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穩定層路拌法施工過程中試驗、施工、檢測及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有關知識,為相關施工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速公路 穩定層 路拌法施工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135-01
在襄荊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后,防護、路面工程等將陸續施工,大量施工及管理車輛需在已建成的路床上行走,由于沒有堅硬骨料的封層保護,已成形路基在受到這些自然力、施工荷載和土基反復濕脹干縮作下將出現松散、車轍和彈簧等現象,導致路床面層的破壞和變形,在進行路面施工前不得不進行大量的維護,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路面工程的施工進度,因此需進行路基穩定層施工。
1 路基穩定層的結構類型的選用
考慮到投資、地材、工程特點等因素,同時根據《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要求,一般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案:石灰砂礫穩定土、石灰碎石穩定土、泥結碎石(碎礫石)。
2 對原材料的要求
(1)土:塑性指數為15~20的粘性土和亞粘土、弱膨漲土;土塊最大粒徑≤2cm。(2)粒料:用作石灰穩定土的碎、礫石料應盡量選擇天然材料,可用于路床處治的粒料有:級配礫石,級配碎石,未篩分碎石、砂礫、砂礫土,碎石土(含巖石碎石);其中砂礫土的最大粒徑≤10cm,中粒料粒徑為2~10cm的粗顆粒占40%~70%;碎石的最大粒徑≤6cm,碎石中粒徑2~6cm的粗顆粒占40%~60%,壓碎值≤35%。(3)石灰土:石灰質量為Ⅲ級以上的生石灰,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規定。(4)水:飲用水。
3 機械配置
1臺路拌機、2臺裝載機、1臺平地機、1臺推土機、2臺壓路機、自卸汽車、小型夯實機具。以上機械配置是以1臺路拌機為基準,根據工程量及工期要求適當調整。
4 配合比的確定
(1)石灰砂礫土:石灰摻量6%(石灰與土的比例);如砂礫土的粒料含量達不到70%,可適當摻入部分碎石;粘土占混合料的比例15%~25%。(2)石灰碎石土;其中石灰土的石灰含量6%;碎石含量按60%控制,粘土占混和料的比例20%~30%。(3)配合比:根據推薦的配合比進行多項指標按三種情況(推薦的粒料含量和增減各5個百分點)施工三段(每段50m)試驗路段,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5 施工工藝
穩定層施工工藝有路拌法和廠拌法兩種,以下主要介紹路拌法的施工
5.1 穩定土路拌法的工藝流程
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運送\攤鋪粗粒料→運送攤鋪石灰土→灑水拌合→整型→碾壓
5.2 施工要點
(1)準備下承層:穩定層以下的路基須經檢查路基的壓實度,平整度,橫坡度,中樁、邊樁高程等。(2)施工放樣:在下承層上恢復中線,放出中樁和邊樁,并在中樁和邊樁上掛線,同時考慮松鋪系數。(3)材料用量:包括運料車噸位,每平方米材料的用量,每施工段材料的用量和車數,推料間距;現場施工時可根據每車運料的方量來核算平方米數,并畫出石灰線來控制間距和總方量,避免局部料多或少,難以找平。(4)拌和及整型:先攤鋪礫石或碎石,大致整平后,其上攤鋪石灰土,應用專用灰土路拌機拌合,水車灑水,推土機和平地機整型,然后人工掛線找平,此法多用于粗粒料含量少或粒徑較小的穩定層施工,否則易損壞路拌機刀頭。(5)碾壓:整型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用壓路機進行靜壓,如有少量路段高低不平,再用人工填補;再靜壓1~2遍后,用振動碾壓,壓實度達到15%以上,且表面必須平整密實,無孔洞,無坑洼,無車轍。
6 養護及交通管制
鋪筑完成后,應注意養護并實行管制。天晴時注意灑水保濕,指揮運料車全斷面進行行車碾壓,防止車轍;雨天及時排除面層水,并控制交通,必要時禁止行駛,養生期≥7d。
7 試驗與檢測
完工后按規定頻率做好以下試驗與檢測工作。
7.1 原材料
(1)土的含水量、液限及塑性指數、擊實試驗。(2)粒料的顆粒分析、含水量、壓碎值。(3)石灰的有效氧化鈣和氧化鎂含量。
7.2 混合料
(1)擊實試驗:每5000m3或原材料每發生變化時取樣一次。(2)石灰含量、粒料含量、含水量每天或每2000m3取樣一次
7.3 攤鋪碾壓成型后檢測
(1)壓實度:每2000m2檢查8個點,有足2000m或在一作業段應檢查4個點以上;壓實度≥95%。(2)厚度:每1500~2000m2檢查6處;允許偏差-10mm。(3)寬度:每200m檢查4處;寬度不小于設計。(4)橫坡度:每200m檢查4處;允許偏差±0.5%。(5)平整度:用3m直尺每200m檢查4處;不大于15mm。(6)高程:用水準儀每20m檢查一個斷面,每斷面測3~5個點,允許偏差+5mm,-15mm。(7)中線偏位:每200m檢查4點,彎道加測HY、YH兩點,允許偏差50mm。(8)彎沉值:如采用貝克曼梁測量,每公里路基的測點在160個以上,且在行車道上檢測允許彎沉值為140(0.01mm)。
8 施工時應注意事項
(1)要想保持穩定層厚度,必須嚴格控制95區灰土的頂面標高;一般我們只控制左、中、右三點,但由于機械水平等原因,易造成龜背現象,即不成八字坡,而是成曲線坡,因此須增加監控離中心9.25m處主車道外的高程。(2)碾壓前避免雨水淋澆浸泡,這樣易造成石灰土中的失效,不易板結,同時還易造成離析,找平時表面粗骨料太多,不好找平表面松散。(3)表面找平時須用新拌的石灰土,不能用過效的石灰土或素土,因這樣晴天表面著很平,但雨后走車,易造成泥濘現象。(4)如配合比中粗骨料過大,推土機和平地機在上找平時,易造成表面大部分粗骨料,成散狀,為了緩解此類矛盾,建議在路拌時粗骨料少放3%,然后待完成找平后,再將3%的粗骨料均勻散撒在表面,然后碾壓,用這種“鑲嵌式”施工法施工后,表面顯粗骨料多,且不易造成松散現象,雨后不泥濘。(5)為了避免找平時左、中、右標高符合規范要求,而其余部分不滿足要求,找平時以中樁為基準采用“米字型”掛線找平法,這樣可避免段面間的點標高不滿足要求。(6)制約穩定層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找平時的人數,最佳配置是100m穩定層的找平需20~30人。
9 結語
以上是通過湖北襄荊高速公路的施工和總結得出得體會。在施工中,掌握好具體的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能高效、優質的完成此項目的施工,既能提高工程進度,又能滿足業主的質量要求,同時還能提高企業的效益和信譽。
參考文獻
[1] 秦桂芬.路面半剛性基層的特性與施工技術[J].科技資訊,2009(4).
[2] 沙愛民.半剛性基層的材料特性[J].中國公路學報,2008(1).
[3] 許鈞愿.高等級公路半剛性基層探討[J].工程與建設,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