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農委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圍繞為農服務的中心工作,真抓實干,積極探索,以推進農產品展示展銷和建立農產品價格預警機制為重點,積極做好農產品的市場流通工作,服務好全國“三農”。
西郊展銷中心行業地位初步確立
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占地60畝,位于上海青浦區新府中路1500號。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整個建筑分四層,地下一層,地上三層。2008年6月開工建設,被列為2009年和201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項目,于2010年9月28日試營業。
虹橋路展館首先在新春大聯展、2011茶博會等展覽中引進西郊國際展銷中心入駐單位前來參展,隨后又分別舉辦了端午、中秋、金秋、迎春四次西郊國際農產品巡回展,反響良好,有效地延伸了西郊國際優質農產品的展示直銷平臺。
截至2011年10月31日,展銷中心開業一年來,納入西郊計算機銷售結算系統統計的場館零售額為1700余萬元,未進結算系統以現金形式收取的銷售額約2000萬元,日均銷售額約11萬余元。
西郊展銷中心試運營一年多來,市場人氣不斷聚集,行業地位基本確立,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顧客人數呈上升態勢。據不完全統計,開業一年來,前來西郊購物參觀的市民達6萬多人。經過一年多時間各大媒體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宣傳和努力,目前,西郊國際在國內農業生產領域、農產品批發銷售行業,其知名度已廣為知曉,行業地位初步確立。從各種渠道得到的反饋意見來看,西郊國際展銷中心正在逐步成為大型中央級批發交易展示直銷市場的龍頭企業。
西郊展銷中心質量優勢、品種優勢明顯,西郊品牌已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西郊展銷中心以嚴控產品質量為管理的核心和生命線,認真把好入門關,強化日常監督管理。開業迄今,展銷中心未發生過一起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投訴。為了加強農產品和食品質量的安全管理,展銷中心積極依托政府職能部門的力量,并與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工商青浦分局在西郊展銷中心專門設立了消費者權益保護聯絡點,同時將西郊列為第三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費者維權示范聯絡點,提高和促進了日常的監督管理水平。
西郊展銷中心在整合調整現有經營不善場館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擇我國主要農業省份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地區,尋求開展市場合作的機會。經過調整,目前登記產品數量大幅增長,現已達到2萬多種。青??蜕桃讶腭v,重慶、河南、新疆兵團、吉林長白山、東浩集團等客商,經反復洽談商議,已進入簽約期。寧夏、福建等地客商也表達了入駐意向。這些工作為西郊展銷中心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農產品價格預警機制逐步完善
在數據采集方面,2011年上海市農委在原有數據的基礎上,擴大了數據采集品種,水果增加了7個品種,蔬菜增加了7個品種,糧油增加了4個品種。目前上海有7大批發市場對蔬菜、畜禽、水產品、水果、糧油共73個品種的批發價進行監測,每個單位都指定專人,負責對每天規定的品種進行價格和交易量的采集。各市場均加強了交易系統自動匯總能力,同時采取人工排摸的方式,按開市、高峰、尾市的交易特點,分時段采集相關數據,盡可能做到價格信息的采集及時準確。批發價格數據從2009年6月開始運行,至今已積累了2年半的數據量。
零售價數據的采集涵蓋了蔬菜、畜禽、水產品和糧油相關品種。目前上海有1個集貿市場每天填報32個品種的數據,還在18個區19個集貿市場、19個超市共29個品種,每周三采集一次零售價格。
上海農業網價格行情展示平臺的建設與完善。主要包括批發市場價格行情、集貿市場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的發布。同時有上海市批發市場綠葉菜批發價、豬肉價格趨勢圖的展示。
2012年,上海市農委將繼續促進產銷對接。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培育壯大一批經營規模大、產品質量優、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逐步建成產銷一體化經營體系。擴大地產農產品訂單采購量。利用網絡、展會等多種形式搭建鮮活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支持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賓館、飯店、學校、企業等直接對接,看樣下單,提高訂單履約率。同時,在城市居民社區增加直供直銷點,保護銷售者利益,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系。
同時,加強價格監測,健全農產品價格監測體系。逐步建立地產蔬菜成本與田頭交易價格采集制度,完善市場批發價和市場零售價監測系統,全面掌握田頭交易價、市場批發價和市場零售價各項數據,及時發布農產品供求和價格信息,引導生產和消費。提高農產品價格預警評估能力。完善以農業保險為主要手段的農產品價格風險調節機制,保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建立本市農產品價格風險預警專家組,加強對農產品價格的實時數據研究,對異常波動進行分析,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積極探索建立長三角地區農產品信息共享平臺,增強地區間數據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