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基建設施不斷興建,工程勘察也出現了相應的專業技術問題,因此必須明確勘察工作的重點,以確保勘察和設計的質量,對于目前存在的技術缺陷問題急需盡快解決。為此,本文對工程勘察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并結合實例進行闡述。
關鍵詞:工程勘察 技術問題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130-01
我國工程勘察專業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已經實現了工程勘察“質”的轉變,技術人員的素質得到了較大提升,工程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工程勘察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勘察單位未能及時引進先進的勘察技術,致使勘察質量及技術進步有停滯不前的趨勢。許多與工程密切相關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
1 工程勘察中主要技術問題
在工程勘察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往往不受重視,勘察方法及手段、措施沒有及時更新,傳統單一的勘察方法已經很難滿足現今工程設計的要求,工程勘察需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主要技術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界面劃分不合理。界面劃分主要包括:不同巖土體和巖石風化程度的界面劃分,地質構造和軟弱結構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質體的地質界面等。界面劃分是勘察任務中的基本,必須準確劃分,才能更好的完成后續工作。
(2)不良地質作用因素的確定。主要查明其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評價和建議。這一工作內容往往被忽視,大的不良地質作用對擬建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具有重要影響,應該仔細查明其特征,并作出合理的分析及應對措施。
(3)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及技術參數的確定。對于技術參數的取值,應嚴格按照室內巖土試驗及場地區相關的經驗參數來進行數據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設計參數。取樣應按照取樣的相關規范進行,對于不規范取樣的樣品,其試驗數據會直接影響設計參數的取值,造成不必要的誤差。對于難于取到原狀巖土試樣和難于進行室內、外試驗的巖土層,其巖土設計參數難于確定,此時應結合以往相關經驗或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
(4)勘察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問題。部分勘察技術人員缺乏對勘察各專業的野外和室內原始資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別真偽、補充印證、歸納總結的能力。缺乏建筑結構設計方面的知識,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確,所提供的資料不能滿足設計的需要。
2 工程勘察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要解決上述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各種勘察手段的綜合應用,提高勘察精度,全面反映勘察場地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依靠單一的傳統勘察方法是不嚴謹的,應綜合采用工程地質測繪、鉆探,合理地選擇、運用工程物探技術,重視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在勘察中的應用等。
(2)加強室內、外測試新技術和施工檢測、監測技術的使用,通過獲得的數據和資料,經過分析、對比,建立它們之間的經驗關系,并與驗算得到的參數作對比,確保所提供的巖土工程設計參數的可靠性。
(3)加強勘察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自我增值,促進其知識的更新換代。同時加強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應用。
3 工程實例分析
某工程擬建場地呈長條狀,該工程規劃凈用地面積63393.78m2,規劃總建筑面積318365.3m2。擬建建筑物包括15棟高層住宅(15層,高度45m,為高層建筑)擬采用筏板基礎,剪力墻結構體系;以及1棟商業多層建筑S1,2~3層,高度17.8m。均為兩層地下室。
本工程多為高層建筑,位于一級階地之上,基巖埋藏深。據現場勘探資料,構成場地的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和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粉質粘土、粉土、砂土及卵石層。其勘察難度較大,勘察任務為查明場地地基的穩定性、土層的類別、厚度及分布、工程力學特性及地下水基本情況;查明場地內有無不良地質作用及其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評價和整治方案的建議;查明場地內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選擇合理的基礎持力層,對地基承載力做出評價,并根據各樓棟結構形式、高度、地下室情況等提出基礎方案建議;提供滿足施工圖設計所需的各項巖土物理力學性質和技術參數。
針對場地地形、地貌特征、地質條件及工程特點,選用以鉆探、物探為主并結合多種勘探方法進行勘察工作。本工程共布置勘探點226個,對場地巖土體進行了一系列的室內外試驗和測試工作,野外測試工作主要有標準貫入試驗、動力觸探試驗、面波測試、剪切波速測試、抽水試驗;室內試驗除了常規的巖土試驗項目外,還進行了三軸剪切試驗、水質分析等。
各種勘察手段相互進行對比驗證,通過大量物探與鉆探的對比試驗,取得場地各巖土層的對比參數,提高了本次工程勘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把室內巖土試驗和野外標準貫入試驗、動力觸探試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建立它們與地基承載力和變形指標之間的關系等。
該報告對地基與基礎方案及設計參數進行了詳實的分析、評價。根據場地巖土工程條件,結合上部結構荷載分布特征及基礎持力層、基礎形式及埋置深度等,對方案進行了經濟、技術上的可行性分析和對比。并對基礎的承載力進行了估算、修正,對軟弱下臥層進行驗算,對地基均勻性變形特征和建筑物沉降、傾斜進行了計算。經過施工檢測及監測,證明勘察報告所提供的巖土設計參數及方案經濟合理、實用性強。
4 結語
工程實踐證明:合理地選擇、運用勘探技術,并與其他工程技術手段相結合,可以較好解決工程勘察存在的技術問題。但是,任何技術都有其局限性和適用性,要有效地解決某些復雜的工程勘察技術問題,必須明確勘察目的,準確查明擬建工程區的各項指標,采用多種勘察手段,互相驗證、互相完善。其次是提高工程勘察技術人員素質和技術能力,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積極參與工程實踐。
參考文獻
[1] 邵橋.巖土工程勘察中常見的技術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廣東科技,2010(2):206-207.
[2] 黃俊泉.淺談工程勘察中的問題與措施[J].廣東科技,2007(S1).
[3] 常金銘.巖土工程勘探工作重點[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