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營鎮玉皇廟村位于北京市延慶縣北山帶,地處玉渡山腳下,距延慶縣城9公里,距110國道1公里,古龍路在村邊經過,交通十分便利。該村土地面積約7000畝,耕地面積320畝,村莊面積60畝。全村共有62戶人家,人口總數158人,其中農業人口132人,非農業人口26人。依靠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村民搞起了民俗旅游,在村委會的領導下, 玉皇廟村旅游業不斷壯大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收益,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544萬元,人均凈收入1.2萬元,從而徹底改變了村里落后的經濟條件。
玉皇廟村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明宣德七年(1432年)呂玘建玉皇廟,后于廟旁定居形成村落,村取廟名,遂為玉皇廟村。村子北面是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山戎族的部落墓葬遺址,有著獨特的墓葬方式和與眾不同的殉牲習俗,文化內涵深厚,富有特色。
玉皇廟村背依著風景秀美的玉渡山,這小村仿佛也得了靈秀的造化,遠離塵囂、自在而又自如地存在著,別有番身居桃源的感覺。西邊就是一個有著千古之謎的人文遺跡—古崖居,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展現著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奇跡;與它并立而行的便是松山風景區,仿佛與古人遙相輝映,更彰顯了今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村子北面便是著名的山戎族古墓遺址,這里記載了不一樣的墓葬方式和殉牲習俗,循著古人的影子,歷史的一幕幕仿佛呈現在眼前。東邊便是有著“古城九曲”和“小漓江”之稱的龍慶峽,在此處當你劃船而渡時,大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感。水似飄羅帶,曲曲彎彎,山不轉水轉,仿佛永無盡頭,每轉一山就是一景。那千姿百態的山和石,有的像出鞘的劍,有的像舉起的大錘,有的像昂首的虎,有的像扭著頭的象……往前看便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大型水庫——官廳水庫,一條旅游觀光大道——古龍路從村前經過。可以說,這里有山有水有人家,有古有今有文化,是休閑度假、放松身心、回歸自然的旅游勝地。
來到玉皇廟村,不得不嘗的便是當地的養生佳品——水豆腐。它的做法既純自然無污染,又簡單易學。那便是:捧上幾捧黃豆,加上玉渡山的清澈泉水,用石磨磨成豆漿煮開后點上鹵水,將其盛滿竹篾子,自然過濾掉水分,就形成了如雞蛋羹般滑溜溜、水嫩嫩的水豆腐。水豆腐介乎一般豆腐與豆腐腦之間,可蘸上韭菜花、蝦醬、蔥花等調味品,或配上蘑菇鹵吃。在品嘗鮮美的水豆腐時還能觀賞傳統的石磨工藝。玉皇廟村憑借這種滑嫩爽口的山泉水豆腐,引來八方食客,更帶火了當地民俗游。借著玉渡山的客源和淳樸的民風,這個只有150人的小村子如今用民俗特色游撐起了經濟發展的一片天,村里現有民俗戶19戶,可以接納游客500人。
山泉水豆腐,帶火了玉皇廟的民俗游,也帶動了當地特色果品的銷售。例如,皇家貢品——“玉皇李子”、享譽京城的國光蘋果等。特別是傳統名果“玉皇李子”聞名天下,其個頭大,如玉般晶瑩,皮帶淡淡白霜,成熟的李子側耳一搖便會聽到核舞之聲,用手輕輕一掰核即躍出,果肉肥厚,香醇甘美,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村內形成了一二三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產業鏈結構。玉皇廟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在鞏固發展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有機果品產業、大力發展以鄉村民俗游為特色的都市農業。隨著都市農業的發展,玉皇廟村呈現出一派“生產美景”:朝霞映照玉渡山,清爽飄香農家院,三五結伴來休閑,純樸農家滿笑顏。
悠遠的歷史文化、淳樸的鄉村氣息、現代的都市農業文化共同構建了玉皇廟村,使得它更加美麗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