲倦、沒有無奈的時空,就連走在路上,也是如此的柔和與美妙。”說著,華少一臉輕松的表示,自己十分看好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但因為需要特別專業的知識以及雄厚的資金,所以暫時還沒有投資藝術品的打算。不過,他已經收藏了一幅畫,會經常拿出來欣賞。
最想導演一部自己的電影
記者了解華少,最早是通過《中國夢想秀》。在這個節目中,華少經常為了幫助嘉賓實現夢想,不惜一切代價去扮演各種角色,以便給嘉賓帶來驚喜。在一次出外景時,他被圓夢對象司機劉紅軍誤認為“流氓”,打了一頓,致使華少臉部受傷。然而,對華少本人而言,他的夢想又是什么呢?
華少用十分堅定的語氣說道:“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導演,拍攝一部屬于自己的電影作品,因為電影更能表達我對世界的看法,可以隱喻,可以用故事化的手法,將自己無法用文字、語言表達的東西展現出來。”
舞臺上的華少總給人一種快速、激動的感覺,然而,說到自己如何實現夢想,華少卻出奇的冷靜:“我不可能突然放棄一切去追逐夢想,我的原則是,夢想可以妥協,但絕不放棄!既不能不顧現實,但也不能放棄,我會在照顧好家人的基礎上,一步步的去學習,不斷的嘗試。”
不知不覺,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因為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欄目組也在等著對他進行錄像采訪,華少意猶未盡而又不好意思的跟記者道別,接著又去忙了。想著他那堅定而又執著的態度,看著他那帥男的身影,不禁想起知名音樂人陳升寫的一段話,覺得用來形容華少最合適不過:“停止不了腳步,因為有太多故事想說。說不完的,因為舍不得定義這樣美麗的經過。說不清的,因為這個故事才正要開始。在什么時間遇見什么人,又經過了什么風景,都是對的。”
對話華少:財富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記者:看起來你有點累,平時工作很忙吧?
華少:這不算什么。最忙的時候,我連續工作了70多個小時,在紹興拍完戲,接著回上海錄制《中國好聲音》,走位、化妝、溝通排練……經常在背后付出10個小時,節目最后播出來連1小時都不到。很多時候,身體累了,意志卻不能累。不過現在想想,雖然辛苦了點,煎熬了點,但自己多年來的堅持還是很值得的。
記者:你的理財原則是什么?
華少:這個簡單,我只管賺錢,然后全部交給老婆,家里要買什么東西就由老婆來負責。
記者:這段時間網上有種流行的說法,說是多少月薪能讓人有安全感。對你來說,你期待自己能有多少財富呢?
華少:這個問題,我跟太太的看法一樣,財富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我就很有安全感。因此,我期待的財富就是能讓家人過得開心,活得高興。
記者:舞臺上的華少與現實生活中的胡喬華有什么區別?
華少:最大的區別就是舞臺上的我說話多、語速快,現實生活中的我說話少、語速慢,哈哈!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不管在舞臺上還是生活中,我到哪里,都注定是那個活躍氣氛的人,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我有這樣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