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述了交際教學法的產生、發展以及交際教學法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時教師和學生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完善交際教學法的策略。同時提倡加強并推廣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 大學英語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176-01
交際教學法,又稱交際法的語言教學,倡導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著重培養學生交際能力。20世紀70年代,英國著名語言教育專家威爾金斯提出了交際教學法,威爾金斯可以說是交際教學法的創始人。此后,交際教學法在理論上日趨完善。1981年,Johnson和Morrow合編的《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一書問世,這本書明確地表述了交際教學法的原理和實踐,成為外語教師教學方法的指南,交際教學法逐漸成為一種教學理論。
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的一些院校在英語專業和出國人員培訓方面開始嘗試使用交際教學法,并且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胡文仲、李筱菊等學者較早地向我國外語教師介紹了交際教學法并對交際教學法展開了討論,而且將交際教學法與具體的教學問題聯系起來進行了研究。
我國一些外語院校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使用交際教學法及其與之配套的教材,傳統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的利弊引起了軒然大波。在英國,語言教學的班級一般不超過20人;而在我國,英語教學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學普遍采用大班制,一個班多則一二百人,少則五六十人,交際教學法的實用性以及教師是否可以兼顧交際教學法所強調流暢性和傳統教學法所倡導的準確性一時之間成為討論的焦點。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交際教學法越來越多地被高等院校及外語教師認可,交際教學法逐漸走入課堂,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學課堂。
教育部教育司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這一《要求》體現了教育部對于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重視。在英語教學方面,如何適應我國國情,少走彎路,真正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成為高等院校、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嚴峻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大學英語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革,交際教學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睞。顧名思義,運用交際教學法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不失為一種最恰當的教學方法。但在所難免的是,在交際教學法的具體運用中,無論在教師方面還是在學生方面都出現了一些問題。
教師方面,因為交際教學法引入我國的時間比較短,處于研究和實踐的不成熟階段,很多教師不能理解交際教學法的本質,從而阻礙了交際教學法的順利應用。這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對交際教學法理論研究不夠透徹、實踐不夠充分,使得沒有經過改進、隨意搬來的交際教學法不適合我國的國情、我國的大學英語學生。英語是我們的外語,不是本族語,在使用外語交流的時候不可避免地犯錯誤。部分大學教師認為交際教學法強調語言的流暢性,而語言的準確性可以忽略。因此他們不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認為只要英語講的流暢,錯誤會自然而然地消失。而有的大學英語老師認為學習一門語言,準確性第一重要。他們在發現學生的語言錯誤時,馬上予以糾正,要求百分百的準確。其次,有的大學英語教師認為在課堂上不用講教語法,他們認為語言習得包括詞匯的習得也包括語法的習得,學生最初接觸語法時就對語法有所了解,經過反復多次使用,就會記住并對這些語法運用自如。但有的大學英語教師認為課堂上不講解語法,學生就學不到系統的知識。再次,有的大學英語教師對于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交際教學法的使用很隨意,在備課方面不細致,無法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無法回答學生隨時提出的問題。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同時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不斷豐富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反應和應變能力。最后,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能力。有的大學英語教師認為交際能力只是指聽和說能力,而忽略了同樣是交際能力的讀和寫的能力。因此,在交際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需要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不只是注重其中的一方面或兩方面能力。
學生方面,從初中甚至從小學開始,許多學生在學習外語的時候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方法——語法翻譯法,習慣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語言知識,不會隨意提問或發言。這些學生對于交際教學法一時難以接受,不習慣主動參與到課堂交際中。而且班級里學生人數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接受并喜歡交際教學法的學生覺得交際能力得到鍛煉,而有的學生則覺得以前記得滿滿的筆記本沒有了用武之地,老師不講語法了,不逐句翻譯課文了,覺得沒有學到東西。
交際法之所以被引入我國并且存在至今一直被使用、被研究,是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方面具有傳統教學法所不具備的優勢。交際教學法在被普遍了解和接受之前必須經過實踐再實踐。因此積極發現并解決交際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其完善,然后再利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在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無論大學英語教師還是學生,應該多了解交際教學法,消除對于該種教學方法的誤會和片面的理解,了解它的優點,積極地運用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其完善。
其次,交際教學法不是孤立存在的。 “教有法,但無定法”。交際教學法只是一種教學法,它是一種教學理論,自然有它不能適應現實情況的時候。所以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夠適應我國大學生英語教育的實際,提高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另外,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要正確認識各自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角色。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實現由被動者到主動者的轉變,積極使自己成為課堂的主角,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作為大學英語教師,要實現由從知識的傳授者到課堂組織者的轉化,給學生交流的時間,而大學英語教師真正需要提高的是語言能力、組織能力、應變能力。這樣的轉變之后,課堂就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學生才有時間和空間提高自己利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要充分運用交際教學法,改變單純地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式,使教學目的轉向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實現大學英語課堂的趣味化、動態化,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實現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目的,提高學生整體語言能力,進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實踐并發現交際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探討、交流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使交際教學法更加完善后再被應用到大學英語課堂,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