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本文強調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水平過程中的作用,并從管理制度創新、技術手段應用和加強培訓等三方面闡述了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水平的可行途徑。
關鍵詞:建設工程 質量安全管理 安全監管措施 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c)-0224-01
質量安全是建設工程項目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是建設工程項目的關鍵環節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監管是以行為監管、文件監管等手段為主的,在新形勢下有必要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的管理制度創新,并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和培訓教育方法,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力爭建設更多的質優工程、放心工程。
1 我國目前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現狀
目前,我國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現狀令人堪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成了上萬個大中型建設項目,在這些項目中,不乏有質量上乘、安全可靠的精品。如上海楊浦大橋,220米高的主塔垂直度小于塔高的一萬五千分之一,全橋鋼結構加工的100萬個螺栓孔全部一次合格,這些數據都表明該工程質量是非常高的。然而,大量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工作,包括住宅工程與大中型建設項目的附屬建筑,其質量安全問題卻是十分突出的,甚至有些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問題已經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這些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工程合格率偏低
實際上,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2001)所規定的合格水平并不是很高,很多技術參數都充分考慮我國現階段的實際國情。一般來說,只要按照各類施工規范和要求進行操作,工程質量是完全可以達到合格標準的。但是,即使是這樣,我國建設工程的合格率仍然偏低。根據建設部所公布的數據,我國建筑工程質量如果嚴格按照驗收標準來進行核驗,其合格率不會高于60%,至于優良率可能就更低了。
1.2 質量安全事故頻發
近年來,在建工程甚至建設完成的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不僅出現了樓倒倒、樓脆脆等居民住宅倒塌事件,甚至一些公路、橋梁等大型建設項目頻頻出現質量安全事故。典型的案例有,2005年12月22日,中鐵一局四公司負責施工的在四川成都市都江堰市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工程發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11人輕傷。
1.3 工程施工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近幾年所建的工程中,有不少工程是存有嚴重隱患的,如有的工程未經工程地質勘察就憑經驗進行地基基礎施工,有的工程結構未經結構計算施工現場擅自修改,有的結構工程使用未經檢驗的鋼筋與水泥等等現象,不一而足,這充分暴露了目前建設項目工程所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
2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
相對于建設工程的委托方、設計施工和監理方而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于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負有獨立的監管管理責任。這主要可以分為監督機構和監督內容兩個方面。從執行機構上來看,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是經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專業部門考核認定,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它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專業部門的委托,依法對工程質量進行強制性監督。在最新頒布的建設部5號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第五條明確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內容:1)執行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2)抽查涉及工程主體結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實體質量;3)抽查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質量檢測等單位的工程質量行為;4)抽查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的質量;5)對工程竣工驗收進行監督;6)組織或者參與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7)定期對本地區工程質量狀況進行統計分析;8)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處罰。
3 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共同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要解決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中的問題,除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外,業主、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多管齊下、齊抓共管,本文僅從管理制度、技術手段和員工培訓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3.1 加大管理制度創新力度
一是要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嚴格對照各類資質管理制度,把企業是否具有質量安全保證能力作為市場準入的必備條件,特別是在招投標過程中,把投標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作為評標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于那些發生過嚴重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實行一票否決。二是要逐步建立市場誠信機制。建立健全以道德為支撐、以產權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的市場信用制度,形成建設工程市場信用體系。三是建立建設工程保險制度。工程保險是用市場手段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一項措施,通過工程保險的引入可以促進工程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質量安全風險,同時也促進建設工程市場的誠信建設。
3.2 應用各類技術手段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首先,在施工前認真做好施工組織工作。做好技術資料準備工作,做好對原材料、設備、零配件等質量進行檢查和控制工作、做好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質量監定和施工工藝的組織論證工作、建立建全質量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認真對待由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工作。使每一項施工過程都掌握在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規劃之中,避免因沒有做好事前控制造成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的返工問題。其次,工程質量是在工序中產生的,工序控制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應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都納入到管理狀態中,建立質量管理點,及時檢查和審核質量統計資料和質量控制圖表。要嚴格工序間的交接檢查,認真審核設計變更和圖紙修改后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并對此向有關部門和建設單位提出建議和意見。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質量現場會議,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最后,加強對完成施工、形成產品后的事后質量控制,這主要包括:整理好有關的質量檢驗報告、評定報告及有關技術文件;向建設單位提供施工竣工圖;施工單位應按國家有關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進行自檢。
3.3 通過員工培訓加強質量安全意識
一是進行經常性的全員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安全教育和培訓的內容是安全知識、安全技能、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安全法規。二是對新進場的員工進行項目、隊部、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主要進行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并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三是抓好電工、電焊工、架子工、爆破工等特殊工種的專業安全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后,方可獨立操作,禁止無證操作。
4 結語
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管是多方參與的工作,無論是施工方、委托方、監理方還是政府機構,在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監管中都負有責任。只有充分發揮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采取創新的態度和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水平,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提高投資效率。
參考文獻
[1] 曹洪炘.工程項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建筑經濟,2006(7).
[2] 何健安.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現狀[J].建筑技術,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