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是指高校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青年學生成才的要求,通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使青年學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心理、審美等方面所要達到的質量和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目標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166-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體現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的本質,規定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的內容及其發展方向,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制約著整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活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具體的過程,其目標定位應在動態中選擇坐標。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要隨著客觀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教育對象的思想狀況不斷更新而與時俱進,做到目標的相對穩定性與不斷變化性的辯證統一。
1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創新要加強和貫穿思想政治素質
從現實的教育實踐來看,思想政治素質在高校存在著被忽視和輕視的問題,致使青年學生中存在著信仰危機、思想混亂、道德滑坡等現象。因此,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創新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堅持和強化目標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求。
1.1 思想政治素質具有控制向量的功能,在人的全而發展中起著根本導向的作用
思想政治素質是解決為什么學習,為準學習和服務的根木政治方向問題,所以,思想政治素質是人才的靈魂和方向,是人才之本。如果忽視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特別是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武裝,就不能把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復雜的現實生活而前就會變得鼠目寸光、心胸狹窄,處理不好公與私、集體與個人、學習與生活的關系,甚至充當錯誤思想俘虜而走上歧途。
1.2 思想政治素質具有釋放能量的功能,起著推動或阻礙社會歷史前進的作用
一個人有了知識和能力,是否等于力量可以發揮,可以有益于人民呢?不一定。如果這個人的思想政治素質不合格,那是個危險品,這個能量釋放出來,將會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影響社會穩定。相反,如果這個人具有較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則能使其知識和能力正確而有效地發揮作用。
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創新的主體力量
教師是辦好教育的主體力量,是教育方針和教學計劃的具體執行者,是學校內部各項教育教學措施的貫徹者、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者。教育方針能否貫徹,培養目標能否實現,教師起著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具體組織者與實踐者,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過程中處于主導、支配地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是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實踐的主體,也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創新的主體。
2.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體
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一般必須具備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在這四個要素中,應當說教師是第一要素。雖然學生的素質,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都會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但對教育教學質量影響最大的是教師。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是教師教學生認識的過程。學生的認識主要是由教師來指導、引導的,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居主導地位。
2.2 教育創新呼喚高素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創新,集中體現在創新主體,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思想政治理教育的創新者,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創新體系輸送人才和直接提供科研成果的雙重任務。因此,創新者自身的素質就成為能否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創新的重要前提條件。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一項對大學生政治思想有重要影響的復雜工作,它的工作性質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必須具備現代教育觀念、高尚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質、較全面的能力素質和良好的身心素質。
2.3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
修養是富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一個道德實踐概念?!靶蕺q切碳琢磨,養猶涵養熏陶?!毙摒B在中國古代儒家學說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的人生境界的高低,是道德教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非常重視個人修養,對周王朝的禮崩樂壞痛心疾首,“克己復禮”是他人生奮斗的重要目標。為此,他辛辛苦苦收了將近三千名學生,并周游列國,到處傳播他的治國思想。他提出了“一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要求人們不僅要自覺修養,而且要在外界無法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夠堅持自己的修養不動搖。這就是儒家著名的“慎獨”學說??鬃拥脑賯鞯茏用献樱蝗藗兎Q為“亞圣”,他也十分重視個人的修養。提出了養“浩然之氣”的學說,要求君子應該通過自我的修養達到“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祟高境界。后代的程朱理學把修養提高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度,認為個人的修養不僅是個人人生成就的基礎,也是社會安定、國泰民安的基石。其重要性無以復加。因此,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創新。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以人為本
從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出發,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重視教育方式的具體化和形象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和符合青年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規律,實現由灌輸型向滲透型的轉變,在抓住根本問題的前提下,善于將理論語言轉換為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注意以靈活多樣的形式、令人信服的事例,擺事實,講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堅決避免過分抽象化、枯燥化的教育方式。二是正視現代傳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以互聯網、手機等為主要標志的新興媒體的大量出現,使得大學生接受信息呈現出網絡化、數字化、即時化、無界化的特點。電子郵箱、QQ、MSN等即時聊天工具、博客、手機短信等等現代溝通方式,越來越成為高校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甚至是社會交往的重要渠道,對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與時俱進,有效應對,針對大學生的信息傳播和接受習慣的新特點,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4 結語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培養目標,自然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保持高度一致性。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應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必要重新定位。我們認為,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目標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創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的社會主義國家合格公民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李映方.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7.
[2] 柴志明.思想政治教育新跨越[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 洪貞銀.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評估研究[M].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