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懷著愉悅的心情走進作文課堂,愉悅地投入寫作活動,愉悅地走出課堂,這一直是我作文教學的追求。而當老師一味的逼學生寫作文時,作文就成了“痛苦的難題”了。如果換成老師精心的設計以營造場景,學生表達成為需要的時候,作文就成了“甜甜的作文”了?!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要寫自己要說的話,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彼越處熞鶕r村孩子的特色生活,善于引導學生解放自我,回歸生活,寫出“甜甜的作文”。
筆者個人覺得,指導學生作文操練,要選取一個好的“角度”,“角度”選好了,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小語專家,華中師大楊再隋教授在“全國作文教學理論研討會”上曾精辟指出:“相對于‘從章法入手’和‘從形式入手’等,‘從內容入手’習作,反映了教改的基本思想?!睂τ谛W生而言,一旦脫離了“生活”中可感同身受的事物,“內容”也就無處可尋了。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而小學作文課中“教師怕教、學生怕學”的現象多年延續。如果作文教學走回歸生活的道路,就能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抒發快樂。筆者在作文的教學實踐中就此作了初步嘗試,下面輯錄的幾個學生習作片斷,雖然不乏稚嫩,但因其在選材“角度”上略有突破,或許尚可一讀——
一、勞動生活的作文教學實踐與思考
作為農村的孩子,家家戶戶都有菜園,在語文老師的事前策劃和事后扶襯下,學生主動參與到菜園的勞動中去,并寫成了勞動觀察日記。請看我班一位同學的作文片斷——
外邊漸漸冷起來,叫人不敢輕易出門。寒冷的冬天也終于來到了,許多樹木都落光了枝葉,變得光禿禿的,但菜園里卻彌漫著一片春意。各種作物靜靜地生長著,碧綠的大蒜、暗紫的茄子和肥壯的大白菜非常茂盛,還看不到哪怕一點點白霜。
“瞧見了嗎?這里的作物長得多好。這下該相信大棚的神奇作用了吧?!卑职忠贿呏笇艺泶笏庖贿呎f,因為當爸爸上星期剛采購來搭暖棚的薄膜時,我還都不相信它真能幫蔬菜御寒。
棚里的蔬菜都收拾好了,我走出大棚外一看,哇,好一場飄飄灑灑的細細白雪!好美啊,今冬的“第一場雪”!
思考:新語文課標提倡的學習理念——“大語文”,是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為基礎的。因此,筆者覺得教師能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具備一雙“慧眼”,巧妙溝通好作為與其它學科以此來拓展學生的習作界面,那么,作文的練習就會被染上“自主、愉悅”的色彩了。
二、課余生活的作文教學實踐與思考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不但會發生在學生身邊,樂于參與,而且還是那些“有心”的老師借以指導學生動筆操練的有利契機。如果讓作文的命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可充分激發其寫作的熱情,反映其獨特的感受和童真童趣。請看本班科學課代表《我的秘密武器——磁鐵》片斷——
哎呀,這么多的圖釘掉在地上,這可怎么辦呢?真是急死人了!
我忽然腦筋一轉,想起科學課上做過的磁鐵實驗,于是就趕快回屋拿出我的秘密——武器一塊馬蹄形的大磁鐵。你說奇怪不,我的“秘密武器”剛一靠近地面,散落一地的圖釘就不論大小都一起朝我手里跑,就像長了眼睛一般。真是不可思議呀!
不一會兒,地上的圖釘都被我的“秘密武器”撿了起來!片刻之間,地上又能拍球、跳繩、踢毽子啦!這就叫做“學以致用”吧!
思考:好動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如果是以扼殺孩子的天性為代價而讓其“專心”學業,其效果未必就佳。上面的片斷中,學生的筆端流露的是與其親身實踐和獨特感受緊緊相聯的,那么寫出來的作文就情真意切了。
三、交際生活的作文教學實踐與思考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現在即使是生長在農村的學生,其了解外面世界、獲取各種信息的渠道也十分廣泛。農村的孩子們關注生活,更熱愛生活,在生活的交際中有所感、有所悟、才會有所寫。請看班中語文課代表《拜年》片斷——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從睡夢中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許下新年愿望。街頭巷尾,家家戶戶,男女老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快樂”。人們走親訪友,互相拜年。
爸爸、媽媽和我,一早起來便來到我們村的張叔叔家拜年。張叔叔是外地搬來的,在全村人的幫助下,蓋起了二層小樓。
張叔叔一開門就是一句“HappyNew Year!”。哇,現在就連普通話都不怎么好的張叔叔也說起了英語。他說,這是現學現賣,這句話是剛從他兒子那學來的!盡管有點不標準,不過在我這個“老師”的指導下,你們別說還真有點長進!
接著,張叔叔一邊帶領我們參觀他們的新房子,一邊笑著說:“真沒想到,我們家也能住上這么漂亮的新房!”是啊,我們村這幾年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光是張叔叔家,現在家家都是二層小樓,私家車也都添了不少。
最后,張叔叔還拿了許多好吃的招待我們,吃得我滿嘴生香。
……
思考:由于表達活動的交際性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作文練習在某種意義上說,便是生活語言轉化為書面言語的一種練習。上述的片斷,通過學生的描寫反映出現在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子也越過越好了。這是通過拜年這一交際生活所感悟到的。
四、家庭生活的作文教學實踐與思考
家庭生活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孩子在經歷家庭生活時有高興、有傷心、有憂愁、也有煩惱,作為語文老師應善于引導學生把家庭生活的喜怒哀樂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如我們班一位同學的作文《小小攝影師》的片斷——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弟弟早早的就起了床,看見爺爺和奶奶在熬面,弟弟便去拿面粉,卻一不小心被一塊磚頭跘了一大跤,身上、臉上全是白花花的面粉,逗得全家哈哈大笑,我見了就飛快的拿出照相機,拍下了2011年弟弟最搞笑的一張照片,弟弟見了還嘀咕著:“姐姐你真壞?!?/p>
傍晚時分,每一家廚房里都飄出了飯菜的香氣,真令人陶醉?。∥覀內乙黄饑诓妥狼埃硎苤牢犊煽诘哪暌癸?,大家邊吃、邊喝、邊笑,開心極了!我趁這個時候趕緊拿出照相機,“咔嚓”一聲拍下了一張珍貴的全家福。
思考:只要老師善于引導學生,精心設計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有話可講,有文好寫,就能寫出上述片斷中這種溫馨、甜蜜的家庭氣氛了。
作文的源泉在生活,筆者認為只有讓孩子真正的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真正動筆來描畫生活,而且這種動筆成為一種發自內心的沖動,這樣的作文才會甜甜的,才能寫出“甜甜的作文”。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回歸生活”作文教學的嘗試,必能優化作文教學,推進作文有效性教學的進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運西小學)