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地處多雷區的配電臺區,提出了防雷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變壓器受雷擊而損壞事故,提高供電可靠率。
關鍵詞:防雷接地 接地電阻 三位一體 四點共同接地
中圖分類號:TM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094-02
針對近幾年來我市遇惡劣天氣較多,我局配電變壓器時有遭雷擊并損壞造成供電可靠率下降,設備損壞,并致使用電客戶家用電器燒壞,群眾對此反應較大。對損壞變壓器進行接地電阻測試,接地電阻超出《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及《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規程規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變壓器接地方式不正確,接地裝置不規范,導致避雷器降低或失去保護作用,如果有雷電擊打在變壓器上或線路上,變壓器就會有被雷擊壞的可能,使我局供電可靠性下降,設備損壞率上升,從而影響經濟效益,造成社會負面影響。
1 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
我局管轄有20個鄉鎮,143條10kV線路,其中4071臺供電臺區,多數是新型節能變壓器,但也有不少的高能耗變壓器,這些高能耗變壓器運行時間長,缺乏運行維護,設備老化,本體性能差,加之防雷接地設計不周、結構不合理、施工質量差等諸多問題,時刻危及電網的安全運行,由于所轄供電區地質情況較復雜,各臺區土壤電阻率相差較大,且配電變壓器接地方式單一(只用兩50×5,長約2.5m的角鐵打入地下,且兩個接地極沒有用接地扁鐵可靠連接),接地電阻多數超出《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及《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規程要求,沒有符合《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規程要求,致使高壓側避雷器的放電沖擊電流無法快速泄入大地,降低或失去了保護變壓器的作用。
1.1 目前我局采用的配變防雷接地方法
目前我局配電變壓器的防雷接地方式如圖1所示,這種接地方式為三位一體,配電變壓器防雷接地采取高壓側接避雷器上端,然后將避雷器下端用接地引下線與接地裝置連接。低壓側星點與配電變壓器外殼、低壓避雷器共用一個接地裝置。低壓側星點接地串聯接在變壓器外殼上按照《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標準》電氣設備每個接地部分應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母線相連接,嚴禁在一個接地線中串聯幾個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接地線串聯使用,則當一處接地線斷開時,造成了后面串接設備接地點均不接地,所以規定禁止串接。
我局配電低壓側安裝有低壓避雷器,但低壓配電箱多數未能可靠接地,當低壓側有雷電波侵入時,容易引起正變換過電壓,即當雷電波由低壓線路侵入時,配電變壓器低壓繞組就有沖擊電流流過。這個沖擊電流也同樣按匝數比在高壓繞組上產生感應電動勢,使高壓側中性點電位大大提高,它們層間和匝間的梯度電壓也相應增加,高低壓線圈絕緣容易擊穿。
高壓線圈與外殼之間承受的電壓除避雷器殘壓外,還增加了接地引下線的電感、電阻上的壓降,這個壓降在雷電流沖擊下是不可忽視的,使其保護效果大為降低。另外,接地電阻過大,如果三相負載不平衡,低壓中性點位移,將在中性線和變壓器外殼上產生電壓,可能發生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1.2 配變接地裝置分析
我局配變接地裝置的埋設位置多數隨臺架(電桿)敷設,一般間距為2.5m,間距較短,造成相互電流屏蔽效應(電流屏蔽效應是并聯接地極的各散流電流出現彼此排擠的現象),接地極的距離越近,相互間電流的影響越大。由于各接地極的電流向大地散流時,在空間上的電流互相排擠,誰都不可能像單獨占用空間時那樣自由順暢地散流,使得每個接地極散流的阻力增大即散流電阻(接地電阻)增大,因而接地電阻并聯值增大。
當高壓側侵入雷電波,引起避雷器動作時,在接地電阻上流過大量的沖擊電流,當接地電阻超出規程規定(我局配電變壓器接地電阻往往都超出規程規定),避雷器不能可靠動作,避雷器的殘壓很大,將作用在高壓繞組的上,將造成高壓或低壓繞組絕緣降低或擊穿。
2 要因確認
各臺區土壤電阻率相差較大,接地裝置單一,接地裝置間距較短,造成相互電流屏蔽效應,且多數沒有通過扁鐵可靠連接,未形成可靠接地裝置,接地電阻超出《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及《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規程規定。
配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不正確且接地引下線大部分用鋁線代替,變壓器長期運行鋁線會出現嚴重氧化,接地電阻增大,再加上地埋接地體銹蝕、斷裂,造成中性點電位偏移,可能發生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對人身安全造成威脅,應用裸銅絞線截面不小于35mm2。
大多數低壓配電箱未能可靠接地,使低壓側避雷器失去防雷作用,低壓避雷器從安裝到運行期間未做過試驗。
根據《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規程規定,接地裝置不超過6年進行一次試驗,但我局農村配電接地裝置未做過試驗
3 制定對策
變壓器接地方法改造:
提出以下整改方案如下(如圖2所示):
該接地裝置為四點共同接地,采取變壓器外殼與高壓側避雷器共用一個接地裝置,如將避雷接地線和變壓器外殼連在一起再接地,那么只有避雷器殘壓作用在變壓器上,可避免疊加高電壓損壞配電變壓器的絕緣。低壓側中性點與低壓側避雷器共用一個接地裝置,且兩個接地裝置的接地極要可靠連接。
