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人格魅力、教學風格、教學手段等方法讓學生喜歡數學,使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集中到數學課堂上,是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不斷探索和努力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人格魅力 教學風格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180-01
我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有過這樣的經歷:課堂上無論我怎樣認真地講,怎樣嚴厲地呵斥,學生說話、打盹,甚至是打鬧的想象屢禁不止,好像上課與他們無關一樣,而下課時他們又變成了一群懂事而可愛的孩子。為此我煩惱過,為自己的無力感不止一次地哭過。怎樣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枯燥的數學課堂上來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摸索,我總結出了以下的解決辦法。
1 讓學生喜歡你
多年的學習經歷和教學經驗告訴我:學生愿意學習哪一學科,與是否喜歡這一科的老師有很大關系。因此,可以從你與學生的接觸中讓學生逐漸喜歡你。
1.1 喜歡你的人格
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師生關系融洽,親和力強,領導放心、同事敬重、學生愛戴,教育效能好。反之,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師,領導不信任、同事和學生不服氣,沒有號召力。對學生認真負責、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是我這些年教學中一直堅守的原則,也是獲得學生認可的主要方面。無論學生成績好壞,無論家庭有無背景,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一樣嚴格,課外輔導一樣耐心,作業批改一樣細致,獎懲制度一樣分明。有學生曾對我說:“我不知道您講課好不好,但我知道您對我們都是一樣的,而且特別認真。”我想這就是對我認真工作的認可。
1.2 喜歡你的教學風格
作為教師你要認識到:教學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因此,老師在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將微笑帶進課堂,與學生平等交流,才能使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接近,學生愿意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另外,在教學時多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給學生足夠的動筆訓練時間,讓學生每堂課都有事干。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確實真正學到了知識和方法,用事實說明效果,從而獲得學生的認可,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1.3 喜歡你的教學管理
發現課堂出現問題時,嚴厲的呵斥和苦口婆心的規勸,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坦言:非常反感老師對我們喊。于是,我想到了一些睿智的辦法來處理課堂事件。例如發現某學生上課睡覺時,我走到學生身邊,繼續講課,當學生發覺時,他會很不好意思;或者用一些風趣的語言,例如當學生溜號向窗外看時:某某同學,可憐的玻璃快被你的目光穿出兩個洞了……在和諧的氣氛中將可能要僵化的問題解決了。高中生已經能辨別是非,你的管理照顧了他的顏面,他反過來會尊重你,進而喜歡你,從而使你的管理獲得成功。
2 讓學生喜歡數學
聽起來是老聲常談,但是興趣確實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核心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從數學素材中選取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喜歡數學的趣味性
很多人認為數學和趣味性并沒有多大關系,其實不然。興趣是一個人為了探索知識和認識事物的意識傾向,學生在學習中帶有興趣,才能表現出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一般是不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創設趣味性、探究性的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常常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例如,在講等比數列前n項和時,引用以下故事“國際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傳國王問他要什么.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格子里放上1顆麥粒,第2格子里放上2顆麥粒,第3格子里放上4顆麥粒,依次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國王欣然同意,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質疑,并通過學生親自動筆運算解決問題,貫穿課堂始終,使知識在趣味中產生、學習和掌握。像數學的發展史、數學家的名人軼事等都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生感受到興趣,被情境所感染,才可能提高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2.2 喜歡數學的實用性
教學時多采用一些學生身邊的實例,并讓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可大大提高學生對數學工具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對于 =1這一等式,有些同學學完了數列的極限這一節后仍表懷疑。為此,在教學中插入了一段“關于分牛傳說的析疑”的故事: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19頭牛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總數的1/2,老二分總數的1/4,老三分總數的1/5。按印度的教規,牛被視為神靈,不能宰殺,只能整頭分,先人的遺囑更必須無條件遵從。老人死后,三兄弟為分牛一事而絞盡腦汁,卻計無所出,最后決定訴諸官府。官府一籌莫展,便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一推了之。鄰村智叟知道了,說:“這好辦!我有一頭牛借給你們。這樣,總共就有20頭牛。老大分1/2可得10頭;老二分1/4可得5頭;老三分1/5可得4頭。你等三人共分去19頭牛,剩下的一頭牛再還我!”真是妙極了!不過,后來人們在欽佩之余總帶有一絲懷疑。老大似乎只該分9.5頭,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頭呢?學生很感興趣,……經過分析使問題轉化為學生所學的無窮等比 。
2.3 喜歡數學知識形成的鮮活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深刻改變了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也極大地增加了數學知識在傳授過程中的鮮活性.學生通過觀察,近距離的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拋物線一節教學中,學生觀察用幾何畫板畫出拋物線的過程;也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通過動態圖形理解定義,比枯燥的講解效果好得多。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才更愿意學習數學,才有可能提高成績。
使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集中到數學課堂上,是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不斷探索和努力解決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實踐和改進上述方法,并繼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使教學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馮斌.高中數學教學設計實例.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