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積極引導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著力發展農產品現代營銷,切實加強產銷銜接,大力開展農產品營銷促銷服務,全力促進農產品高效流通,為保障全省農產品市場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積極引導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大力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拓展工程”,建立健全省轄市區域性農產品市場、縣(市、區)骨干農產品市場、鄉鎮有產地市場、基地有田頭市場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在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集散地作用的基礎上,不斷引導和扶持市場增強組織貨源、調節供求、平抑物價以及保障農產品供給、滿足城鄉消費的功能,同時拓展市場的農產品價格形成中心和市場行情信息中心功能,其中部分部級定點市場和省重點市場均堅持即時采集價格行情上報農業部和農委。強化各類市場的社會責任意識、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幫助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全省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100%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目前全省有農業部定點市場28家,6家市場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年交易額超20億元的有25家、超30億元的有14家、超50億元的有9家、超100億元的有3家,省級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50家,年交易額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14%左右。
著力發展農產品現代營銷
大力推進連鎖專賣、超市經營等現代新型流通業態發展,全省連鎖專賣、超市配送企業數量約180家,有農產品專銷區的綜合性超市300多家,農產品銷售額80多億元。積極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場地掛鉤” 等現代營銷,鼓勵流通型企業到農產品產地建設冷藏、加工、配送設施,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超市,支持合作聯社在城市開設直銷店、直銷窗口或自營超市,直供城市社區。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聯合銷售工程,省里統一注冊了“蘇合”牌商標,統一冠“蘇合××市銷售合作聯社”的名稱。積極推進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各大超市建立“超市+合作社+農戶”的供應鏈模式。目前全省共有200多家蔬菜類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各類超市建立了對接關系,幫助農民降低中間流通費用25%以上,已組建73家銷售合作聯社,其中“蘇合”銷售合作聯社33家,在城市社區開設62家直營店,直接帶動128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進城直銷農產品,去年實現銷售收入7.4億元,直營店銷售價格比市場平均價格低15%—20%。
大力開展農產品營銷促銷服務
積極組織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并舉辦一年一度的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江蘇農民合作社產品展銷會、元宵花卉展示展銷會等活動,加強產銷銜接,促進農產品銷售。全省各地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大力促進農產品銷售。南京市按照“幫助農民賣、引導市民買”的指導思想,今年來已舉辦各類大型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50多場次,其中南京農業嘉年華已舉辦七屆,真正成為“農民的節日、市民的盛會”。以“傾聽農民心聲、傳遞農業信息、聚焦現代農業、關注農村發展”為定位,在江蘇教育電視臺開辦“走進新農村”欄目,專門開辟“市場信息”板塊,為農產品生產和銷售提供信息直觀平臺,不定期發布省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的農產品價格、市場動態、趨勢分析,發布優質農產品信息,促進農產品銷售,至去年底欄目已播出142期。
全力培育農產品品牌
積極加強優質安全農產品培育,新增江蘇名牌農產品40個,總數達141個,向農業部推薦20個中國著名農產品公用品牌,“三品”基地面積占耕地面積比重超過60%,農產品地理標志達24個、無公害農產品有效數1.01萬個、綠色食品有效數1842個、有機農產品有效數790個,“三品一標”總量規模全國第一,儀征綠楊春茶等9個品牌獲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不斷強化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
建立健全農產品價格周報制度,定時、定點、定品種監測全省主要農產品價格運行情況,每周對20個重點縣、10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13個省轄市農貿市場和超市的蔬菜等主要“菜籃子”產品以及農資價格進行監測,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準確分析農產品購銷變化情況。同時,密切關注鮮活農產品市場動態,加強對重點品種市場運行走勢的研判、預測和預警。通過媒體、網絡、簡報等多種方式,及時向社會公布各類農產品價格信息和價格政策。全年發布農產品價格周報50期,發布農產品價格月度行情44期,并在每個季度和年末形成相關形勢分析材料送領導參閱。同時,扎實開展農產品市場熱點監測,對苗頭性、趨勢性、突發性問題進行監測,及時捕捉市場熱點,切實加強監測預警和分析研判,主動應對市場波動。
2012年,江蘇省農委將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推進力度,強化農產品市場營銷,進一步促進產銷銜接。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引導各地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和功能拓展,大力建設農業部定點市場和省級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力發展農產品現代營銷,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向前延伸,主動與農產品產地對接;向后拓展,建立農產品連鎖店、優質農產品專銷區、專賣店等新型、高效的農產品營銷網絡。大力推行“場地掛鉤”、產地直銷、農超對接等現代營銷模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繼續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開展江蘇名牌農產品評選認定工作,新評選認定一批江蘇名牌農產品,加快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培育,提高品牌檔次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