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流經避雷器的雷電流,在接地電阻上的壓降施加在變壓器繞組上。共同連接以后,設備絕緣所承受的電壓只是避雷器的殘壓,雷擊電流在接地電阻上的壓降,就不會作用在設備的內絕緣上。該接地方式對高壓線圈的防雷保護合理,且高壓側受雷擊時對低壓中性線的沖擊也較小(部分雷電流已通過接地裝置流入地中)
(1)接地裝置整改措施:
按《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標準規定,配電變壓器臺區的接地裝置應敷設為閉合環形,并加垂直接地極,這是因為環形內的接觸電壓比較低,而沿環形接地體走路的行人,其跨步電壓也較小,城區的配電變壓器大多安裝在路邊,常有人走動,敷設為環形,可以保障行人人身安全。環形的大小,一般以5m為直徑,這是因為要發揮水平接地極和垂直接地極的散流效果,減少相互電流屏蔽效應,降低接地電阻而必需的。但有些安裝地點過于狹窄時,可為橢圓形,短軸距不得低于3m。
(2)對已建成臺區進行改造:
測試接地電阻、土壤電阻率、接地導通試驗,接地裝置是否能滿足變壓器工作、保護與防雷接地要求,對不合格或腐蝕嚴重的接地裝置,應及時予以更換或改造。對三位一體接線方式,改為四點共同接地。
可以測量土壤電阻率制定接地極數量及形狀,對土壤電阻率低的臺區,采取適當增加不同形狀的復合接地體,變達到需要的接地電阻值。
對高土壤地區應根據實地情況,選擇接地裝置如放射狀或作水平延伸。土壤電阻率大于500 mΩ時,每根最大長度為40m,大于1000 mΩ時,每根最大長度為60m,我局土壤電阻率通常為mΩ。
如還不能滿足規定的接地電阻時,可采用降低以下降低接地電阻的措施:
①更換土壤
采用電阻系數較低的黏土、黑土及沙質土代替原有電阻系數較高的土壤,一般換掉接地體上不部1/3長度,周圍0.5m以內的土壤。
②人工處理土壤
在接地體周圍土壤中加入化學物,如食鹽、木炭、爐灰、氮肥渣、電石渣、石灰等,提高接地體周圍土壤的導電性。其中食鹽工程造價較低而且效果明顯,但土壤經人工處理后,會降低接地的熱穩定性、加速接地體的腐蝕、減少接地體的使用年限。因此一般來說,是在萬不得以的條件下才建議采用。
③深埋接地極
當地下深處的土壤或水的電阻率較低時,可采用深埋接地極來降低接地電阻值,這種方法對含砂土壤最有效果。但施工困難,土方量大,造價高,在巖石地帶困難更大。
4 關于接地裝置的施工
對新建的配電臺區進行安裝前,要進行土壤電阻率測試,進而制定接地裝置數量及制定接地裝置方案。
選取接地裝置材料應按《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規程規定,按土壤對接地體的腐蝕,使用年限按30年,年腐蝕率0.1~0.2mm及接地裝置按熱穩定要求選取。
施工要求:
(1)接地體的埋設深度其頂部不應小于0.6m,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
(2)垂直接地體長度不應小于2.5m,其相互之間間距一般不應小于5m。
(3)接地體埋設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設接地體時,應換土,并分層夯實。
(4)當接地裝置必須埋設在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小于3m時,應采用均壓帶做法或在接地裝置上面敷設50~90mm厚度添置瀝清層。其寬度應超過接地裝置2m。
(5)接地體(線)的連接應采用焊接,焊接處焊縫應飽滿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夾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陷,焊接處的藥皮敲凈后,刷瀝青做防腐處理。
(6)采用搭接焊時,其焊接長度如下:
①鍍鋅扁鋼不小于其寬度的2倍,三面施焊。(當扁鋼寬度不同時,搭接長度以寬的為準)敷設前扁鋼需調直,煨彎不得過死,直線段上不應有明顯彎曲,并應立放。
②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并應雙面施焊(當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以直徑大的為準)。
③鍍鋅圓鋼與鍍鋅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④鍍鋅扁鋼與鍍鋅鋼管(或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還應直接將扁鋼本身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
(7)當接地線遇有白灰焦渣層而無法避開時,應用水泥砂漿全面保護。
(8)采用化學方法降低土壤電阻率時,所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對金屬腐蝕性弱;
②水溶性成分含量低。
(9)所有金屬部件應鍍鋅。操作時,注意保護鍍鋅層。
接地體間的扁鋼敷設:
(1)扁鋼敷設前應調直,然后將扁鋼放置于溝內,依次將扁鋼與接地體用電焊(氣焊)焊接。扁鋼應側放而不可放平,側放時散流電阻較小。扁鋼與鋼管連接的位置
(2)距接地體最高點約100mm。焊接時應將扁鋼拉直,焊好后清除藥皮,刷瀝青做防腐處理,并將接地線引出至需要位置,留有足夠的連接長度,以待使用。
5 結語
在雷雨多發地可增加10kV配電線路避雷器,建立配電變避雷器校驗檔案記錄,并曾加開展低壓側避雷器校驗工作,對供電所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正確使用接地電阻測試議,在雷雨季節來前,對配電臺區接地電阻進行測試。所以我們必須嚴格按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認真施工,以確保防雷和接地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 韓愛芝.判斷變壓器繞組變形的簡單方法[J].變壓器,2003(4).
[2] 陳化鋼.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方法[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4.
[3] DL/T 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