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輕燒氧化鎂是新型功能復合材料的重要添加劑,活性是輕燒氧化鎂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輕燒氧化鎂主要是用菱鎂礦在700~900℃煅燒而成的。本文研究不同煅燒溫度、 煅燒時間所得煅燒產物的 X衍射分析圖譜和活性, 討論了煅燒溫度和煅燒時間對菱鎂礦分解所獲氧化鎂性能的影響, 得出菱鎂礦最佳煅燒條件。
關鍵詞:菱鎂礦 輕燒氧化鎂 煅燒溫度 煅燒時間
中圖分類號:T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083-02
1 輕燒氧化鎂工藝研究的實驗原理
生產菱鎂制品的主要原料是輕燒氧化鎂,即煅燒菱鎂礦而得的活性氧鎂。氧化鎂的活性是其物理吸附性及化學反應性的重要標志。因此,氧化鎂的活性對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輕燒氧化鎂主要采用在700~1000℃下煅燒天然菱鎂礦的方法制取。
煅燒菱鎂礦時其反應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300~500℃的溫度下分解,是氣體逸出階段,900℃以上的溫度下是再結晶和燒結階段。我們認為500℃前,由于二氧化碳大量逸出,材料形成多孔結構,此時的氧化鎂剛剛形成,晶粒尺寸很小,缺陷很多,比表面積很大,因此活性非常之大;而900℃以上;由于再結晶和燒結的發生,材料中的氣孔率減少,致密度增加,氧化鎂的晶粒尺寸增大,晶格缺陷減少,比表面積減少,因此活性降低顯著。
實踐證明,活性過大與過小都不能在生產中實際使用。這就是本實驗的研究重點放在600t~900℃之間的原因。
煅燒過程中的溫度、時間對輕燒氧化鎂的活性有影響,本實驗研究菱鎂礦煅燒活性氧化鎂的最佳工藝條件。首先確定菱鎂礦煅燒在什么條件下能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鎂。本實驗用X射線衍射分析法測定煅燒產物中菱鎂礦的含量。
射線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簡稱XRD),是利用晶體形成的X射線衍射,對物質進行內部原子在空間分布狀況的結構分析方法。將具有一定波長的X射線照射到結晶性物質上時,X射線因在結晶內遇到規則排列的原子或離子而發生散射,散射的X射線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強,從而顯示與結晶結構相對應的特有的衍射現象。
X射線衍射方法具有不損傷樣品、無污染、快捷、測量精度高、能得到有關晶體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優點。將求出的衍射X射線強度和面間隔與已知的表對照,即可確定煅燒產物中菱鎂礦的吸收峰,此即定性分析。從衍射X射線強度的比較,可定量分析煅燒產物中菱鎂礦的殘余量。
在菱鎂礦完全分解的前提下,輕燒氧化鎂的活性也是一個重要工藝指標。本實驗用檸檬酸法測定產物中氧化鎂的活性。檸檬酸活性法測輕燒氧化氧的活性是利用活性MgO粒子在水中水化生Mg(OH)2,
試樣中加入酚酞指示劑,當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檸檬酸后,可中和溶液中OH-,促進反應向右進行,溶液變紅色,根據溶液變紅色的時間,中和酸所用時間越短,則輕燒氧化鎂活性越高。
2 實驗步驟
2.1 實驗試劑
(1)菱鎂礦(取自遼寧大石橋,其化學成分(%)為:CaO,2.72;MgO,46.0;Fe2O3,0.75;Al2O3,1.09;SiO2,2.78。)
(2)10%檸檬酸溶液
(3)1%酚酞指示劑
2.2 實驗驗儀器
(1)顎式破碎機
(2)RKJ系列快速升溫節能型電阻爐
(3)X射線衍射儀
(4)秒表、恒溫式磁力攪拌器
2.3 實驗步驟
(1)菱鎂礦原料經顎式破碎機破碎后,再經行星球磨機粉磨至一定細度,稱量100g菱鎂礦粉料于瓷表面皿中,表面皿直徑為100mm。
(2)將菱鎂礦放入電阻爐中,以8℃/min的升溫速度,將爐溫分別加熱到700℃、750℃、800℃下,分別保溫0.5h、1h、1.5h、2h。對不同煅燒條件下所得輕燒氧化鎂進行X衍射分析,將衍射圖譜與菱鎂礦的比較,研究煅燒產物中輕燒氧化鎂的殘存情況。
(3)活性檢測:采用檸檬酸活性法表征輕燒氧化鎂的反應活性。方法是將稱取2.00g輕燒氧化鎂放于100mL含酚酞指示劑的0.2mol/L檸檬酸溶液中,迅速攪拌,記錄呈現紅色(中和酸)的時間。中和酸所用時間越短,則輕燒氧化鎂活性越高。
3 結果討論
(1)X衍射圖譜分析:煅燒溫度為 700℃、煅燒時間分別為0.5h、1h、1.5h、2h的煅燒產物X衍射圖譜分析可知,煅燒時間分別為0.5h、1h、1.5h時,產物圖譜中仍有菱鎂礦的存在;而煅燒2h時,已無菱鎂礦圖譜。說明700℃、煅燒1.5h以前,仍有未分解菱鎂礦存在;煅燒2h時它基本分解完。
由750℃、煅燒0.5h、1h、1.5h、2h時煅燒產物的X衍射圖譜分析可知,煅燒0.5h、1h時產物圖譜中仍有菱鎂礦的存在,而煅燒1.5h、2h時已無菱鎂礦圖譜。說明750℃、煅燒時間在1h以前,仍有未分解的菱鎂礦存在;煅燒1.5h時菱鎂礦基本分解完全,煅燒2h分解完全。
由800℃、煅燒0.5h、1h、1.5h、2h時煅燒產物的X衍射圖譜可以看出煅燒0.5h 時產物圖譜中有菱鎂礦的存在,煅燒1h、 15h、2h 時已無菱鎂礦圖譜。說明800℃、煅燒0.5h仍有未分解的菱鎂礦存在,煅燒1h時菱鎂礦基本分解完全,煅燒1.5h以后分解完全。
(2)活性檢測:輕燒氧化鎂和檸檬酸溶液反應,達到中和酸的時間越短,表明氧化鎂的活性越高。具體檢測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活性與煅燒溫度、煅燒時間均有關。以中和酸所用時間來評價,發現在750℃、煅燒1.5h時,用時間最短,所得輕燒氧化鎂活性最高,隨煅燒溫度的升高,活性降低。其原因在于煅燒溫度較低時生成的MgO為非晶體,排列疏松,活性較高;隨煅燒溫度升高,MgO晶粒迅速長大;溫度愈高,MgO晶粒長大愈快,活性愈低。隨煅燒時間延長,小的MgO晶粒在分子內聚力作用下相互結合成密集的大晶粒,活性降低。
4 結語
(1)菱鎂礦分解溫度為625℃,在700 ℃煅燒2h時,已分解完全;750℃煅燒1.5h以后,分解完全;800℃煅燒1h以后,分解完全。
(2)在保證菱鎂礦基本分解的前提下,隨煅燒溫度的升高和煅燒時間的延長,輕燒氧化鎂的活性降低;750℃下煅燒1.5h,所得輕燒氧化鎂活性最高。
參考文獻
[1] 唐小麗,劉昌勝.重燒氧化鎂粉的活性測定[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1,27(2):157-160.
[2] 胡慶福.鎂化合物生產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 吳萬伯.談菱鎂礦的綜合開發與利用[J].礦產保護與利用,1994(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